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1937.4)
王鳳閣,1895年生于通化縣一個殷實的農民家庭。
1916年王鳳閣在通化縣立中學畢業后,考入通化師范,后來到東北軍湯玉麟部隊學習炮兵。
“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淪陷,王鳳閣毅然回到家鄉,到處奔走呼號,宣傳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他在輯安(今集安)、臨江等地廣泛聯系各方面愛國人士,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組成了幾百人的抗日隊伍。1932年3月,王鳳閣領導的抗日隊伍在臨江揭竿而起。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敵人沉重的打擊。日寇把王鳳閣看作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想要抓到王鳳閣。
1933年7月,日軍調動大批隊伍向王鳳閣抗日根據地的大羅圈溝、老嶺一帶“圍剿”。王鳳閣則以巧妙的游擊戰術,利用天險設伏,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敵人雖然有機槍大炮,但在長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卻失去了威力。一天,一股日軍經過老嶺的南陽岔,王鳳閣指揮部隊埋伏在道路兩側,隨著王鳳閣一聲令下,戰士們仇恨的子彈頃刻之間便將鬼子全部殲滅。
1936年夏,日偽軍糾集了12個整旅、6個師的兵力,從鴨綠江一帶向長白山進剿。另外,還有守備隊、憲兵隊、棒子隊、偽警察等地方武裝,企圖一舉消滅王鳳閣率領的抗日隊伍。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王鳳閣對長白山區的地形了如指掌,利用原始森林的掩護,大家巧妙地躲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追擊。
鬼子漢奸從8月開始“圍剿”,可一連兩個多月,就是看不到王鳳閣隊伍的影子,氣得敵人直嘟囔:“難道王鳳閣會飛?”
1937年3月27日,在大羅圈溝1434高地,王鳳閣率部與日軍展開激戰,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王鳳閣決定部隊轉移突圍。然而,幾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王鳳閣,身負重傷的他和妻子、兒子不幸落入敵人手中。
王鳳閣被捕后,敵人怕他跑了,就用釘子將他的雙手釘在了磨盤上,第二天用大車將王鳳閣和妻子、兒子送往通化混成第一憲兵本部。
日寇對王鳳閣軟硬兼施,勸他投降。可得到的只有王鳳閣義正嚴詞的回答:“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中國!你們日本侵略我們中國,我們就要反抗,就要組織抗日救國的軍隊,同你們斗爭!”
1937年4月15日,日寇見勸降無效,便將屠刀伸向了王鳳閣及其妻子和兒子。在通化玉皇山下的柳條溝門,敵人事先挖下了兩個大坑。劊子手指著一個坑讓王鳳閣下去,王鳳閣猛然回身,對著群眾慷慨激昂地說:“父老兄弟們,我王鳳閣通化生、通化長,為了抗日救國,為了讓同胞們不當亡國奴,不受鬼子的氣,把日本鬼子消滅干凈,這些年我做了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沒有出賣靈魂,沒有做對不起祖國的事。現在雖然我就要和父老兄弟們永別了,可我不在乎,我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完成把鬼子趕出中國的志愿。不過,我相信人心不死,國必不亡!中國人是殺不盡、砍不光的!”
王鳳閣一番臨危不懼、氣壯山河的話語,讓百姓肅然起敬,同時也讓鬼子驚惶失措。劊子手把王鳳閣推入坑里,高高舉起了罪惡的屠刀……
隨后,敵人又殘忍地將王鳳閣的妻子和兒子殺害。
時年,王鳳閣42歲。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劉佳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