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到鎮政府報到那天,背包帶磨出了毛邊。帆布包里塞著他唯一的西裝,是臨考前在舊貨市場淘的,袖口還沾著沒洗干凈的鋼筆水。辦公室老張打量他半晌,說:"小王是吧?住后院雜物間吧,就你一人,清凈。"
雜物間的窗對著食堂后墻,晾著的拖把滴下水珠,在地上洇出星星點點的地圖。王磊把母親縫的褥子鋪在行軍床上,翻開帶來的《鄉鎮工作實務》,扉頁上寫著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他很快成了鎮里的 "活地圖"。哪個村的低保戶該復核了,哪條水渠該清淤了,他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春耕時蹲在田埂上幫老農搭大棚,手指被鐵絲劃出道道血痕;汛期扛著鐵鍬守河堤,三天三夜沒合眼。年底評先進,他的名字總在公示欄最顯眼的位置,可每次推薦晉升,名單里都沒有他。
"小王啊," 鎮長拍著他的肩,"你還年輕,機會有的是。" 話沒說完,就被財政所李所長拉走,"張鎮長,我侄子那事......" 王磊看著他們的背影,捏緊了手里的驗收報告,那是他跑了七個村才匯總的產業扶貧數據。
第三次落選時,他在雜物間坐了整夜。窗外的月光照在墻上,映出他去年寫的 "為民服務" 四個粉筆字,已經褪得發白。聽說這次提拔的是民政辦的劉鵬,他舅舅是縣里的副局長。劉鵬來鎮里不到半年,連包片的村子都認不全。
轉年春天,鎮黨委書記突然被紀委帶走。據說查出來的贓款裝了三紙箱,其中就有劉鵬舅舅送的 "感謝費"。一時間鎮政府人心惶惶,連掃地的阿姨都繞著辦公室走。
組織部來考察那天,王磊正在村里調解宅基地糾紛。老農攥著他的手說:"王干事,你得給俺們做主啊。" 他回到鎮里時,夕陽正穿過走廊,照在公示欄上新貼的考察名單上,他的名字排在第一個。
談話時,組織部的同志翻著他的檔案:"你連續三年考核優秀,群眾測評滿分。" 王磊摸著筆記本上磨出的邊角,突然想起報到那天,老張說雜物間清凈。其實他知道,清凈的不是地方,是心里的那點念想。
搬家那天,他把舊西裝疊得整整齊齊。新辦公室的窗對著鎮中學的操場,孩子們正在唱國歌,聲音脆生生的,像極了他來時路上聽的春風。桌上的綠蘿抽出新芽,他提筆在便簽上寫: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次的字跡,比去年有力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