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召開。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全會特別邀請多家涵蓋旅游住宿、數字文創、體育運營等領域的代表企業,他們跨界相聚,聊機遇、談信心,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落實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
企業代表們有誰,為什么是他們?
此次全會重點聚焦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不難看出,受邀前來的多家企業集體勾勒出成都文商旅體產業的“生態全景圖”——
從資源整合到場景創新,從技術賦能到資本運作,最終服務于成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品牌升維。這類企業是成都文旅產業的“壓艙石”,規模大、資源整合能力強,對區域產業鏈有顯著拉動作用。
域上和美集團,曾五次被提名“全國文化企業30強”,代表項目如《文成公主》《只此青綠》兼具文化深度與商業價值,2023年單劇拉動消費超900萬元。
攜程集團,通過入境游補貼、海外推廣平臺建設,助力成都吸引國際游客,2024年暑期境外消費超2800萬元。
近年來,成都以強鏈補鏈為目標,圍繞旅游產業建圈強鏈制定產業圖譜,形成“一圖七表”的產業發展圖譜。截至2024年,成都文廣旅企業達到11.2萬家,其中文旅高能級企業累計26家。
▲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
此次全會重點對擦亮城市文旅名片、建設城市消費地標,實施全球品牌推廣計劃3個方面作出部署。一些企業代表直接參與城市文化地標和消費名片打造,以創新模式打通文商旅體邊界,破解“文化+商業+技術”融合難題,是場景重構的實踐樣板。
作為鳳凰山體育公園的運營方,城投萬館首創“鳳凰山模式”(混合所有制+業態融合),自2023年全面運營以來,已承接萬人以上大型活動超過150場,接待觀眾近400萬,場館大型活動每周綜合使用率平均達80%,“鳳凰山”如今已是成都一張亮眼的城市地標名片。
▲鳳凰山體育公園
正火傳媒集團以梵木為品牌,以聚合優質文創產業資源、打造文創消費新場景、搭建多元美學生活空間為目標,通過工業遺址活化等手段,廣泛參與城市更新及區域產業提檔升級。在成都形成了梵木創藝區、梵木Flying國際文創公園、梵木圣山文創園、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的文化創意園區矩陣。
作為數字引擎,參會的企業還是積極驅動文旅科技化轉型的代表,他們以技術賦能文化表達,響應“數字文旅”戰略方向。
可可豆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鬧海》(2025年春節檔)累計票房突破158億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國產電影榜首,打破中國影史紀錄,是“傳統文化創新轉化”的標桿案例。
索貝數碼,是國內視頻技術龍頭,參與央視春晚等頂級項目,為文旅演藝提供技術支持,助力“科技+文化”場景落地。
這些數字文創企業推動跨領域合作,促進多元化發展,都為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了新動能。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
文商旅體融合如何破局?
對于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城投萬館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韓立鋒表達出一個觀點,“文體旅商融合不是簡單的業態疊加,而是以流量為紐帶的價值重構”。
韓立鋒道出鳳凰山模式的核心邏輯,即由“文體旅商融合的理念+過硬的場館條件+靈活的體制機制+標準化的運營服務”構成“鳳凰山模式”,而當賽演經濟與城市消費生態形成良性互動,一座體育場館就能超越物理空間限制,成為驅動區域發展的“流量引擎”。
參加此次全會后,如何落實“文商旅體融合”,“鳳凰山”又有了新的目標。
韓立鋒解釋,之后將深化“鳳凰山模式”,做強融合引擎。持續優化混合所有制模式,激發市場化活力;探索“租聯投創”等多元方式,擴大“內容+場景”融合生態;今年“鳳凰山”計劃引入更多高級別演唱會、國際頂級賽事,以及電競等多元化活動,開發“票根聯動消費”新場景(如憑賽事票享周邊景區、合作伙伴折扣),創造更多賽演衍生優質玩法。
▲城投萬館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韓立鋒
“強化科技賦能”“促進文商旅體智能化融合、數字化轉型”,如何探索建設文化和科技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也是企業們討論的熱點。
域上和美的布局已悄然展開。2023年獲得幾米五部繪本的“全球唯一環境戲劇”授權后,團隊在先鋒劇場實施總投資1.2億元的升級計劃。工人們正在劇場內安裝智能文化設備、數字投影系統和演藝燈光,目標是將2D繪本轉化為三維平行空間。
在數字賦能方面,“鳳凰山”同樣在積極升級體驗與效率。韓立鋒表示,鳳凰山計劃上線智慧場館系統,跨境支付、AI導覽、無感安檢全覆蓋、聯動商家精準推送消費券……“一部手機暢游鳳凰山”將在未來極大地方便市民游客。
作為成都積極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企業代表,四川正火文化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生則更關注全會中提出的要塑造“公園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體品牌、要豐富全域全貌場景供給。
在楊生看來,文創園區和文旅街區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俺啥嘉膭摦a業基礎雄厚,設計、音樂、影視動漫等產業蓬勃發展,為推出商業場景、打造消費品牌提供了重要支撐。”楊生說,“在現有文創園區和文旅街區開發打造的基礎上,下一步我們將重點著力于工業遺址改造和城市更新,開發更多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的項目。為擦亮城市文旅名片貢獻力量,讓市民游客在街坊里巷中品味市井煙火的‘成都味道’。”
▲四川正火文化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生
據楊生透露,該公司將對梵木創藝區、梵木Flying國際文創公園等園區進行煥新升級,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預計明年將會呈現出來”。
既是經驗輸出者,也是創新踐行者
對全會提出的目標,現場不少企業都表達了將發揮雙重角色,一方面是經驗輸出者,希望將標準化運營體系、業態聯動模式形成可復制的“成都方案”。
域上和美集團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何平就明確表示,域上和美希望能將拉薩經驗系統性復制到成都項目,依托成都本土資源,進一步升級文化場景,繼續開發類似《文成公主》的標桿性文旅演藝產品,強化“演藝+消費+傳播”復合鏈條。
▲域上和美集團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何平
另一方面,這些充滿著信心的成都企業也是創新踐行者。
韓立鋒認為,本次市委全會將“文商旅體融合”作為城市能級躍升的關鍵路徑,精準切中了高質量發展脈搏,能進一步推動“辦賽、營城、興業、惠民”見行見效。在當下,“跟著賽事去旅行”已成為全國文旅經濟新的增長點之一。在政策支持和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下,他相信“跟著賽事、跟著演藝游成都”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成都文商旅體將系統性深度融合,顯著帶動內循環提升、產業升級等正效應。
“城投萬館作為成都文體行業的深耕者,我們希望接下來與城市一同拼搏,積極升級體育健康悅動場景,助力成都市擦亮三城三都名片,推進文商體旅融合,邁入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韓立鋒說。
▲鳳凰山體育公園
在成都耕耘了20多年的咪咕音樂則計劃下一步把成都文化、音樂文化和體育文化做更好的融合,在全國乃至全球做出新的標桿。把成都的文化帶到全球,也把全世界好的作品帶到成都來。
咪咕音樂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朱泓在參會期間表示,之后將充分發揮兼具運營商特色和互聯網特點,以及自身在彩媒和數字音樂領域的優勢,推進品牌、業態、服務和體制機制融合,積極探索科技賦能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為成都打造享譽全球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貢獻“音樂力量”。
藍圖繪就,路徑清晰,動能匯聚。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為“公園城市·幸福成都”創造了機遇無限的試驗場,每一次創新實踐、每一次業態碰撞都會創造新的可能。
紅星新聞記者 昌娟
編輯 于曼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