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7月,但一股寒風仍在超豪華品牌中持續蔓延。
最近,邁凱倫集團宣布完成資本重組,由阿布扎比主權資本CYVN控股全面接手,并新設董事會試圖“重啟人生”;幾乎同一時間,有媒體報道捷尼賽思中國的首席執行官朱江悄然離職——這已是該品牌近兩年內的第三任CEO匆匆離場。
兩個本應代表“性能”與“格調”巔峰的超豪華品牌,在這個炎夏卻幾乎同步站在了命運的岔路口——一個被接管自救,一個陷入組織崩塌、虧損累累的內耗泥潭。
事實上,自踏入2025以來,從退網、換帥到接盤、重組,多家超豪華品牌暴露出高度相似的困境:銷量滑坡、品牌錯位、資金告急、智能落伍。
更令人警醒的是,這些品牌曾經仰賴的“高凈值用戶群體”,正在中國市場迅速流向本土新貴:理想、問界、極氪們不僅價格更接地氣,在智能化體驗上也遠超傳統豪華定義。
這場劇烈的“豪華感失效”背后,到底是它們的“性感敘事”不再足夠滿足消費者,還是整個時代已經變了,變得讓曾經穩坐塔尖的那群玩家措手不及?
(1)邁凱倫“換血”,捷尼賽思“離場”
邁凱倫和捷尼賽思,一個來自英國超跑圈,一個出自韓國現代系,在品牌定位、用戶畫像和歷史背景上看似毫無交集,但它們在2025年夏天爆出的兩則新聞,卻揭示出超豪華品牌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面臨的同一種結構性困境。
首先,邁凱倫的轉折點發生在資本層面。
2024年底,這家以賽道基因和碳纖維工藝著稱的英倫品牌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不得不向阿布扎比國家主權基金CYVN敞開股權大門。
資本重組完成后,新一屆董事會全面改組,甚至將旗下初創電動品牌Forseven與邁凱倫賽車業務一并整合。
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資本托底”,也是在產品端乏力、研發受限、智能化缺位的現實下,一次“只能靠輸血”的自救。
緊接著,捷尼賽思的“失速”則更直接體現在市場與管理層面。
從2021年“第三次進入中國”以來,這個曾被現代集團寄予厚望的豪華品牌始終未能在BBA與新勢力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
銷量連年徘徊在千輛級別,2024年甚至同比下滑15%;平均單車虧損超70萬元,經銷商系統近半退網,連“捷尼賽思之家”都接連關停。
就在今年6月底,首席執行官朱江宣布離任,成為兩年內離開的第三位掌門人。這一切,讓“再次退出中國”不再只是輿論傳言,而是公司內部越來越真實的共識。
表面上看,邁凱倫與捷尼賽思似乎分別走上了兩種路徑,但深層共性卻尤為一致。
例如產品上,邁凱倫電動化轉型乏力,捷尼賽思智能配置嚴重滯后,無法滿足新時代用戶對“豪華科技”的基本期待,尤其在中國市場都未建立起清晰心智;
同時,組織力與變革力不足,或許也是邁凱倫和捷尼賽思陷入困境的關鍵。
而這,也引出了更大的問題:還有多少超豪華品牌,正站在邁凱倫與捷尼賽思的同一軌道上?
(2)超豪華品牌集體遭遇“適配失靈”?
邁凱倫靠資本續命、捷尼賽思瀕臨三度出局,其實只是冰山一角。2025年以來,多家超豪華品牌正不同程度地陷入“產品失焦、市場脫軌、戰略斷層”的三重困境。
例如最近正被媒體曝光“品牌正從資產變成負債”的瑪莎拉蒂。
2024年,瑪莎拉蒂全球銷量同比暴跌超50%,僅為1.13萬輛,全年虧損突破2.6億歐元,已成為Stellantis集團董事會最棘手的議題。
據媒體透露,集團雖多次對外否認出售傳聞,但實際上瑪莎拉蒂如今在Stellantis體系內已成“中不溜”的存在:既無法像法拉利那樣靠頂級跑車撐起利潤,又缺乏在中高端市場對抗BBA的體系戰力。
加上曾經支撐銷量的Ghibli(參數丨圖片),如今在用戶認知中早已跌落至“輕奢邊緣”,品牌價值不斷下滑。新車節奏混亂、電動化轉型步履維艱,連旗艦電動車GranTurismo EV也反響平平。
當然,傳聞一旦Stellantis決定“斷舍離”,最可能的接盤方,極有可能來自中國。畢竟前有阿斯頓馬丁的例子,吉利低位入股、深度參與戰略重組早已成為外界眼中的教科書式操作。
而放眼當下,渴望沖擊品牌“天花板”的中國車企并不少:無論是手握沃爾沃、路特斯經驗的吉利,還是急需頂級品牌加持“仰望”“方程豹”話語權的比亞迪,抑或是在歐洲攻城略地、急需高端資產做支點的奇瑞,都被視為“三叉戟”可能的候選人。
換句話說,一旦意大利不再想要瑪莎拉蒂,中國不乏“改造它”的勇氣與資源。
這也正是2025年這場超豪華品牌困局的內核所在:不是沒有資源,不是沒有故事,而是失去了時代節奏。
邁凱倫陷在燃油賽道與小眾市場中,捷尼賽思遲遲未完成本土化適配,瑪莎拉蒂卡在品牌調性與電動化轉型之間舉步維艱。
這些品牌,早年靠設計感、身份符號與進口光環占據用戶心智,但在“技術平權”“智駕優先”“品牌認知碎片化”的今天,曾經的豪華敘事正在失效。
不過,個別品牌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開始“掉頭換線”。
2025年6月底,保時捷中國研發中心正式簽約落地上海嘉定,明確提出“三位一體”的戰略方向:本土研發、本土采購、本土質量控制。
這不僅意味著一個研發部門的擴建,更標志著保時捷在華經營模式的根本轉變——從“移植式產品輸出”走向“深耕式平臺共建”。這無疑是保時捷對自身定位的一種“更新迭代”。
(3)功夫拍案
從捷尼賽思的人事動蕩、渠道崩塌,到邁凱倫的資本換血,再到瑪莎拉蒂可能易主的傳聞,2025年這波“超豪華品牌失速潮”,遠不是偶然。
它折射的是一個消費邏輯、技術邏輯、產業邏輯全面重構的時代正在席卷而來。
未來的金字塔尖,不再屬于誰“更貴”,誰“更稀缺”,而是屬于誰更懂用戶、敢于重構、善于進化。
換句話說,真正的超豪華,不是“不變”,而是能隨變而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