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宮預算辦公室突然宣布,將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花費25億美元裝修美聯儲大樓一事展開“巨額開銷”調查。
據白宮預算辦公室主任拉塞爾·沃特披露,美聯儲總部大樓的翻修預算已超出原定計劃數倍,總支出超過25億美元,而工程項目本身尚未全面完工。
沃特罕見地公開批評稱,這樣的裝修“堪比凡爾賽宮”,其奢華程度已超出公共建筑所應承擔的合理范疇。一位白宮預算顧問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你無法用一句結構老化來解釋這種程度的超支,這不是簡單的樓體修繕,這是重建了一個王宮。”
對此,美聯儲方面回應稱,25億美元中包含大量“不可見成本”,例如防爆玻璃、電力系統現代化、網絡安全升級及地基抗震加固等,但這些技術性的回應,并未打消公眾和政治層面對浪費和不透明的強烈質疑。
從一間大樓的翻修變成一場牽動高層博弈的政治事件,這并非首次出現在美國政壇,但這一次,主角是被特朗普視為“最大絆腳石”的鮑威爾,情勢便更為微妙。
過去半年里,特朗普屢次通過社交平臺、公開講話甚至保守派媒體,不斷向美聯儲及鮑威爾本人施壓,要求“立刻降息”,否則“換人”。特朗普不止一次在集會上表示:“我們的經濟需要的是加速,不是剎車,如果鮑威爾還不明白,那我們就該找個更懂的。”
特朗普的言語雖多半充滿挑釁色彩,但并非全無制度依據。
從2018年接任美聯儲主席至今,鮑威爾已經歷了疫情沖擊、供應鏈危機、銀行倒閉潮,以及前所未有的通脹浪潮。自2022年起,他大刀闊斧地推行加息政策,在一年內將聯邦基準利率由接近零上調至5%以上,打破了過去十余年的低利率格局。
雖然鮑威爾的政策在技術層面上被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必要而及時”,但在政治層面,卻樹敵無數,尤其是共和黨內某些深受特朗普影響的財政派系,他們認為高利率阻礙了經濟反彈,打壓了房地產市場與股市,導致大眾對經濟政策失去信心。
特朗普借此指責鮑威爾“根本不懂經濟”,稱其政策將“扼殺美國夢”。
盡管如此,鮑威爾并未因政治施壓而做出明顯讓步,在多個國會聽證會上,他始終強調美聯儲將以數據為導向,堅持“通脹受控”是首要目標,他在一次公開講話中直言:“如果政治考慮左右我們的政策,那將是美國經濟的災難。”
在這種強硬立場下,鮑威爾顯然成為特朗普掌權路上不可回避的障礙。
而讓特朗普頭疼的是,美聯儲作為獨立機構,其主席由總統任命、經參議院確認,一旦任命通過,總統無權直接罷免主席,這種制度設計源自于美國憲政框架下的“貨幣權獨立原則”,其核心意圖在于避免貨幣政策過度受到政治周期影響。
但這次裝修超支的事情卻給了特朗普機會,若美聯儲還不降息,特朗普一定會借助此事不斷煽風點火,讓鮑威爾下不了臺,畢竟在現實政治中,“獨立”常常只是表象。
更重要的是,在白宮調查啟動的同時,美國國內已經傳出特朗普正在秘密物色新一任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并且有消息稱,他傾向于挑選“更具忠誠度”的經濟學家,甚至不排除任命非傳統背景的商界人士掌控聯儲。
其實這是一個危險信號,如果貨幣政策變成總統個人經濟路線的延伸,那么“中央銀行獨立性”這一美國數十年經濟制度的基石,可能遭受實質性削弱。
25億美元的翻修費,也許不是最荒唐的花銷,更荒唐的是,連獨立貨幣政策也可能被當成選戰籌碼,你們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