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迭代升級,思政課育人怎么做?理論怎么講?課堂怎么上?安陽師范學院智慧教學“13351”建設模式來“解題”。
錨定一個根本,構建思政課智慧教學育人生態
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著力把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貫穿融入思政課教育教學各環節和鑄魂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政課智慧教學頂層設計,從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實施保障全面規劃,建設智慧教學應用綜合管理平臺,推動信息技術賦能思政課“三全育人”。
堅持三個原則,提升思政課智慧教學育人效能
堅持育人為本。以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本,以智慧教學賦能思政課程數智化特色化為抓手,打造紅旗渠精神育人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平臺。堅持分類施策。立足思政課育人目標與學校實際,分類建成智慧教室基礎型268間、拓展型7間和高級型2間,鼓勵教師圍繞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改革創新。堅持技術驅動。發揮信息技術對思政課改革的內生驅動作用,通過專題培訓、教學觀摩、教學研討等途徑,著力把信息技術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與育人優勢。2022級小學教育2班的晁一諾深有感觸地說:“紅旗渠精神育人虛擬仿真線上教學令人耳目一新,讓我們跨越時空隧道,以可視、可感、可模擬體驗的方式,在虛擬空間了解紅旗渠建造的前世今生,身臨其境體驗紅旗渠艱難曲折的建造歷程,深刻認識我們黨領導下的林州人民是如何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毅力創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從而激勵我們自覺做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努力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做到三個著力,打造思政課智慧教學育人格局
著力同頻共振。重塑師生角色,實現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同頻共振。思政課教師主導性以學生主體性為中心,實現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課程執行者向學習引導者和課程開發者轉變;學生主體性以教師主導性為指導,引導學生成為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和價值觀念的自覺塑造者。著力融合發展。深化信息技術與思政課建設深融互促,通過課前建構,依托大數據畫像實現教學內容供給優化;通過課中解構,依托虛擬真實情境深化沉浸式課堂教學;通過課后重構,依托信息技術拓展思政課邊界強化思想素質內化升華。著力創新模式。發揮線上教學數據互通等優勢,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新模式;線下教學依據大數據分析優化教學課堂組織,實現講授內容實、深、精,釋疑解惑快、準、全。
提高五種能力,凝聚思政課智慧教學育人合力
提高課堂教學創新能力。通過智慧教學在線簽到、授課直播、連麥互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等模塊應用,提升思政課教師課堂創新育人能力。提高教學資源建設能力。鼓勵思政課教師通過常態化錄播、在線開放課程開發、紅旗渠精神數字博物館建設等途徑,建設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庫。提高教師智慧教學能力。通過教學過程回看、在線學情反饋等途徑,優化課程設計,做到以學定教、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通過教學內容智能化推送、翻轉課堂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指導與幫助,增強學生深度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智慧教學服務能力。通過跨界融合、多元參與、技術賦能,組建了專業化的智慧教學運維服務團隊,構建了“教學-管理-評價”一體化智能平臺,實現思政課教育教學不同校區貫通、線上線下教學場景打通,為思政課教育教學提供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服務和常態化安全運行保障。
實現一個目標,凸顯思政課智慧教學建設成效
通過智慧教學應用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實現了思政課智慧教學運行保障有力、統一管理高效得力、數據服務決策精準給力,有效提升了思政課鑄魂育人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學校師生榮獲第七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特等獎,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先后獲批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馬院、河南省思政課名師工作室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河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彰顯了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 史寶銀|熊小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