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正式啟動,歷經五個月的精心調度與協同作業,于7月初順利完成。該消息由國家水利部于7月9日公告。此次補水集中在黃河以北河段,累計補水近8億噸,這一成果不僅是對生態保護的有力踐行,也為古老運河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京杭大運河作為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 ,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更是一條承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紐帶。然而,受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黃河以北部分河段長期面臨水資源短缺、河道斷流等問題,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為了恢復大運河的生機與活力,自2022年起,水利部聯合京津冀魯四省市,連續四年開展全線貫通補水行動。
在本次補水行動中,水利部門統籌調度了長江水、黃河水、永定河水、灤河水、當地雨水以及再生水等多種水源,通過水利工程的協同配合和關鍵閘門的有序啟閉,將這些珍貴的水資源精準地引入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包括通惠河、北運河、小運河、衛運河、南運河等,報道顯示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補水量高達7.88億噸,相當于56個西湖的水量了。
在引黃濟津潘莊線路應急輸水漳衛新河倒虹吸工程處,黃河水與長江水交匯,共同為運河的復蘇貢獻力量。為確保補水效果,相關部門還利用無人船、走航式ADCP等先進設備,實時監測各斷面流量,在保障沿途分水口引水灌溉的同時,確保下游有充足的下泄水量。
全線貫通補水對于京杭大運河意義深遠,首先,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補水后,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實現全線水流貫通,水面面積較補水前有所增加,河道地表水質明顯提升。這不僅為水生生物提供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恢復,還改善了周邊地區的小氣候,增強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
其次,有效回補了地下水。大量的補水流經河道,部分河水滲入地下,使得周邊地區的地下水位得到回升,緩解了長期以來的地下水超采問題,有助于修復受損的地下水資源系統,保障了區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再者,對沿線地區的農業灌溉起到了積極作用。此次補水置換了天津靜海區、濱海新區,河北滄州、衡水等市約58.14萬畝耕地的地下水灌溉用水,減少了對深層地下水的依賴,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穩定的水源保障,有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從文化層面來看,有水的大運河重現昔日的靈動與魅力,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提供了鮮活的素材和場景,讓古老的運河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增強了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隨著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人們對于該河段實現航運乃至全線航運連通的期待也日益高漲。實現這一目標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克服諸多難題。
黃河是橫亙在京杭大運河全線航運連通之路上的最大障礙。由于黃河含沙量大、水位變化復雜,如何讓運河船只安全跨越黃河成為關鍵。目前,專家們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如修建河底隧道,實現兩河立交穿黃;上架渡槽,使用升降船機;采用平交船閘過黃等。每種方案都有其優缺點和技術難點,仍在深入研討和論證中。
例如,修建河底隧道雖然可以避免黃河水情對航運的直接影響,但工程難度大、成本高,需要解決隧道防水、防沙以及長期維護等問題;上架渡槽和使用升降船機則對工程技術和設備要求極高,且運營成本不菲;平交船閘過黃方案相對較為經濟,但需要合理設計船閘的規模和運行方式,以應對黃河的水沙變化,防止泥沙淤積影響船閘正常運行。
除了黃河穿黃難題,水源問題也是制約黃河以北段航運的重要因素。盡管通過全線貫通補水,該河段的水資源狀況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要維持常年穩定的航運,還需要穩定且充足的水源供應。這就需要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區域間的水資源協調管理,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水資源,同時探索新的水源補給途徑,如合理利用再生水、雨水收集等。
航道基礎設施建設同樣不容忽視。黃河以北部分河段的航道存在淤積、狹窄、水深不足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航運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對航道的整治和維護力度,進行疏浚、拓寬和加深作業,同時完善航道標識、導航設施等配套建設,確保船舶航行安全順暢。此外,還需建設現代化的港口和碼頭,提高貨物裝卸效率,以適應日益增長的航運需求。
實現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航運及全線航運連通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涉及水利、交通、環保、文化等多個領域,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與協作。雖然目前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這一目標并非遙不可及。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將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一條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于一體的黃金水道,續寫千年運河的輝煌篇章。
消息來源:《北京日報》7月9日報道《2025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順利完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