全媒體記者 侯娟娟 韓堃 實習生 孔佳欣 劉益
今年三伏天"縮水"為30天,成為近十年來最短的三伏期。7月11日,駐馬店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主任高金光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三伏時間縮短,但高溫高濕天氣將更為集中,市民需特別注意防范熱射病和胃腸道疾病。
高金光指出,高溫高濕環境易引發熱射病,熱射病是重度中暑最嚴重的類型,死亡率高。另外,酷熱的三伏天,人們往往過度依賴冷飲、空調,這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引發腹痛、腹瀉等胃腸疾病。
"今年三伏天相對往年時間較短,中醫養生需注重避暑、護陽、防濕,尤其警惕熱射病和胃腸道疾病。"高金光表示,防暑要遵循"避、補、調、順"四字訣。避開高溫時段外出,尤其是10點到16點,避免暴曬;選擇透氣材質的衣物。補氣陰,可用西洋參、麥冬、五味子泡水飲用;補充水分,適當飲用綠豆湯、酸梅湯以解暑生津。調整飲食,少油膩,多吃冬瓜、薏米、赤小豆等利濕食材,適量食用生姜;調整作息,午間適當休息,避免熬夜耗氣。順應自然,適度運動,忌過度貪涼,空調溫度大于26°,少食冷飲。(編輯 詹云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