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2025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正蓄勢待發。在這個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如何讓發展規劃與空間規劃高效協同?如何以高質量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5年6月12日,清華同衡總工辦、詳規事業部特別邀請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治老師作了題為《“十五五”規劃前瞻與重點任務》的專題報告,這場報告不僅系統梳理了中國五年規劃的歷史沿革,更為我們揭示了這一中國特色治理工具背后的演進邏輯與趨勢走向。講座由清華同衡副總規劃師張曉光主持,海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建工作科科長、宣傳調研科負責人侯科長帶隊參會,與專家展開熱烈交流。
李 治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曾任中央外辦處長、外交部一級調研員,曾參與多項 “十四五”規劃編制評估和數字中國整體布局規劃等文件起草工作
(以下為講座部分內容)
李院長系統地梳理了中國五年規劃的歷史沿革、編制邏輯和未來趨勢。本文對講座內容進行整理,為讀者呈現中國發展規劃體系的完整圖景,深入了解這一制度如何從計劃經濟時代的“指令性計劃”逐步演變為市場經濟時代下的“戰略性規劃”,并持續發揮國家發展“定盤星”的關鍵作用。
主持人介紹
專家分享報告
發展規劃:中國特色治理的核心工具
李院長系統梳理了從中國五年計劃/規劃的緣起及演進歷程。中國五年規劃的實施歷程,折射出國家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從“計劃”到“規劃”是其關鍵演變。“十一五”時期將“計劃”改為“規劃”,不僅體現了從指令性向戰略性的轉變,更反映了發展內涵的拓展,從單一經濟增長轉向經濟、社會、環境的多維度協調發展。特別是“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的有機銜接,彰顯了中國發展規劃體系的系統性和延續性。李院長總結,特別是五年規劃綱要,早已超越單純的經濟計劃范疇,成為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中極具特色的核心政策工具。
當前發展規劃體系面臨新環境下的升級需求,國家發展規劃法呼之欲出。2025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規劃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草案一是將成熟做法固定為法律制度,二是強化實施保障三是做好統籌銜接。確立發展規劃的統領地位,保障宏觀政策一致性。
編制密碼:科學、民主與政治的復雜交響
李院長指出發展規劃的編制是一個融合前期研究、政治決策、社會參與的精密過程。以“十四五”規劃為例,李院長詳細介紹了“十四五”規劃從“規劃研究—規劃編制—規劃決策”的規劃編制的一般程序、編制工作重要時點。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各個階段重點關注的要點和方向,在規劃任務結構中的“篇章”進行重點回應。
對于大家關心的編制中若干關鍵技術問題,李院長進行了全面地分析與總結。文本設計是“字斟句酌的戰略藝術”。指標體系的設計亦發展規劃的關鍵技術問題。如“新質生產力”、算力布局等新領域的指標設計亦考驗編制者的智慧。城市更新等復雜任務,8大類任務清單已定,但如何精確測算任務量、投資規模,平衡指標量化與定性描述亦是挑戰。在規劃編制中關注地方的重點項目入庫的需求,對項目庫進行精準的定位。最后,李院長強調技術變革對規劃體系的影響。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如智能決策方法,基礎體系和知識圖譜等技術創新也應用規劃編制中。
結語:規劃的生命力在于動態演進
最后,李院長總結中國發展規劃體系,植根于獨特的歷史土壤與治理需求,在實踐中不斷調適、進化。它既非刻板的計劃經濟遺存,也非西方語境下的簡單“計劃”。其精髓在于目標引領、凝聚共識、穩定預期、動態反饋的治理能力。隨著國家發展規劃法的醞釀、人工智能等新工具的賦能,以及面對新質生產力等新課題的挑戰。這套體系將持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戰略支撐。未來如何平衡法治剛性與實踐彈性,如何實現發展規劃與空間規劃的無縫咬合,考驗著規劃者的智慧。
交流環節
李院長系統而生動地分享引發了現場聽眾的熱烈討論。在交流環節,李院長坦言規劃編制面臨諸多博弈,包括五年規劃與十五年空間規劃的周期錯配、統一要求與地方差異的協調難題和量化指標與質性目標的平衡問題,在規劃編制過程中也亟需加強制定時的協同溝通或周期匹配。李院長就大家關心的編制發展規劃創新指標系統和項目庫搭建等問題進行了逐一回復,并給出了富有啟發性的建議,與會者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現場交流與討論
根據現場講座的部分內容整理,并經專家本人審核
清華同衡·日新講壇
清華同衡植根于清華大學學術研究環境,長期堅持規劃工程實踐與教育科研相結合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思想,積極拓展相關學科的研究領域,持續關注實踐與研究型專才的培養。為了促進交流與學習,同衡每年都會組織大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在獨特的產學研環境中,形成了濃厚的企業學術、培訓和創新氛圍。
“日新講壇”作為清華同衡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已持續舉辦多年。深度聯合院內各業務部所,廣泛邀請行業專家參與,追蹤熱點、展示前沿技術和同衡優秀實踐成果,打造高品質交流學習平臺。
排版|李剛
封面圖/圖片|供稿部門
供稿|清華同衡 詳規事業部 總工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