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口呼吸
口呼吸指在呼吸過程中超過25%~30%的氣流經口腔而非鼻腔進行的氣體交換現象。該呼吸模式的產生主要源于上呼吸道阻塞導致的鼻腔通氣量減少,迫使機體通過口腔完成部分或完全性代償通氣。
02
導致口呼吸的原因
兒童睡眠呼吸障礙中,口呼吸作為典型臨床表現,其病理基礎主要涉及:
解剖性阻塞因素:包括腺樣體或扁桃體肥大、鼻腔結構異常及慢性鼻部疾病;
功能性代償機制:長期口腔不良習慣(如嬰幼兒期異常喂養方式、吮指、吐舌及咬唇等)引發的神經肌肉適應性改變。
03
口呼吸有什么危害
顱頜面發育異常
持續性口呼吸可導致口周肌群動力平衡失調,引發特征性腺樣體面容,臨床表現為面型狹長、牙弓狹窄、腭穹隆高拱、露齦笑及唇外翻等錯頜畸形。
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損
鼻腔黏膜的加溫加濕及過濾清潔功能缺失,致使下呼吸道直接暴露于外界病原體,顯著增加感染風險。
口腔微生態失衡
氣流動力學改變導致唾液蒸發加速,口腔自潔能力下降,易繼發齲齒、牙齦炎及復發性口腔潰瘍等病變。
全身系統關聯性
需特別關注其與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的臨床關聯,該綜合征可引發機體慢性缺氧,導致神經認知發育遲滯、心血管功能障礙及代謝異常等多系統損害。
04
兒童OSAHS的臨床特征
腺樣體或扁桃體肥大所致上氣道阻塞是兒童OSAHS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病理過程涉及通氣功能障礙、低氧血癥及睡眠結構紊亂等多重機制。
典型夜間癥狀
1.持續性鼾癥伴張口呼吸。
2.睡眠片段化(反復覺醒、異常體位)。
3.遺尿及磨牙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日間臨床表現
1.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
2.認知功能受損與學業表現下降
3.日間過度嗜睡及情緒行為異常
4.長期未干預的OSAHS可導致生長激素分泌紊亂、肺動脈高壓及代謝綜合征等嚴重并發癥。
05
臨床干預建議
臨床觀察與篩查
實施夜間多導睡眠監測,建立口呼吸習慣的量化評估體系。
耳鼻喉科專科診療
通過鼻咽鏡、CT等影像學檢查明確上氣道阻塞部位,依據阻塞程度選擇鼻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或腺樣體扁桃體切除術。
口腔正畸早期干預
采用肌功能矯正器糾正患兒張口呼吸的口腔不良習慣,重建口周肌力平衡,矯正頜骨發育異常。
來源:西安交大口腔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