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亞盛醫藥(06855.HK,AAPG.US)宣布,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Bcl-2選擇性抑制劑利生妥(通用名:利沙托克拉)正式在國內上市,用于既往經過至少包含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在內的一種系統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患者。
這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原創Bcl-2抑制劑,也是全球第二個上市的Bcl-2抑制劑。
Bcl-2是一種凋亡抑制因子,在部分惡性血液腫瘤,尤其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中過度表達,是腫瘤細胞逃避凋亡的重要機制之一。Bcl-2抑制劑可特異性地結合并抑制Bcl-2蛋白,有效恢復腫瘤細胞的凋亡通路,誘導癌細胞死亡。然而,Bcl-2靶點成藥不易,也是全球新藥研發領域的“硬骨頭”。目前距離全球第一款Bcl-2抑制劑上市,已長達九年時間。
早在三十年前,亞盛醫藥的創始團隊就在鉆研Bcl-2這個靶點。
Bcl-2抑制劑的作用機制是達到目標劑量以后誘導細胞凋亡,藥物不需要在血液里停留很長時間,否則就會打擊正常細胞引起不良反應。腫瘤溶解綜合征曾被視為Bcl-2抑制劑臨床應用中需要重點警惕的嚴重不良反應之一,若未及時發現和干預,可能因電解質紊亂、急性腎衰竭等引發嚴重后果,甚至可能引起患者死亡。
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支持利生妥獲批上市的關鍵注冊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利生妥安全性表現突出,研究中未發生腫瘤溶解綜合征不良反應。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是一種成熟B淋巴細胞克隆增殖性腫瘤,多發于老年患者,是西方國家最常見的成人白血病類型,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過10萬例。雖然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的發病率相對歐美國家較低,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呈明顯上升趨勢,同時具有發病年齡低、侵襲度高等特點。小淋巴細胞淋巴瘤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表現,約20%的小淋巴細胞淋巴瘤進展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新藥試圖攻克這類白血病。這次利生妥上市,對這類疾病治療會帶來哪些改變?
江蘇省人民醫院淋巴瘤中心主任李建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類疾病最早的治療以化學免疫方案為主,但老年患者耐受性很差,高危患者(如TP53突變)即便采用最佳化療方案,無進展生存期也僅約12個月。靶向藥物的出現,尤其是BTK(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改變了這一格局,但后者也存在“不能停用”、深度緩解不足的問題,必須終身用藥。如果一位患者能夠活到90歲,就意味著要用幾十年藥,這帶來的是經濟負擔沉重和長期感染風險,而且隨著用藥時間增長,還會面臨耐藥的風險。另外,BTK抑制劑可能會影響血小板功能,一些老年患者因為房顫需要服用抗敏藥、抗血小板藥物等,但藥物之間會存在影響。新一代Bcl-2抑制劑在這些方面都有所改善:它們與常見藥物的相互作用明顯減少,對血小板的抑制也更可控,不會顯著提高出血風險,更重要的是具備間斷給藥的可能。換言之,在達到療效后可以停藥,待疾病復發時再重新用藥,療效仍可以維持。
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研發Bcl-2抑制劑,Insight數據庫顯示,目前全球在研的Bcl-2抑制劑有42款。
楊大俊表示,未來血液腫瘤治療有兩個目標,一是往無化療治療方向,二是在部分患者身上可以實現臨床治愈,即停藥后五年也不會出現復發,這也是公司未來在血液腫瘤領域努力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