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2025年7月11日第7版
297個小法庭建在百姓家門口
——遼寧法院扎實推進“強基工程”見聞
人民法庭作為基層法院的派出機構,既處在踐行司法為民精神的最前沿,也是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線,在創新社會治理中承擔著重要職責。
▲圖為坐落在稻田旁的阜新市彰武縣人民法院馮家人民法庭。(受訪單位供圖)
曾經只能代收案件、無法當場立案的人民法庭,如今有了訴訟服務站,不僅可以當場立案繳費,還可以遠程開庭“云審判”;善于調解矛盾糾紛的人民法庭庭長,被群眾稱為“巧解山里‘千千結’的‘老娘舅’”;法律碩士畢業,自愿到地處偏遠山區的法庭工作,完成從學生到法律從業者的蛻變;快遞小哥到特設的勞動爭議巡回法庭打官司,僅用37天便拿回了屬于自己的勞動報酬……
從遼東到遼西、從海島到深山,記者親眼看到遼寧人民法庭發生著喜人變化——2022年起,遼寧法院系統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強基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關注人才培養、提升訴訟服務品質,讓全省297個人民法庭離人民群眾近些、再近些,讓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強些、再強些。
▲大連金融法庭訴調對接團隊負責人李純(左二)為金融機構講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受訪單位供圖)
大連莊河市“嶺妹子”、阜新彰武縣“老哥庭長”等一批人民法庭調解品牌深受群眾歡迎;沈陽皇姑區勞動爭議巡回法庭、大連自貿區法庭、大連金融法庭等一批特色法庭讓司法服務更專業、更精準;來自人民法庭的全國模范法官滕啟剛、何文輝等一大批扎根基層傾心為民的法官,成為服務群眾、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中堅力量。
“強基工程”不僅讓人民法庭華麗轉身,更推動著司法為民的深刻變革。
▲圖為村民在馮家人民法庭訴訟服務站立案。(受訪單位供圖)
01
“老哥庭長”不再遺憾了
2023年9月,“老哥庭長”劉玉術退休。離開法庭那天,劉玉術一遍又一遍從寬敞明亮的訴訟服務大廳、可以遠程開庭的數字化審判庭走過,臉上始終帶著欣慰的微笑。在基層法庭干了32年的他感慨地說:“現在沒有一絲遺憾了。”
位于遼西北沙地南緣的阜新市彰武縣人民法院馮家人民法庭,坐落在一片稻田旁邊,時任庭長的劉玉術常年奔波在調解一線,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老哥庭長”。
多年來,有件事始終像石頭一樣壓在劉玉術心頭,總是感覺對不起周圍的鄉親。2022年以前,法庭只有他一名工作人員,且因沒有繳費功能無法當場立案,只能代收起訴狀轉交縣法院,“當事人要走20多公里到縣法院繳費,再回到法庭接收傳票,一個案子開庭前要折騰幾個來回。”群眾打官司不方便,成了劉玉術心中最大的遺憾。
“現在法庭配備兩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六名書記員。有了現代化的訴訟服務站,群眾可以現場立案、繳費,當場調解;當事人若在外地,還可以通過數字化審判庭遠程開庭。”接替劉玉術任馮家人民法庭庭長的王楠介紹,“以往30萬以上的案件都得交由縣法院審理,現在上億元的案子都能審,群眾在家門口打官司越來越方便了,法庭也從原來的案件‘代收點’成為名副其實的‘微法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22年以前,遼寧許多人民法庭基礎設施老化陳舊、人員短缺、管理不完善、審判質效不高。有128個“一個人的法庭”,58個沒有獨立辦公場所的法庭,172個法庭安保不合格。
實施“強基工程”三年來,遼寧法院系統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人往基層走、財物向基層投、政策向基層傾斜,全省人民法庭煥然一新。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人民法庭的安檢區、訴訟服務區、在線調解室等辦公區域劃分明確、布局規范,網上立案、繳費、調解、庭審、送達全流程司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已經建成。
目前遼寧已有293個人民法庭設立了訴訟服務站,239個人民法庭可現場立案繳費,286個人民法庭實現線上簽章,293個人民法庭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
為解決人員短缺、年齡老化等問題,遼寧法院系統采取多種措施將高素質人才引向人民法庭,如在公務員招錄時為人民法庭設置定向崗位、員額遴選時為人民法庭法官助理設置加分政策、從上級法院選派239名優秀干部擔任人民法庭庭長等。
營口市大石橋市人民法院審判員滕麗曾立過兩次二等功,被授予“遼寧省法院系統辦案能手”稱號。2022年被選調到湯池人民法庭擔任庭長的她,創新推出全員調解、全程調解工作機制,從前只負責保障司法活動安全運行的司法警察都參與到調解中來,效果良好。
▲崔婉楠(左三)與同事在法庫縣大孤家子鎮拉馬橋村量地。(受訪單位供圖)
法律碩士畢業后,崔婉楠來到沈陽市法庫縣人民法院大孤家子人民法庭工作。“在這里能看到群眾最樸素的法治追求和需要,從輔助庭審到下鄉量地,從巡回審判到開展涉企服務,我完成了從學生到法律從業者的蛻變。”
02
巧解山里“千千結”的“老娘舅”
“倆老哥,地能分、情難量,今天分了這壟地、幾捧土,卻斷不了子孫后輩的隔閡。我也是農民出身,這一壟地種不了什么,我就拍板定了,今年你家種,明年他家種!”這是營口市蓋州市人民法院萬福人民法庭庭長何文輝為一對年近七十歲的親兄弟調解“一壟地”糾紛的場面。“聽你的,百年之后還這么辦!”兄弟倆對望一眼后點頭同意。
▲何文輝(左一)受理一起鄰里關系糾紛案件時,向當事人釋明法律依據。(受訪單位供圖)
萬福鎮地處蓋州市東部山區,近年來多發因情感糾紛、家庭矛盾、瑣事爭執引發的案件,何文輝總是能夠巧妙化解。十里八村廣泛流傳著一句話:“萬福有個‘老娘舅’,巧解山里‘千千結’”。
作為“強基工程”涌現出來的典型,何文輝今年年初被授予全國模范法官稱號。他常說,法庭處在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前沿,必須有敢于接“燙手山芋”、主動鉆“矛盾窩”的闖勁。
像萬福人民法庭一樣,越來越多的人民法庭在基層社會綜合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民法庭的法官們背著國徽、帶著移動便攜設備,把審判席搬到村民的炕頭上、熱鬧的集市里、小河邊大樹下,讓司法服務沾著泥土、帶著露珠,成為鄉間動人的場景。
在鐵嶺,每個人民法庭都組建了“巡回審判輕騎兵”,每逢重要時間節點、趕集日,法官們擺上“法律問診臺”,為滿臉愁容的大爺化解宅基地糾紛、給賣山貨的大姐講解買賣合同風險……“以前覺得打官司比登天還難,現在法官主動送法上門,連俺家娃都知道不能隨便簽合同。”趕集的趙大姐說。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法庭的工作就到哪里。遼河人民法院四個派出人民法庭均依托油田礦區設立,最遠的距離主城區160公里。為了讓百姓少跑一段路、少乘一次車,法院結合案件數量設立了多個巡回審判點,三年來,群眾就近選擇巡回審判點開展訴訟120多次。
家事審判是法院工作融入和推動社會基層治理的重要領域,承載著維護婚姻家庭穩定的社會治理功能。丹東市東港市人民法院大東人民法庭創新家事審判工作制度,組建家事便民審判庭,選派8名具有豐富生活經驗、善于心理疏導和溝通交流的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組成家事審判團隊,聘請32名家事調解員和2名心理輔導員,專業審理轄區內的離婚、撫養、繼承糾紛等11種家事類型案件。
遼寧省基層法院受理案件占比達88%,人民法庭處在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的第一線。遼寧省人民法庭主動在“聯”字上下功夫,與司法所、派出所、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聯合建立“四所一庭”,做實“抓前端、治未病”。目前,全省人民法庭已經實現與法官工作站、法官服務聯系點、巡回審判點與村(居)民評理說事點、鄉鎮(街道)矛盾調解中心無縫銜接。
03
快遞小哥37天要回了被拖欠的派送費
“從立案、審理到我拿到派送費,才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想到法庭的效率這么高。”快遞員張先生高興地說。
2022年5月,沈陽快遞員張先生在媒體上看到皇姑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一體化保障中心成立的消息。“我從物流公司辭職后,他們還拖欠我5000余元派送費。”張先生隨后來到保障中心申請維權。
保障中心接案后發現,該糾紛不符合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條件,向張先生出具了不予受理通知書,建議其到勞動爭議巡回法庭提交起訴狀和相關證據。法庭迅速審核立案材料并于2022年5月30日進行立案登記,雖然案件標的額較小,但原被告爭議較大,承辦法官趙連波接到卷宗后立即組織開庭審理。
“庭審結束后,我分別和雙方釋法明理、開展調解工作,最終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物流公司于7月5日將欠付張先生的勞務費及訴訟費用一并支付給了張先生。”趙連波說。
沈陽市皇姑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一體化保障中心接到投訴后,先進行行政調解或人民調解,調解成功的,到調解室一旁的勞動爭議巡回法庭進行司法確認;調解不成或不服裁決的案件,直接在巡回法庭進行快速審理。
皇姑區人民法院院長王文革告訴記者,以往沒有專門機構受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訴求,出現勞動權益糾紛只能到法院起訴,到案件完結至少過了半年時間。2022年5月,皇姑區人民法院聯合人社、工會部門在全國首創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一體化保障中心,實現了一站受理、多元調處、裁審銜接、立審執全鏈條貫通,皇姑區人民法院還在保障中心設立了勞動爭議巡回法庭。“巡回法庭快審機制的建立,大幅節省了勞動者訴訟時間,讓勞動者化堵心為舒心。”
皇姑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年芳芳介紹說,保障中心成立后,共向巡回法庭申請司法確認案件331件,法院經審查后均依法作出司法確認民事裁定書。“我們還經常和保障中心其他部門梳理交流重大疑難案件,全力保障裁審尺度一致,提高勞動仲裁裁決的公信力,最大限度降低當事人的訴累。”
自貿區法庭、金融法庭等39個專業化審判法庭,在特色產業和新業態集中地區建立的11個特色法庭,成為遼寧法院系統優化人民法庭布局、提升人民法庭司法服務專業化、精準化水平的亮點。
2023年11月,大連金融法庭在大連高新區揭牌,作為集中管轄全市一審民事金融案件的專業化法庭,成立第一年,該法庭審結金融案件10228件,使全市金融結案量增長了44.6%;案件平均審理天數47.21天,同比縮短33.58天。
鞍山市海城市西柳鎮電商產業園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諸多法律問題和經營風險。海城市人民法院西柳人民法庭的法官經常走進電商產業園與電商從業者交流,就高額違約金、協議種類、真實意思表示難以確定等難點問題答疑解惑,同時宣講典型案件的審理過程,起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
坐落在旅游小鎮的大連普蘭店區人民法院安波人民法庭,為擦亮“法旅融合”特色品牌,打造高品質溫泉、滑雪旅游產業司法服務,搭建了旅游糾紛快速解決通道,在滑雪、溫泉旅游旺季設立假日法庭,實行早八點至晚八點彈性值班工作機制,2小時內響應化解糾紛;遼河人民法院曙光人民法庭關注校園暴力案件,設立了少兒模擬法庭,將真實案例編成劇本,讓孩子們扮演法官、當事人和律師,在實踐中受到法治教育……
經過三年的蛻變,297個人民法庭就像一顆顆法治種子,在遼沈大地生根發芽,開出和諧之花、結出平安之果,為遼寧振興源源不斷地注入法治力量。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審核丨黃艷輝
編輯丨秀 姿
記者丨于 力 高 爽
制作丨李 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