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出來了,GDP同比增長5.3%。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數據還不錯。
很多人可能覺得和自己的體感不一樣,甚至覺得今年比去年還要差,這很正常,新動能轉換期間,舊動能從業人數會更多一些,舊動能目前普遍身處去產能周期,所以日子并不太好過,也注定了大部分人的體感更差。
但總體來看,今年和去年還是很不一樣的,去年一季度GDP增速5.3%,二季度增速4.7%,數據掉的很厲害,而今年在川普打響關稅戰的情況下,數據還能維持在5.3%,是很不容易的。
具體是個什么情況呢?組成GDP數字背后的一個個模塊,就是整個經濟基本面,包括出口、投資、消費,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各模塊的情況。
首先看反映消費冷熱的社零數據。
上半年,社零總額24.5萬億元,同比增長5.0%。6月同比增長4.8%。
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的貢獻率為52%,占了大頭。
但上半年的消費,主要還是國補強額度的補貼堆起來的,餐飲以及CPI數據說明大家的消費意愿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6月的CPI雖然已經轉正(+0.1%),但改善幅度有限且基礎不牢,還是說明消費動能不足。
主要還是大家的收入問題沒有解決,雖然各地也在提最低工資標準,但額度太小,很難對消費起到拉動作用。
下半年,消費類的政策一定還會繼續,國補之外,類似擴大服務供給這樣的政策也會出來,一是目前除了拉消費,其他兩輛馬車不確定都太大,很難拉動;二是類似餐飲、旅游這樣的服務消費變得越來越重要,帶來的就業也更龐大,門檻更低,也能惠及更多普通人。
但最終消費的拉動,還是要看大家的錢包,雖然現在很多地方也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治標不治本。
包括最近有一個數據很火,說是近三成的打工人存款超過50萬,但這樣的數據一點也經不起推敲,一些媒體很快就扒到這個數據樣本太小,結論很離譜。
相反,結合上半年我國住戶存款162萬億,及財富分配的一九原則,普通老百姓的人均投資資產也就5、6萬左右,去掉債、去掉人情往來,能留下來消費的寥寥無幾,所以現在雖然經常說拉消費,但實際上,想要達到預期效果很難。
國補這樣的政策邊際性效應也會逐步降低,因為這類補貼類的消費實質上還是必需品的消費,必需品的需求滿足之后,消費需求就會下降,畢竟誰家也不是天天要換手機,換冰箱家電。
其次出口,數據很好,海關總署7月14日的數據,上半年我國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3萬億元,同比實現7.2%的較快增長,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23%。
出口數據好,主要是搶出口、轉口貿易等因素的影響。
這一點從6月的數據就能看出來,我國6月出口同比從5月的4.8%升至5.8%,對美國出口金額也從5月的-34.5%升至-16.1%。
與此同時,高端制造業的出口還在往上漲,上半年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2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這也是全球順差咱們拿走小一半的原因。
下半年,情況預計就不一樣了,“搶出口”透支部分需求,同時美關稅稅率上升對出口的打擊顯現,出口對經濟的拖累就會看出來。
但是短期內美國上調歐盟和墨西哥等國的關稅,對中國出口也有利。
7月8號的時候,特朗普有向14個國家發出“關水函”,稅率和4月2號提出的對等關稅稅率大體相當,但對中國維持了之前的對等+芬太尼的30%關稅。
如果其他經濟體關稅上調,中國關稅保持現狀,考慮到人民幣對歐元自特朗普再上任以來貶值10%,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競爭力不降不升。
不過這一塊,包括中美貿易談判,之后都有可能反復,總體上,下半年我國的出口,前景還是不明朗的,預估還是要靠消費去拉經濟。
最后看投資,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8654億元,同比增長2.8%,而1-5月這個數據是3.7%,已經連續三月呈現加速下跌趨勢。
這主要是因為三大支柱增速都有所放緩。
基建的投資增速
4.6%
,低于
1-5
月的
5.6%
;制造業的投資增速
7.5%
,降到了
24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房地產投資增速
-11.2%
,這個數據
22
4
月以來都沒有回正過。
基建其實反映的是地方沒錢,制造業則反映的是企業沒錢,房地產就不說了,這幾年一直是拖累項。
投資這一塊的問題,或者說對經濟拉動作用,下半年應該還是這樣,一般。
一是地方的收入因為房地產問題,還會是老樣子,基建投資的錢除了賣地,也包括發債、稅收,但現在地方債務問題也很棘手了,最近已經開始暴露出來了,挪養老金還債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地方壓根沒錢搞基建。
而且最近上面還發了保就業相關的文件,要把穩就業提到戰略高度,結合現在的市場情況,不管是拉消費也好,還是穩社會基本面,發這個文件都能理解,但對地方也是一重考驗。
因為文件明確說了兜底保障,兜底保障是什么意思,發放補貼和救助,有需要的情況下,就是要靠財政兜底。
現在窮的底掉的地方,財政壓力這不又增加了。
二是今年也一直在說反內卷、去產能,制造業投資增速放慢,就可以看作是反內卷、去產能的短期陣痛,目前汽車、光伏、鋼鐵、水泥、煤炭這些行業都在減產。
之所以減產,就是因為大家拼命搞生產,供過于求,賣不出去,導致價格往死里降,把產業利潤卷沒了,企業不賺錢,漲工資就實現不了,所以反內卷、去產能是必須要的,也是新舊動能轉換期間必須得經歷的階段。
舊動能要淘汰掉相當部分的企業,那制造業的投資增產數據就不會太好看。
目前,工業產能利用率依然在低位,企業的營業利潤率也在低位,工業品供過于求的背景下,PPI同比降幅也進一步下滑。
三是房地產止跌回穩基礎不牢,銷售數據還是很差,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降11.8%,這個月的成交也還在繼續降,今天國家統計局還說要以更大力度來推進房地產止跌回穩,所以接下來房地產這一塊的數據依然會是拖累,沒跑了。
所以就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目前有且能指望的也就是消費了。
總體上,外部環境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當下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
大家可以關注我的視頻號,看我直播,我每天都會及時解讀熱點新聞,公眾號不方便說的,我也會在視頻號上發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