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代法官!我們兩家十來年的心結,今天總算解開了!”老劉顫抖著雙手接過調解書,激動地向代苗法官團隊連聲道謝。這一刻,困擾兩家人十余年的房屋漏水難題終于塵埃落定,而更彌足珍貴的是,在代苗法官團隊專業與溫情的努力下,幾近破裂的鄰里關系也得到了修復。
和諧鄰里突反目
原是漏水引糾紛
十多年前,因拆遷安置,老劉和老趙(張大姐丈夫)成了樓上樓下的鄰居,熱情豪爽的東北人張大姐與老劉一家相處融洽,鄰里溫情脈脈。然而,自從老趙家在樓頂平臺搭建陽光房、鋪設地磚后,老劉家的“噩夢”便開始了。每逢雨天,雨水便從外墻縫隙和平臺地磚處滲入,導致老劉家內墻皮大面積脫落、發霉。
起初,兩家尚能心平氣和地商量修補。但隨著漏水問題日益嚴重,反復修補無法根除,老劉多次上門協商,希望老趙家能拆除陽光房徹底解決源頭問題,均遭拒絕。老趙家堅決不同意拆除改造部分。日積月累的爭執與怨氣,讓曾經親密的鄰里關系變得劍拔弩張,最終,無奈的雙方只能對簿公堂。
抽絲剝繭尋根源
以情動人破堅冰
面對這場復雜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代苗迅速行動,她深知這看似簡單的卷宗背后,關系到兩家人日常的生活安寧。若走鑒定程序,不僅耗時漫長,動輒兩三萬元的鑒定費用對雙方都是不小的負擔,且若涉及房屋質量問題,還需讓開發商進行維修。
她迅速安排法官助理董琳、書記員張玉卿前往現場進行詳細勘察,耐心傾聽兩家人的訴說,詳細制作調查筆錄,對平臺違建和屋內滲水情況仔細拍照留存,不放過任何細節,因為只有精準掌握情況,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高昂的鑒定費用、較長的訴訟周期和雙方對立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如何做到“案結事了”?在整整一年的時間里, 代苗 穿梭在樓宇之間,梳理證據鏈條,無數次撥通雙方電話,反復協商溝通。她不僅站在法律的角度分析問題,更從鄰里情分出發,用真誠和溫暖逐漸消融彼此的對立。代苗耐心勸說,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為雙方解釋責任劃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利弊,努力讓雙方達成共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圓滿調解續溫情
在代苗的耐心勸說下,張大姐終于放下心防:“我們同意拆除違建,兩家共同維修?!蓖瑫r,他們還承諾賠償老劉4000元并配合申請維修基金,確保拆完之后不再有糾紛。調解現場,兩家人握手言和,鄰里溫情得以重續。代苗主動留下聯系方式,表示后續申請維修基金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聯系她。
這場長達十余年的鄰里糾紛,在代苗法官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在法律與溫情的巧妙調和下,終于畫上圓滿句號。
供稿:沛縣法院 王絮 侯明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