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資訊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財經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圖形化早晚專欄,為專注于全球市場的專業人士提供簡短、準確、全面的每日概覽。每天只需幾分鐘即可領先市場。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長期說明:本篇內容為早報,如需查看晚報、周末特輯及相關研究報告,請至知識星球內閱讀。
星球6月積分榜已發布,恭喜以下小組成員后臺私信領取128元續費券
知識星球過往內容推薦,會員可點擊后掃碼進入閱讀:
(7月12日)
(7月11日)
(7月8日)
(7月10日)
Headline
高股息港股因巨大折價優勢成為南向資金流入首選
人民幣匯率非貿易失衡主因,升值無法縮小中美順差
中國在岸市場積累巨額外幣流動性,或將成離岸資金源
中國與歐元區工業產出巨大分化,雙方直接競爭日益加劇
中國債券ETF市場規模突破新高,但整體比例依然很低
中國夏糧再獲豐收,總產量穩定有效抵御了局部干旱
美國政府六月財政錄得盈余,得益于創紀錄的關稅收入
無視宏觀沖擊,美國企業信用利差因基本面強勁保持穩定
美國成長股利潤率反超價值股,打破傳統投資模式分野
散戶投資者已大幅削減對“七巨頭”科技股的持倉權重
甲骨文CEO成為二季度美股最大內部賣家
波音公司季度交付量創下新高,復蘇計劃正取得成效
加拿大失業率意外下降,就業人數大增
大眾汽車交付量增長,中國市場強勁抵消了北美下滑
日本央行或將長期小規模出售其70萬元日元ETF持倉
俄羅斯通脹連續第三個月放緩,但仍遠高于央行目標
中國
1.根據高盛的報告,高股息收益率股票已成為今年南向資金流入的主要驅動力。今年以來,流入高股息港股的資金累計已達310億美元,占南向資金流入總額930億美元的三分之一,其增長勢頭已遠超人工智能科技股等其他板塊。分析指出,這類股票備受青睞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高股息板塊的H股相較于其A股仍有至少20%的折價,對尋求收益的內地投資者而言極具吸引力。
來源:高盛(《奏響中國現金交響樂中的回報樂章》,)
2.歷史數據表明,人民幣升值與中國對美貿易差額并無直接關聯。例如,在2005至2007年以及2010至2014年期間,人民幣兌美元均升值了13%,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在這些時期反而進一步擴大。因此,僅依靠匯率調整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雙邊貿易失衡問題。
來源:摩根士丹利(《觀點:為什么人民幣不會走上1985-95年日元的道路》,)
3.由于中國境內外幣存款持續增長而外幣貸款規模不斷下降,在岸市場積累了高達5570億美元的過剩外幣流動性;在岸外幣貸款與存款比也已降至0.25的歷史低位。這筆龐大的在岸外幣資金池,預計將成為離岸債券市場的一個重要潛在資金來源。
來源:摩根大通(《2025年下半年亞洲信貸展望與策略:繼續前行》,)
4.自2019年底以來,中國的工業產出與出口量增長了約30-40%,而同期歐元區的工業產出則萎縮約7%,兩者表現形成巨大反差。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這種分化不僅是能源或貨幣政策的結果,更深層的原因在于雙方直接競爭的加劇。中國與歐洲國家(尤其是意大利和德國)在具有“顯性比較優勢”的產品類別上重合度持續增加,預示著歐洲的工業基礎正面臨結構性挑戰。
來源:牛津經濟研究院
5.隨著10只新成立的科創債ETF成功募集近290億元,截至上周,中國債券ETF市場總規模首次突破4000億元,達到4278億元;債券ETF總數提升至39只。盡管實現了里程碑式的增長,但債券ETF在ETF總規模中占比不足10%,且遠低于已超過6.5萬億元的債券基金總規模。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6.2025年上半年,中國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呈現顯著的區域分化。受國內強勁產量和來自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進口的擠壓,華北地區LNG到港量同比銳減36%;相比之下,華南地區同比降幅為14%,且6月進口量已恢復至2024年中期水平。
來源:Vortexa
7.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報告,2025年夏糧生產再獲豐收,全國夏糧總產量為1.497億噸,同比微降15.3萬噸;其中最主要的小麥產量為1.3816億噸,同比減少16.7萬噸。產量微降主要歸因于陜西、河南和江蘇等省份遭遇嚴重干旱,但四川、山東、河北、湖北等省的增產以及有效的灌溉措施抵消了部分損失,新疆地區則因種植結構調整導致小麥產出減少。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8.在臺灣監管機構出臺新規后,臺灣六大壽險公司于2025年6月實現盈利反轉,合計稅后凈利潤達312億新臺幣,扭轉了5月份合計虧損約350億新臺幣的局面。新規允許保險公司動用額外準備金,以沖銷因新臺幣升值將海外資產換回新臺幣產生的巨額匯兌損失。然而,摩根大通指出,考慮到新規也要求保險公司增提外匯準備金,因此壽險業2025全年的盈利可能依然承壓。
來源:Bloomberg
美國
1.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6月聯邦財政預算盈余為270億美元,主因是關稅收入飆升至創紀錄的272億美元,推動當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3%至5,260億美元,而支出下降7%至4,990億美元。但若剔除日歷因素,6月赤字為700億美元。當前財年累計赤字達1.337萬億美元,同比擴大5%。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6月美國聯邦預算收入中,關稅收入達到創紀錄的272億美元。這使得本財年前九個月的累計關稅收入達到1130億美元,為歷史上首次在單個財年內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來源:Bloomberg
2.盡管面臨關稅爭端及中東地緣沖突等重大宏觀沖擊,2025年以來美國企業信用利差始終保持在低位的穩定狀態。即便在4月初美股波動率指數(VIX)一度飆升至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高度時,信用利差也幾乎未受影響。這種韌性部分歸因于美國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顯著改善,極高的利息覆蓋率表明企業償債能力強勁,為信用利差保持收窄狀態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來源:Gavekal Research
3.歷史上,投資者通常需要在成長股的高營收增長(但利潤率較低)與價值股的穩定利潤率(但增長較慢)之間做出權衡。然而當前數據顯示,美國成長股的利潤率不僅持續超越價值股,兩者差距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打破了兩者傳統的盈利模式分野。
來源:Global X
4.散戶投資者在其投資組合中對“七巨頭”股票的配置權重已從2024年夏季約10%的高點,大幅回落至近期約1.5%的水平。
來源:摩根大通
5.2025年第二季度標普500金融板塊各行業盈利增長預期呈現分化,其中消費金融行業以23%的同比增速領跑,而銀行業則同比下滑11%,對板塊構成主要拖累。銀行業的疲軟主要受摩根大通影響,因其去年同期財報包含一筆79億美元的一次性收益,導致今年的盈利比較基數偏高;若剔除摩根大通,整個金融板塊的盈利增速預計將從2.4%提升至9.3%。分析師預計,金融板塊在從2025年第三季度到2026年第二季度的未來四個季度中,盈利將恢復并保持正增長。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FactSet
6.根據Washington Service的數據,甲骨文公司首席執行官Safra Catz在2025年第二季度通過出售股票期權套現超過18億美元,成為該季度美股市場最大的內部人士賣家,其規模超過了同期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7.37億美元。計入第一季度的出售額,卡茨今年迄今的總套現額已達25億美元。第二季度,美股內部人士的總賣出額從去年同期的620億美元降至360億美元。
來源:Bloomberg,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7.波音公司數據顯示,其6月份向客戶交付了60架商用飛機,推動第二季度總交付量達到150架。這是自2023年以來最高的季度交付水平,也是在阿拉斯加航空門塞(door plug)事故后面臨新一輪嚴格審查后的最佳表現,被視為公司復蘇計劃取得成效的積極信號。
來源:華爾街日報
加拿大
加拿大6月失業率降至6.9%,低于前值7%和市場預期的7.1%,為今年以來首次改善,緩解了外界對美國關稅沖擊下加拿大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當月失業人數減少22,100至155.25萬人,就業總人數增加83,100至2,261.37萬人,創去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遠超市場對就業持平的預期,主要由批發和零售貿易帶動的兼職崗位增長推動。不過,長期失業問題仍存,當前21.8%的失業者已求職超過六個月。同時,勞動參與率上升0.1個百分點至65.4%。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歐洲
1.根據歐洲央行的會議紀要顯示,隨著歐元兌美元匯率在2025年大幅走強,“匯率”一詞被提及的頻率也顯著增加,表明決策者對歐元升值的關注度正在提高。盡管強勢歐元可能通過吸引全球投資降低借貸成本,但央行官員更可能先通過口頭干預來嘗試延緩歐元的上漲勢頭。
來源:牛津經濟研究院
2.大眾汽車2025年第二季度其全球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1.2%至227萬輛。這一增長主要由中國市場(+2.8%)及南美等地區的強勁表現所驅動,成功抵消了北美市場因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而導致的16%的急劇下滑。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采取了避開價格戰、優先保障盈利能力的策略,聚焦于其盈利能力強的燃油車業務。與此同時,該集團的電動化轉型也顯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球純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大增約50%,占總交付量的比例從7%提升至11%。
來源:華爾街日報
3.保時捷公布,2025年上半年其全球汽車交付量同比下降6%至146,391輛。此次下滑主要由于在中國市場(-28%)和德國本土市場(-23%)的交付量急劇減少,未能被北美市場10%的強勁增長所抵消。公司將此歸因于中國市場競爭加劇及美國關稅等挑戰,并已年內兩度下調業績指引。然而,在整體銷量下滑的同時,其電動化轉型仍有亮點:上半年電動化車型的交付占比顯著提升至36.1%,其中純電動車型占比為23.5%,新款純電Macan貢獻顯著。
來源:華爾街日報
亞太
1.高盛預測,日本央行未來在處置其龐大的ETF持倉時,最可能采取在公開市場上進行長期、小規模出售的策略。該機構認為,該方法最能滿足日本央行避免虧損和減少市場沖擊的原則。目前,這批ETF的賬面價值為37萬億日元(2,511億美元),市值則高達70萬億日元(4,751美元)。高盛建議,合理的減持計劃可于2026或2027財年啟動,并以每年6000億至1萬億日元的賬面價值規模進行。
來源:Reuters,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根據日本央行最新的6月短觀(Tankan)商業調查,大型制造商預計2025財年的經常性利潤將同比下降8.4%,這反映了市場對關稅可能侵蝕企業盈利的擔憂。然而,歷史數據顯示,這種悲觀的初始預測是常態。在過去四年中,每年的6月短觀調查都曾預測利潤下滑,但最終這些預測都被持續上調,并以年度正增長告終。
來源:德意志銀行
新興/前沿市場
1.匯豐認為,新興市場債券的投資價值正日益凸起,其主要驅動因素包括:相較于發達市場更優的人口結構、持續改善的財政紀律以及高企的利率差異。目前有超過20個新興市場國家被列入積極的評級觀察名單,預示著未來可能出現一輪評級上調。在全球投資者長期低配新興市場資產的背景下,隨著這些基本面優勢和評級改善的兌現,資本有望加速回流至總規模約1.8萬億美元的新興市場美元及其本幣債券市場。
來源:匯豐
2.俄羅斯6月CPI同比增速降至9.4%,為連續第三個月放緩,也是近七個月最低,但仍遠高于央行4%的通脹目標。食品價格漲幅由12.5%降至11.9%,其中水果和蔬菜漲幅從19.8%回落至15.3%;服務類漲幅從12.6%降至12.0%;非食品類漲幅由4.8%降至4.5%。環比來看,6月CPI上漲0.2%,也低于5月的0.4%。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3.俄羅斯2025年5月實現貿易順差8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1億美元明顯收窄。出口同比下降9.7%至331億美元,連續第四個月下滑,主因是油價走低及中國需求轉弱;同期進口小幅下降0.4%至244億美元,結束此前連續兩個月增長態勢。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加密貨幣
貝萊德旗下的iShares比特幣ETF資產管理規模在推出僅374天后便突破了800億美元。這一增長速度創下了歷史紀錄,比之前的紀錄保持者——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快了近五倍,后者達到同樣規模耗時1814天。目前,IBIT的規模已躋身全球第21大ETF。
來源:Bloomberg
說明:本專欄所選取的任何信息均僅反映所列示機構或分析員的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和機構的投資建議,不能成為或被視為交易任何證券產品的邀請及承諾。
歡迎關注公眾號查閱更多內容:
也請關注附屬賬號以防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