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15日訊(記者 黃修眉) 江蘇高凱精密流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凱技術”)近日在江蘇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擬A股IPO,輔導機構為國泰海通證券。
該公司曾在2021年6月申報科創板IPO。彼時,該公司擬募資4.09億元,擬投入精密流體控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保薦機構為東吳證券。
總共歷經四輪審核問詢回復后,因高凱技術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該公司的科創板IPO申請在2021年年12月終止。
進入頭部品牌產業鏈體系
據該公司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高凱技術主要從事壓電驅動精密流體控制核心部件及相關整機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年來陸續開發了智能點膠機器人系統、真空灌膠系統、壓電比例閥、 激光熔錫噴射焊系統等新產品。
2014年高凱技術在業內率先推出自主研發的國產壓電噴射閥,實現了噴射點膠核心部件的國產化;2020年公司成功拓展壓電驅動在精密氣體控制領域的應用,率先推出了國產壓電比例閥。
上述《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在3C電子領域,高凱技術已進入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的產業鏈體系,直接客戶包括瑞聲科技、富士康、 立訊精密等知名制造商;在新能源電池領域,高凱技術已直接供貨行業龍頭ATL;在半導體制造領域,公司已成功供貨華天科技等知名企業。
經營業績方面,2018年度至2020年度,高凱技術實現營收分別為8782.37萬元、1.24億元、1.7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1.91萬元、4296.95萬元、6491.66萬元。同期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53.83萬元、1249.48萬元、1954.19萬元, 占營收比例分別為10.86%、10.10%、11.05%。
(圖:2021年《招股書》(申報稿)中披露的經營業績)
營收分產品看,壓電驅動系列產品為其第一大主營業務。上述報告期的收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97.77%、78.10%、67.52%,呈下降趨勢。
(圖:2021年《招股書》(申報稿)中披露的營收分產品看)
上市公司匯川技術多次參投
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高凱技術創始人、實控人為劉建芳先生,1975年1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博士研究生學歷,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合計控制高凱技術58.67%股權。
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劉建芳任高凱有限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9年1月至今,任高凱技術董事長、總經理。
上述《招股書》(申報稿)中提到,劉建芳曾擔任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壓電驅動研究與教學工作近20年,在壓電驅動動力學理論與換能機理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在換能結構設計與電源控制等方面形成了豐富的技術成果,是我國壓電驅動精密流體控制技術發展與產業化的重要推動者。
其先后入選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工商信息顯示,上市公司匯川技術持股4.61%,是高凱技術第五大股東。國有資本常州投資集團旗下常州信輝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52%。
(圖: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中股權結構)
融資歷程方面,高凱技術總共歷經6輪融資。上市公司匯川技術及其旗下匯川產投多次參與。
上交所曾三問技術先進性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高凱技術總共經歷的四輪審核問詢中,上交所在前三輪中均關注了該公司的科創屬性、產品和技術先進性、市場競爭格局等問題。
其中,上交所在第二輪中問詢,公司主要產品是否為國家戰略支持的主流及核心技術產品及具體依據,主要產品與國家戰略的匹配程度;在第三輪中問詢,公司與境內外同行業可比公司在業務技術、產品供應、規模體量、競爭優劣勢等方面的對比情況等。
從高凱技術2021年多項申請文件披露的全球市場格局來看,高凱技術表示,國外公司較早地將壓電驅動技術應用于精密流體控制領域,目前半導體制造、 生命醫療等高端市場份額主要掌握在美國諾信、德國微密斯、費斯托和賀爾碧格等外資企業手中。
國內精密流體控制領域企業較少,多為設備集成商,對壓電噴射閥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創新能力較弱。
公司在掌握技術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持續創新,具備大規模提供核心零部件及整機設備能力并能持續進行產品研發升級和技術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