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老張身體一向硬朗,退休后每天都去公園打太極,雷打不動。但在一次常規體檢中,血檢報告里一個陌生的醫學名詞讓他心里咯噔一下——“意義未明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MGUS)。醫生告訴他,這還不是癌,更像一個“警報”,身體里有一小撮不太“安分”的漿細胞,但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和它相安無事 。
然而,一個問題盤旋在老張心頭,久久不散:為什么是我?為什么有些人的“警報”會響個不停,最終演變成真正的癌癥——多發性骨髓瘤(MM),而另一些人卻能平安無事?
這背后的關鍵角色,正是我們身體里那支龐大而精密的軍隊——免疫系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場發生在我們體內,關于免疫與癌癥的“持久戰”,看看我們的免疫衛士,在這場戰爭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漫長的對峙——免疫系統與“癌前哨”的初次交鋒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源于骨髓中漿細胞的癌變 。但它并非憑空出現,幾乎所有的患者在確診前,都經歷過像老張這樣的“意義未明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MGUS)或“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SMM)階段 。
您可以把MGUS想象成身體里的一個“治安小問題”。有一小撮漿細胞(我們體內負責生產抗體的“兵工廠”)開始“違規生產”,只生產一種單一、過量的抗體。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見 。幸運的是,這撮“不安分”的細胞增長非常緩慢,每年只有大約1%的MGUS患者會進展為真正的多發性骨髓瘤 。
這意味著,在癌癥真正露出獠牙之前,我們的身體有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與這些“癌前哨”細胞處于一種微妙的“對峙”狀態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免疫系統,這位“體內巡警”,其實一刻也沒有閑著。它早已發現了這些不速之客,并展開了行動 。
科學家們發現,在MGUS患者的骨髓里,存在著能夠精確識別并攻擊這些異常細胞的T細胞“特種兵” 。這支軍隊里有負責指揮的“CD4+ T細胞”,也有負責沖鋒陷陣的“CD8+ T細胞”,它們協同作戰,試圖將這些“壞分子”扼殺在搖籃里。
這場看不見的戰爭,可以用“3個E”來概括:
清除(Elimination):免疫系統大獲全勝,徹底清除了異常細胞。
平衡(Equilibrium):雙方勢均力敵,進入了長期的“冷戰”或“對峙”狀態。這正是大多數MGUS患者所處的階段。
逃逸(Escape):異常細胞找到了突破口,擺脫了免疫系統的監控,開始瘋狂增殖,最終演變為癌癥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從“平衡”到“逃逸”的轉變呢?答案可能藏在免疫系統自身的變化中。
衛士的老去——當免疫系統“未老先衰”
我們都知道,人會變老,器官功能會衰退。同樣,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會變老,這個過程被稱為“免疫衰老”。然而,在多發性骨髓瘤的演變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象:患者的免疫系統似乎“老得更快” 。
研究表明,早在MGUS階段,許多患者的免疫系統就已經出現了加速衰老的跡象。他們的“免疫年齡”可能比實際的生理年齡要大上整整十年 。
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想象一下,我們身體的免疫軍隊,原本應該兵強馬壯,新兵(初始T細胞)源源不斷,老兵(記憶T細胞)經驗豐富。但一個“未老先衰”的免疫系統,就像一支疲憊之師:
新兵補充不足:能夠識別新威脅的“初始T細胞”數量減少 。
老兵過度疲勞:軍隊里充斥著大量身經百戰但已精疲力竭的“終末分化T細胞” 。它們雖然還在,但戰斗力大打折扣,甚至有些已經“躺平不干了” 。
指揮系統混亂:負責發出“攻擊”信號的Th1細胞功能減弱,而一些可能助長腫瘤(特別是骨破壞)的IL-17信號卻在增強 。
“勸降派”增多:軍隊中出現了很多“勸降”的細胞,比如調節性T細胞(Tregs)和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s) 。它們本意是防止免疫反應過度,但在癌癥面前,它們的存在卻相當于給前線奮勇殺敵的戰士們“潑冷水”,抑制了抗癌功能 。
這種系統性的免疫衰老和功能紊亂,為癌細胞的“逃逸”創造了絕佳的條件。當我們的衛士變得老弱、疲憊、內部混亂時,原本被壓制的“壞分子”便開始蠢蠢欲動,伺機突破防線。
敵人的詭計——癌細胞的“堡壘戰術”
除了利用免疫系統的“年老體衰”,癌細胞自己也發展出了一套非常狡猾的生存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抱團取暖”,構建自己的“軍事堡壘”。
近期的研究發現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現象: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中,癌細胞常常不是零散分布的,而是形成一個個緊密的“集群”或“病灶” 。
這些集群就像癌細胞建立的“安全區”,它們能夠有效地將具有殺傷力的T細胞抵擋在外,形成一個“免疫豁免區” 。即便T細胞想沖進去戰斗,也會因為入口被堵死而無能為力。這種現象被稱為“免疫排斥”,是實體瘤中常見的免疫逃逸方式,沒想到在血液腫瘤中也同樣存在 。
更有趣的是,T細胞要想進入這些“堡壘”,不僅需要識別出癌細胞這個敵人,還需要一個“通行證”——來自樹突狀細胞(一種專門負責呈報敵情的“偵察兵”)的激活信號 。如果周圍的“偵察兵”也失職了,那么T細胞連靠近“堡壘”的機會都沒有。
此外,癌細胞還會主動“出擊”。一些被稱為“骨破壞病灶”的地方,實際上是腫瘤和免疫細胞激烈交火、不斷演化的“熱點區域” 。在這里,癌細胞不斷產生新的變種,進一步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 。
這種空間上的“隔絕”和“反擊”,讓免疫系統縱有千軍萬馬,也難以深入敵后,發揮作用。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免疫失靈的連鎖反應
當身體的免疫防線出現漏洞,其后果遠不止是無法控制癌癥。一個虛弱的免疫系統,意味著整個身體都處于危險之中。
感染風險劇增:這是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面臨的最直接、最危險的問題之一 。健康的免疫系統能輕松抵御細菌、病毒的入侵,但對于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來說,一次普通的感冒都可能演變成致命的肺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感染風險的增加,早在癌前病變(MGUS)階段就已經出現了,這再次印證了免疫失調是貫穿疾病始終的核心問題 。
疫苗應答減弱:近年的新冠大流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直觀的例子。研究證實,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接種新冠疫苗后,產生的保護性抗體水平遠低于健康人群 。特別是那些接受了靶向CD38或BCMA等免疫細胞療法的患者,其疫苗反應更差 。為什么?因為他們的B細胞(負責生產抗體的細胞)數量和功能在接種前就已經嚴重不足 。這就像你想訓練一支軍隊,卻發現連合格的士兵都招募不到了。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多發性骨髓瘤不僅僅是漿細胞的疾病,它更是一種系統性的免疫功能障礙性疾病。癌細胞削弱了整個國家的國防力量,使得身體無法應對來自內(癌癥)外(病原體)的雙重威脅。
喚醒沉睡的衛士——免疫治療的黎明
說了這么多免疫系統的“失職”,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束手無策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深刻理解了這場“戰爭”的本質,醫學界才找到了扭轉戰局的鑰匙——免疫治療 33。
免疫治療的核心思想,不再是直接用藥物去“毒殺”癌細胞,而是想辦法“喚醒”和“重新武裝”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讓它們自己去完成消滅敵人的任務 。無論是大名鼎鼎的CAR-T療法,還是雙特異性抗體,其本質都是在為患者疲憊的免疫T細胞“充電”、“指路”,讓它們重新煥發戰斗力。
而這些新療法的成功,也反過來印證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觀點:一個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其自身的“免疫健康狀況”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治療的效果 。
研究發現,如果患者治療前的T細胞“家底”比較好(比如沒有那么“衰老”,功能比較健全),那么他們對免疫治療的反應就會更積極、更持久 。
反之,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統已經千瘡百孔,那么即使用上了最先進的武器,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
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將不再僅僅關注腫瘤細胞本身有多少、有多壞,而是會把患者的“免疫狀態”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未來已來——為每個人定制的“免疫藍圖”
回顧這場漫長的戰斗,我們看到,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發展和最終的治療結局,都與免疫系統這條主線緊密相連。它始于免疫衰老背景下的“治安小問題”,經歷漫長的“對峙”,最終因免疫“失守”而“城門大開”,但又在“喚醒”免疫的努力中看到了“反攻”的希望。
未來,我們將走向一個更加精準、更加個體化的“免疫管理”時代。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構建一個“免疫健康指數(IHM)”體系 。
想象一下,未來的老張再去做體檢時,醫生不僅會看他血液里的異常蛋白,還會給他做一次全面的“免疫體檢” 。這份報告會告訴醫生:
老張的免疫系統是“年輕態”還是“衰老態”?
他的T細胞“特種兵”是斗志昂揚還是疲憊不堪?
他的骨髓里有沒有形成癌細胞的“堡壘”?
基于這樣一份詳細的“免疫藍圖”,醫生可以為他做出更精準的判斷和決策:
精準預測風險:評估他從MGUS進展為MM的真實風險,而不僅僅是依靠傳統指標 。
個體化治療:如果他不幸需要治療,可以根據他的免疫特點,選擇最適合他的免疫療法,是CAR-T,還是雙抗,或是其他檢查點抑制劑? 。
主動預防干預:在疾病早期,或許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保養”和“修復”他的免疫系統,從而延緩甚至阻止癌癥的發生。
定制預案:** 針對他的免疫弱點,提前進行針對性的感染預防,大大降低并發癥風險 。
我們正站在一場免疫革命的門檻上 。通過深入解讀免疫系統在癌癥面前的“忠誠”與“背叛”,我們不僅有望治愈更多的患者,更有可能在未來,真正做到“上醫治未病”,讓這場戰爭在爆發前就偃旗息鼓 。這,就是科學帶給我們的最大希望。
參考資料:Dhodapkar MV, Paiva B. Immune Alterations in Myeloma Evolution and Outcomes: Quo Vadis? Blood. 2025 Jul 7:blood.2024026227. doi: 10.1182/blood.202402622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2304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