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席卷之下,電信網絡詐騙如隱匿暗處的“毒瘤”,不斷變換手法,侵蝕社會誠信。為切實提升老年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寶山區顧村鎮各居民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詐宣傳活動,以貼心服務為抓手,全力筑牢社區反詐“屏障”。
以案示警,科技賦能
近期,顧村鎮共富新村第五居委會邀請社區民警開展防詐專題宣講,為居民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社區民警以周邊社區發生的真實“殺豬盤”詐騙案例為切入點,為大家揭開這一詐騙手段的“神秘面紗”。案例中,受害者起初被陌生網友的熱情與關懷所打動,逐漸陷入情感的泥沼。當雙方關系“升溫”到一定程度時,詐騙者便以各種理由誘騙受害者投資、轉賬,最終卷款消失,留下受害者人財兩空。
為了有效防范此類詐騙,民警詳細介紹了上海警方推出的首個區域性反詐APP——“金護”。這是一款集預警、防范、宣傳于一體,能夠實時分析詐騙電話、短信等風險信息,并向用戶發送預警提示。同時,APP內還設有豐富的防騙知識庫和案例庫,供用戶學習參考。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在現場耐心細致地指導居民如何下載、安裝并熟練使用這款APP。張阿姨邊學邊用著說:“有了這個APP,心里踏實多了。”
共筑防騙長城,守護美好家園
顧村鎮各居民區積極響應號召,多維度、全方位地開展反詐宣傳工作,切實增強居民的防騙意識,全力守護居民的財產安全與家庭幸福。
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擴大反詐宣傳覆蓋面。一方面,通過幸福顧村公眾號、業主微信群等熱門平臺,定期推送反詐知識、案例警示等內容,讓居民隨時隨地學習防騙技巧;另一方面,在社區宣傳欄張貼反詐海報,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反詐標語,營造出濃厚的反詐宣傳氛圍,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增強防騙意識。
反詐宣傳融入社區活動,實現宣傳效果最大化。在便民服務活動中,為反詐宣傳設置專屬席位,社區民警、金融機構通過發放資料、口頭宣講等多種形式開展反詐宣傳,讓居民在享受服務的同時學到實用的防騙知識。同時,充分發揮樓組長、志愿者骨干的“傳聲”作用,通過骨干帶動家庭、家庭影響樓組的漣漪效應,切實增強居民群眾的防范意識。
“敲門行動”增強反詐意識,筑牢老年群體“防火墻”。為確保宣傳無死角、無盲區,社區工作人員還積極開展入戶宣傳活動,不斷提升老年人群體的防范意識。針對老年人信息獲取渠道相對較少、防騙意識較為薄弱的特點,社區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為他們剖析常見的詐騙套路,傳授實用的防范技巧,讓老年人在溫馨的氛圍中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顧村鎮各居民區聚焦不同年齡、職業群體的特點,量身定制差異化宣傳方案,開展更具針對性的反詐宣傳行動,同時鼓勵老年人子女參與到反詐宣傳中來,形成“家庭-社區-社會”多方聯動的防詐網絡,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
“引爆”夏夜狂歡,一起來上海寶山第三屆青島啤酒節干杯!
這里的Labubu居然能吃!當“繽紛卡通面點”遇上“最暖長者食堂”→
寶山3家外資企業參加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頒證暨外商投資集中簽約儀式,外資發展再添新動能
通訊員:張凱琳
編輯:張博宇
資料:幸福顧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