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查清問題所在,避免讓個案破壞公眾對整個景區、整條線路的觀感。
▲車輪胎上扎進去的釘子。圖/社交賬號“探尋荒野寶藏地-大鵬”視頻截圖
文| 任冠青
據齊魯晚報消息,近日,一名博主發視頻稱,在青甘大環線大柴旦至敦煌方向的道路上遭遇三角釘扎胎,3輛車12條輪胎報廢。
7月10日,青海大柴旦行政委員會聯合調查組發布通報稱,視頻中所述道路位于大柴旦至敦煌方向G3011柳格高速K455km左轉進便道41公里處,事發地隸屬甘肅省阿克塞縣管轄。聯合調查組正會同阿克塞縣有關部門,就視頻反映的有關問題進行調查。
青甘大環線是知名旅游線路,每年都會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往,夏季更是出行旺季。在自駕途中突遇輪胎被扎,不僅會耽誤行程、影響出游體驗,更是潛藏著不少安全隱患。
要知道,這條線路上,高山、草原、戈壁、沙漠等地形環境復雜,人煙稀少、晝夜溫差大,未開發的無人區域較多,且這些區域可能是手機信號盲區。一旦車輛因扎胎被迫停滯,很可能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
三角釘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在路途中,此事中,到底是有人故意為之還是另有原因,顯然有必要嚴肅查明。
此前一些景區周邊就曾出現過類似問題,有的是當地修車廠將其視為“生財之道”,暗中布下釘子“刺”向過路車的輪胎,進而坐等生意上門。有的則另有隱情,是因周邊村民不滿耕地被軋等緣故。
因此,當下最重要的,是要核查清楚:這些三角釘到底是有人故意放置還是不小心遺落?其背后是否存在利益勾連或相應矛盾?
如果是有人為了牟利有意為之,那么依法依規嚴厲懲處,不僅是給涉事游客一個交代,更是維護當地旅游口碑的應有之義。而如果此事背后存在群體利益沖突等復雜原因,那么相關部門及時介入,著力化解核心矛盾,明確基本的行為邊界就極為必要。
旅游熱門區不免會出現個別極端案例,遇到這類問題時,最關鍵的還是要秉持公正、不偏袒的態度,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調查清楚,及時向游客和社會公眾釋疑,并有針對性地推出防治舉措,如此,方能避免讓個案破壞公眾對整個景區、整條線路的觀感。
就拿暗中“埋伏”的“輪胎刺客”來說,當地一方面有必要暢通舉報渠道,及時掌握相關情況,嚴懲責任人,規避類似風險。另一方面,也不妨基于環境特點,推出更為人性化的公共服務。比如,在類似青甘大環線的道路上,過往車輛難免會出現爆胎、拋錨等故障。在合理區間內設置具有公益屬性的維修站點,既能解車主燃眉之急、避免被宰客,也能展現當地文旅細致貼心、人性化的形象。
總之,文旅口碑需要用心維護,面對游客反映的輪胎被扎“糟心事”,查明事情始末、依法嚴肅追責、做好事前防治,才能防止類似亂象重演,讓旅途更加順暢、更為安心。
撰稿 / 任冠青(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趙琳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