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中科發早粳1號品種。豐樂種業供圖
2025年7月10日,優質雙季早粳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中科發早粳23”高產示范展示暨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長沙舉行。李家洋、謝華安、錢前、鄒學校、柏連陽五位院士和國內水稻產業著名專家,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公司國投委常務副會長、生物專班組長郭忠杰,國投種業總經理杜黎龍、副總經理馮越及豐樂種業董事長戴登安等相關領導,種子經銷企業代表以及種植大戶、知名米企代表等15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
“中科發早粳1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團隊牽頭組織研發,國投種業旗下豐樂種業負責商業化推廣的新品種,為我國首個突破性雙季早粳稻品種。隨著“三塊田平均畝產604.5公斤”(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全國早稻單位面積產量395.0公斤/畝)測產結果的公布,現場爆發出熱烈掌聲,“中科發早粳1號”在五位院士、育種專家及集團公司領導的共同見證下迎來高光時刻。相比傳統早稻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除了展現出極高的產量潛力外,還有著中科院研發的耐寒、抗倒等多個優秀性狀的加持,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好保障。
院士專家們在田間仔細鑒定品種特征特性,對品種優勢及推廣意義進行了現場評說,參會代表共同進行現場觀摩驗證?,F場煮好的“中科發早粳1號”米飯,米粒晶瑩剔透、米飯香氣撲鼻,大家紛紛拿起碗筷品嘗,對新品種贊不絕口。
座談會上,院士專家們回顧了近幾年早稻田間種植情況,對“中科發早粳1號”特性進行了總結,闡明了選育背景,闡述了推廣意義;豐樂種業湖南和江西子(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對“中科發早粳”系列品種商業價值和推廣模式進行了匯報,多家頭部米企代表對品種商業價值高度認可,并現場簽訂了稻谷收購意向協議。
“中科發早粳”品種彌補了雙季早稻無粳稻的空白,推動我國早粳稻產業迎來里程碑式突破。從田間地頭到餐桌,“中科發早粳”系列品種全產業鏈的對接及推廣意義重大,不僅為農民端上了增收的“金飯碗”,讓消費者提前三個月吃上優質新粳米,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邁出了堅實而創新的一步。(劉貽松)
參會專家、領導合影。豐樂種業供圖
李家洋在田間。豐樂種業供圖
五位院士敲鑼開鐮。豐樂種業供圖
研討會現場。豐樂種業供圖
測產現場。豐樂種業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