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的時間,青島樓市經歷這輪深度調整,很多板塊的次新房,已經顯露出比較不錯的性價比。
本文主要聚焦青島各板塊的次新小區。
這部分房源,房齡小,戶型還可以,關鍵是價格足夠誘人。
通過本文,大家一起挖掘當前市場中真正的高性價比房源。
你會心動嗎?
1、浮山后次新房
保利大國璟,這段時間,多次被聚焦。當地居民和買商品房的業主,多次出現糾紛了。
但這些插曲,并不影響小區二手房的受歡迎程度。板塊內的其他小區,房齡過老,比如同德花園。
十幾年房齡的葉公館,套二戶型也過時了。所以,大國璟的套三雙衛,120—140平,成交非常活躍。
價格呢,也很友好。高層產品,樓層不佳的,單價低至2.8萬,好樓層三萬左右。
稀缺小高層,142平的寬廳,單價3.5萬。
這個小區,交付三四年,戶型不錯,精裝品質還不錯,浮山后學區房,性價比較高。
同樣的情況,浮山后的金茂府悅府、金地華章,也都很有熱度。
現在看,三年前的F4,缺點就是容積率太高,普遍都是高層產品。但是,瑕不掩瑜,秒殺老破小沒任何問題。
置業浮山后的品質改善群體,看不上老破小,就只能在這幾個次新小區里面轉悠……
2、嶗山最神奇的次新房
嶗山樓市,是一個精神分裂的存在。海邊有單價十萬+的豪宅,往里走,株洲路板塊,也有一萬出頭的次新房。
兩者相差十倍,都在一個區,真實發生。
中聯依山伴城,商品房小區,大盤。一二三四期開發完了,二期是七年左右的房齡,價格那是相當給力。
單價一萬二三,套二雙南臥,是不是很吸引人?
最近幾個月,這個小區成交太火爆了,價格就是王道。
像依山伴城這類低總價(100萬可買80多m2套二)、房齡不太老、具有一定通勤便利度,正好滿足了市區年輕剛需。
但是對于品質改善來說,株洲路地段顯得弱了,旁邊仍舊有工業區的痕跡。
而依山伴城的戶型早已過時,剛需聚集地,好多業主,看著孩子到了入學年齡,直接換房。
沒辦法,依山伴城周邊沒有好學校,小學、初中都不如意。
3、高新區次新洋房
綠地觀瀾半島,高新區的知名低密小區,別墅、多層、小高層都有。
雖然曾經歷波折,停工、延期都遭遇了。但綠地接收后,還是比較體面的收尾了。
咱不說當年這個盤炒到多少錢,直說現在的售價。
140多平的套三雙衛,南北陽臺贈送,全明通透,公攤較小,總價120萬左右。合計單價8000多元。
高新區的年輕人,不少被這個價格吸引了。
這種房齡又新、價格又實惠還是低密社區,在高新區比新房還受寵。
高新區8000元的次新洋房,是自住的香餑餑,卻非投資保值的首選。
這里的房子適合年輕剛需人群購買:價格特別敏感、首付能力特別弱、月供能力很差。
4、上合雙雄:花樣年和榮盛
依稀記得2017年底,中介的一個朋友,大力推薦這個盤:花樣年碧云灣。
從青島主城區范圍來說,這個盤,位置很偏僻,屬于膠州上合板塊。
那時候開發商宣傳的地鐵和高校(青島大學),至今都沒見到影子。定價可是真高,一萬多一平。
幸虧沒買。現在呢,122.65平的套三,竟然賣了56萬。
這個房東,真厲害。
除了碧云灣,板塊內的另一個大盤,榮盛錦繡外灘的局面相差無幾。
四五千元的單價,次新房,戶型很不錯,全明通透……
這兩個盤,今年很受膠州剛需的歡迎,尤其是在上合工作的年輕人。
四五千的單價,總價四五十萬,什么學區、地鐵,統統不重要了。
而當年那批投資客,成本有多高,虧了多少,已經沒人關心了。
5、活力區:三大盤的不同結局
海洋活力區,昔日三大盤直接PK。融創中心、中鐵世博城和華潤。
誰能想到,位置最不占優勢的華潤,屬于兌現好的,也最有良心。
位置最好的融創中心,最不體面,半拉子工程,還不怎么收場。
中間的中鐵世博城,開發商賺的最多,房價跌的最狠。
舉幾個例子。五年前最火爆的閱里地塊,5層洋房,現在成交價9000多元一平。
逸海南區小高層,有6000多元成交的,也有7000多元成交的。
中鐵世博城次新房的如今局面,和當年開發留下的很多遺憾息息相關:
中鐵置業山東公司內部管理有問題,甚至出現了時任一把手楊總鋃鐺入獄……
配套兌現打折,宣傳的海大附屬學校,交付時候變成了普通學校……
所謂的超級綜合體,超級大盤,多個住宅地塊,入住率始終上不來,人氣低迷。
當然,當價格到了6000—7000元,膠南本地需求還是有的,剛需、自住確實在積極行動。
當年搖號上車的伙計們,煙雨中。
6、結語:補倉去?
當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二手房的走勢,最能反映出樓市最真實的狀態。尤其是,越來越多的次新房,出現極高性價比。
自住需求,對價格更敏感。房東要想快速轉手,只能被“大刀砍”,這其中,中介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對中介來說,能成交拿到傭金是第一位的。成交價的高低,都不是事。
所以,大家看到了,好多房東吐槽:中介說這個價很好了,過幾天可能就賣不上這個價了。
對購房者來說,也別過于沖動。并非所有低價都等同于“抄底時刻”。比如即墨藍谷的三四千元特價房。
對投資客來說,不是所有“性價比”房子,都適合入手。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樓市分化正在加劇。
區位差、無地鐵,學區一般,小開發商,物業弱,房齡超10年,戶型設計全方位落后,房子的價值就會大幅縮水。
你說,該不該補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