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比奧親口承諾,特朗普的行程確定了,10月份他將起身飛往東方,現身一場重要的外交場合,另有10余國領導人也將列席。
據馬來西亞《國際時報》消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出席于今年10月在馬來西亞召開的第47屆東盟峰會。
他表示,美馬兩國正在協調東盟和美國特別峰會的具體日期。他說, “我們正在協調總統出席的日期,絕對有可能”。
魯比奧7月10日在吉隆坡出席第58屆東盟外長會議期間,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也向魯比奧表達了希望特朗普出席上述會議的意愿。
【馬拉西亞《國際時報》相關報道截圖】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種感覺,美國想要把東南亞打造成下一個“歐盟”?歐盟目前與美國政府之間的關系似乎有點不太明朗,以德法為首的國家想要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不愿承受美國的經濟“訛詐”。
中方本以為歐盟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結伴的對象,結果王毅外長去了一趟歐洲以后,才發現歐盟是如此的傲慢難成氣候,遂此作罷。
而如今中美都看向了東南亞,中方已經在東南亞耕耘數十年,美國是在奧巴馬時期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因此這十幾年間東南亞諸國幾乎保持著在中美之間尋求中立。
而現如今中國的國力隨著遼寧號、山東號以及福建號航母的下水,已經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美國注意到了,世界各國都注意到了。
【202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拜登曾出席了“美國——東盟峰會”】
于是東南亞這塊地方就成了中美之間博弈的大舞臺,美國為了其所謂的“國家安全”,不停的將其軍事資源在全球進行部署,尤其是亞太地區。
據悉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總數約160到180個之間,而美軍在全球軍事基地的總數也才373個,這足以見得美國究竟有多么害怕中國的崛起。
那么為何在如今這個時候,東南亞又成為了中美博弈的大舞臺呢?
第一,東南亞是未來50年里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甚至沒有之一。東南亞地區國家的總體發展水平,雖然目前和中美、歐洲、日韓相比還是有些差距,但是在東南亞國家的發展水平放在全球范圍內來說也是中上水平的。
而且東南亞離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十分近,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產業轉型,而東南亞自然就承接了大量的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例如電子裝配廠。
第二,東南亞近在中國家門口,是美國亞太戰略的重要一環。實際上美國一直在“困華”、“鎖華”、“堵華”的道路上步履蹣跚的原地打轉。
從日韓到臺島、再到菲律賓然后是印度,美國一直想對中國也實行“外交孤立”,就像他們在朝鮮和現在的俄羅斯身上做的那樣。
但很可惜,在新中國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全世界都意識到一個問題,世界不能把這個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現在的國際社會更無法做到與中國脫鉤斷鏈。
第三,東南亞是產業去中國化的重要一環。實際上歷屆美國政府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去中國化,只是特朗普的去中國化實在是過激,而且滑稽。
像奧巴馬、拜登這些政客他們深知一個去工業化的國家想要再工業化,難度堪比登天,因為美國現有的土壤已經不再適應那些低附加值的產業生存了。
所以他們把目標定在東南亞,由于東南亞國家的發展相對落后、人口稠密、人口素質又在逐步提高,所以東南亞是產業去中國化的最好選擇。
就上述內容來看,東南亞在未來的發展的確不可估量,這也是中美爭相在東南亞布局的原因,因為中美都知道,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擁有了金錢,而誰掌握了生產線誰就擁有了發展機會。
所以東盟的這場峰會,特朗普是必定會出席的,在目前東盟各國與美國之間存在著嚴重貿易分歧的情況下,特朗普的列席,將會給雙方緊張的關系帶來一絲緩和。
不過,以特朗普的性格來說,這趟東方之旅既有可能是“破冰之旅”,也有可能是“降溫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