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是現在不少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一查出肺結節,很多人就開始擔心它會不會長大,甚至發生不好的變化,心里特別著急。
從中醫的角度看,肺結節主要和肺里堆積的痰濕、瘀血有關。這些廢物如果沒有及時化解,結節就可能慢慢發展,帶來健康隱患。
今天,邀請到肺病專家黎同明主任,給大家分享用兩味中藥煮水喝,幫助散結節。
中醫認為肺部積聚的痰濕、瘀血等未能及時化解、運化,久而久之可能形成結節樣的改變。解決這些內在的積滯,有助于問題的化解。
具體怎么做呢?黎同明主任經常用到兩味藥:
- 山慈菇:性質偏涼,味道甘中帶辛,歸肺、肝經,能清肺熱、化解痰結、消散積聚,特別適合肺部痰瘀互結的情況。
- 貓爪草:性質平和,味道甘中帶苦,作用于肺。它善于軟化堅固的結塊、消散聚集的病灶、化解腫脹,尤其對細小的肺部異變有消散作用。
這兩味藥配合使用,通過化痰散結、解瘀消積的方式作用于肺部,適合有咳嗽痰黏難咯、胸悶不適、胸肋脹感、舌質偏暗或有瘀點斑點、舌苔厚膩表現的肺結節人群。
如何使用?
取適量的山慈菇和貓爪草,清水煎煮,作為日常代茶飲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味藥煮水屬于日常輔助調理,適用于基礎改善。
門診案例分享
52歲陳女士,發現肺多發結節,其中最大8mm,伴咳嗽痰黏、胸脅脹痛、情緒煩躁、口苦便溏。
診見舌紫暗瘀斑,脈弦滑。辨證為肝郁痰瘀互結。
開方:山慈菇、貓爪草化解肺結節,同時配伍柴胡疏肝、茯苓健脾、丹參活血、牡蠣軟堅等藥物協同調理。
服藥2周后,陳女士咳嗽、胸痛減輕;調理3個多月后,口苦便溏消失,情緒平穩,舌瘀斑淡化。復查CT示結節縮至3mm,小病灶基本吸收。
最后提醒:食療僅作為日常輔助調理,不可代替治療。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依據體質情況隨癥加減,建議專業中醫辨證后再開方服用,切勿私自用方。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大家,覺得有用請點亮在看,分享給家人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