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組民國上色老照片,時光的門悄然推開。每張照片都像一枚舊書簽,夾在民國那本滿是動蕩與掙扎、抗爭與變革的大書里,輕輕翻開,就能觸碰那些真實發生過的煙火與滄桑,看軍閥混戰的硝煙、革命浪潮的涌動,一點點在色彩暈染中復活。
這張照片拍的是南昌起義失敗后,部分共產黨領導的炮兵部隊在撤退路上投降,最后還加入了國民黨軍隊后的合影。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這是共產黨的一次大動作,想靠武裝斗爭對抗國民黨。他們占了南昌城,可沒過多久,國民黨軍隊反撲,加上起義軍內部意見不統一,只能撤退,最后起義沒搞成。
撤退的時候可不好過,史料里說,起義軍一路退到了廣東潮汕那邊,結果碰上國民黨軍隊猛打。部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尤其是那些炮兵,帶著大炮跑路本來就費勁,彈藥也快用光了,戰斗力基本廢了。到了這地步,有些人就扛不住了,要么直接放下槍投降,要么被抓了以后干脆被編進了國軍。
為啥會這樣呢?其實想想也明白:跑了那么遠,補給早就跟不上了,餓著肚子咋打?而且老是輸,誰心里不發怵啊?所以,到了潮汕那塊兒,好多炮兵就沒轍了,投降的投降,被俘的被俘,有的還直接“轉會”去了國軍。
1927年的上海郊外,空氣里滿是火藥味兒和緊張感。遠處,廣東軍隊——也就是國民黨的部隊正一步步逼近,氣勢洶洶地要拿下上海。這幫人從廣東一路打上來,野心不小。而上海這邊呢,守軍可沒打算束手就擒。他們在架起了一門戰壕迫擊炮,準備給來犯的廣東軍隊好好上一課。
當時中國四分五裂,各地軍閥各自為王,國民黨想一統天下,把這些軍閥收拾干凈。上海可不是小地方,它有錢有勢,戰略位置又關鍵,誰拿下上海,誰就占了大便宜。廣東軍隊是國民黨的主力,1926年從廣東出發,一路北上,到了1927年就盯上了上海。守上海的呢,十有八九是孫傳芳的手下。孫傳芳是當時華東一帶的大軍閥,勢力不小,上海是他的地盤之一。面對國民黨的進攻,他自然得拼命守住。
這張1927年3月的照片可真把上海那會兒的亂哄哄氣氛給抓住了!畫面里,一隊法國殖民地士兵,估計是越南籍的,戴著斗笠,穿著軍裝,背著槍,在上海法國租界里列隊游行,擺出一副耀武揚威的架勢。那時候,中國正陷在1916到1927年的軍閥混戰里,國內亂得跟一鍋粥似的,各路人馬你爭我搶。1927年春夏,上海的工人階級在共產黨推動下搞了好幾次大暴動,想推翻軍閥和反動勢力,爭取自己的權益。
法國租界那邊呢,作為洋人在上海的地盤,哪能坐得住?為了護住自己的利益和租界的“太平”,就派這些殖民地士兵上街溜達,秀肌肉,嚇唬人。照片里,士兵們走得齊刷刷,旁邊老百姓有的停下來看熱鬧,有的低頭趕路,個個神情都不輕松。這場景活脫脫把當時上海那股子緊張勁兒給勾勒出來了,還透著列強對中國內政的明目張膽干涉。
這是一張1927年粵軍士兵在漢口街頭整裝待發的瞬間!這些家伙穿著軍裝,身上掛著剛從俄國弄來的新裝備,估計是槍啊彈啊啥的,個個站得筆直,列隊在漢口街頭,氣勢挺足!
那會兒正是北伐戰爭的火熱階段,粵軍,也就是廣東的國民革命軍,北上支援漢口的紅色據點,幫著鞏固革命的地盤。漢口可是當時的革命熱點之一,工人運動搞得風生水起,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都在這兒使勁兒。俄國裝備的加入更是給粵軍加了把火,畢竟蘇聯那時候跟國民政府眉來眼去,支援了不少好貨。
1927年初,上海那會兒可是熱鬧得不行,工人階級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憋足了勁兒要掀翻北洋軍閥的統治。這照片里,孫傳芳的兵,個個戴著帽子,裹著厚實的冬裝,手里攥著毛瑟手槍,在嘉興的防御工事里瞪大眼睛,擺出一副“誰敢來”的架勢。
孫傳芳這家伙,當時可是江浙一帶的大軍閥,手底下兵不少,仗著地盤優勢,在上海周邊死守,想擋住革命的勢頭。那時候,上海工人起義一波接一波,1927年2月到3月連著搞了三次,氣勢洶洶,孫傳芳的部隊只能硬著頭皮在嘉興這種地方挖戰壕、建工事,拼了命想穩住陣腳。這照片不光是拍了個場面,簡直就是把那段軍閥和革命軍你來我往的火藥味兒給定格了!
1933年,林彪和聶榮臻倆大將站在一架繳來的敵機前面,估計心里那叫一個得意!這架飛機可是1934年漳州戰役里紅軍的戰利品,夠拉風吧!
漳州戰役是土地革命時期的一場硬仗,中央紅軍東路軍對國民黨軍駐守福建漳州的部隊發起猛攻,揍得對方暈頭轉向。紅軍直接干掉了國民黨第49師的大部分人馬,抓了1600多個俘虜,還順手繳了一大堆槍炮彈藥、軍需物資,外加這架飛機!這波操作不僅讓紅軍的裝備庫滿血復活,戰斗力蹭蹭上漲,還狠狠打了國民黨軍的臉,氣勢上完全壓倒對方。更牛的是,這場勝利讓紅軍的名聲在老百姓中間傳開了,展現了紅軍那股子英勇善戰、敢打敢拼的勁頭!
1934年,偽滿洲國那會兒,烏蘇里江邊上一個女工在罌粟田里忙活,穿著花紋的傳統衣服,低頭專注地采收罌粟。這畫面看著就讓人心里一緊!偽滿洲國是日本扶著溥儀搞出來的傀儡政權,表面上風光,實際上就是日本殖民東北的工具。
照片里這罌粟田可不是啥好風景,那是日本推行的毒化政策的一部分。他們逼著當地農民種鴉片,收割后制成毒品,不僅榨干了東北的經濟,還想從精神上把中國人給“廢”了。這招兒狠毒,害得多少人染上毒癮,家破人亡,東北老百姓的身心健康被糟蹋得一塌糊涂,簡直是場社會災難!
這張1934年8月左右的照片展示的是偽滿洲國境內的鴉片田,農民在罌粟田里低頭干活,苦不堪言。那時候,日本扶著溥儀搞出個偽滿洲國,表面上是個“國家”,其實就是日本殖民東北的大道具。
他們推行的鴉片種植政策可真夠毒的,逼著農民種罌粟,收了鴉片再制毒品,既榨干了老百姓的血汗錢,還想從精神上把人拖垮。這照片里的農民,估計每天累死累活,干的卻是害人害己的活兒,簡直就是日本殖民暴行的鐵證!這畫面把偽滿洲國那段黑暗、屈辱的歷史赤裸裸地擺在眼前,讓人看了就覺得心酸又憤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