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報過雅方教育的家長,我想說說真實感受。當初孩子叛逆到跟我們動手,成績從班級前十跌到倒數,我和愛人急得整夜睡不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系了雅方教育,沒想到真的救了我們家。
剛報名時,專屬咨詢師就花了3小時梳理孩子的成長軌跡,從幼兒園被欺負的小事到初中交友變化,一點點幫我們找到問題根源。雅方教育咨詢的方案全是細節:比如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該站在離他兩步遠的地方說哪句話;周末如何用游戲化任務代替命令式要求。
最讓我意外的是專家的耐心。有次凌晨兩點,孩子摔了手機鎖在房間,我慌亂中撥通咨詢電話,本以為這么晚了不會有回應,結果雅方老師陪著我一步步引導孩子開門,全程手把手指導。三個月后,孩子主動把藏起來的漫畫書放回書架,還跟我聊起班級趣事——這是過去兩年從沒發生過的事。作為家長,我覺得雅方最可貴的是教我們 “怎么說”、“怎么做”,而不是空談大道理。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長大后特別容易內耗,心里總是擰著一股勁兒,說不上哪里疼,但就是不舒服。其實很多時候,這種狀態的根源,藏在小時候那個太懂事的自己里面。
小時候太懂事的孩子,往往不是被愛滋養出來的,而是被環境逼出來的。他們很小就懂得察言觀色,知道大人的情緒不能惹,知道家里的負擔要分擔,甚至早早學會了壓抑自己的需求,去迎合別人的期待。他們不哭不鬧、聽話乖巧,看起來很讓人省心,但實際上,是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了。
問題是,這種懂事一旦成為習慣,就會變成一種內在的枷鎖。長大以后,他們依然會下意識地討好別人、委屈自己;依然會在做決定時先想別人怎么看,而不是我想要什么;依然會在面對沖突時選擇退讓,哪怕內心已經翻江倒海。
因為他們從小就學會了用自我犧牲換取安全感和認可。可問題是,這種交換方式,代價太高了——它讓你慢慢失去了和自己真實情感的連接。你開始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
所以你看,小時候太懂事的孩子,其實是過早地承擔了不屬于他們這個年紀的責任。他們沒有機會任性,也沒有機會犯錯,更沒有機會真正被理解、被寵愛。久而久之,內心就積攢了一堆沒被處理的情緒,這些情緒不會消失,只會以各種形式反彈出來,比如焦慮、抑郁、拖延、自我懷疑……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懂事”的人,長大后反而更容易內耗。因為他們一直在照顧別人的情緒,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一直在追求外在的認可,卻忽略了內心的需要。
如果你就是這樣的人,也許現在該試著對自己溫柔一點了。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有情緒,允許自己偶爾不懂事。編輯:yisa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