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分層、“第四消費時代”、情緒消費、實用主義、“心價比”……消費市場日益復雜多變,這對商業地產運營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加上整個地產行業的大調整,商業地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波動之中,只有深耕獨特的經營之道,才能在時間的長河中長興不衰。
步入2025年,曾經輝煌的商業綜合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換個城市、復制粘貼”的策略已經陷入死胡同,消費者厭倦了千篇一律的體驗。加上線上沖擊,導致客流分散、租金內卷,挑戰與日俱增。
作為房企“優等生”,近年來,龍湖商業制定了清晰的產品分級策略,秉持“一店一策”運營思路,新開商場與老店煥新兩手抓,為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提供了諸多新的思路、案例。
隨著商業航道的競爭力不斷強化,其在整個龍湖集團中的價值愈發重要。包含商業航道在內的經營性業務,正在構建龍湖高質量發展的增長盤。
【決勝分化時代】
無論是傳統開發業務,還是商業運營,當前都進入割裂的分化時代。
一些購物中心門可羅雀,一些商業地產商正關店求生或賣身還債,而擁有獨特競爭力的商業綜合體仍在增長。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據。2025年以來,龍湖的運營及服務業務保持穩健增長。數據顯示,1-6月,龍湖經營性收入約141.5億元(含稅,下同),保持同比增長。其中,運營業務收入75億元,服務業務66.5億元。
截至上半年末,龍湖商業累計已開業90座購物中心,整體出租率高達96.6%,在日趨復雜的消費環境下,持續保持在行業高位。
上半年,龍湖商業實現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20%,日均客流同比增長超過9%,依舊向好。
數字的背后是龍湖商業各個維度的進階。龍湖計劃在今年累計新增11個購物中心,也意味著其將進入全新的百mall時代,商業航道預計今年收入會有10%以上的增長,這是規模和體量層面的領先,更是增長潛力的體現;
而96.6%的高出租率和營業額及日均客流的高增長,彰顯出領先的運營能力;截至去年底,龍湖商業合作品牌超6900家,戰略品牌數超400家,體現出強大的招商能力。
這些能力是龍湖商業決勝分化時代的關鍵。
【鍛造獨特優勢】
在地產紅利期,一批商業地產商通過批量復制、快速建設的模式,攫取時代紅利。
但經過快速發展,當前的商業地產早已進入精細化運作的時代。智研咨詢就認為2020年開始,城市進入存量改造和城市更新階段。新興國潮、主理人、生活方式品牌被新一代消費者認可,更多個性化、非標準化的商業地產項目逐步涌現,為非標產品的打造提供了參考案例。
而龍湖商業之所以能夠逆勢成長,就得益于對行業變革的獨特洞察。
世聯行首席技術官黎振偉在2025觀點峰會上就指出:“所謂升級,不是量的升級,而是消費價值的重新排序。”消費者的核心需求正在重構,商業體必須重新給自己定位。
在全面思考所在市場情況、客群需求、產品空間特色等基礎上,龍湖商業提出“城市級、區域級及社區級”的分級體系,凸顯差異化優勢,并以“一店一策”的運營思路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當商業地產從"開發驅動"轉向"內容驅動"時,能持續創造體驗、連接資源的運營商,將最終在新一輪競賽中勝出。
▲龍湖重慶時代天街-天街廟會場景
不同于傳統開發業務,商業運營面向C端受眾,受消費趨勢影響極大。近兩年來,情緒消費的帶動下,涌現出泡泡瑪特、老鋪黃金等標桿企業。
緊扣消費情緒化時代,龍湖商業敏銳地察覺到實體商業之變,早已開始打破“復制-粘貼”般的商業廣場開店模式。
2025年以來,龍湖“一店一策”差異化經營策略繼續深化,通過新開商場與老店煥新,以“城市級、區域級及社區級”展現差異化優勢,為商業空間注入全新活力。
比如,5月30日,龍湖商業在南寧的首秀龍湖南寧青秀天街,在設計上巧妙融合了綠城南寧的城市特色,將邕江和梯田作為設計元素。還因城施策,根據邕城的氣質與文化底蘊,結合當地需求,搭建了青秀東的餐飲高地與零售矩陣。
開業后,青秀天街交出了出租率96%,開業率92%的答卷,成為了端午假期南寧人必打卡的“商業新中心”。開業前三天,客流量超68萬,營業額2790萬,35家招商品牌實現業績省內第一。
▲龍湖南寧青秀天街
不僅新開業商場,龍湖商業還在持續煥新存量項目,延伸其競爭力。4月18日,重慶北城天街B館以嶄新姿態揭開神秘面紗。
本次大規模自我更新,涵蓋了硬件、物業、業態品牌和運營服務等多維度的升級。在全新的商場中,煥新的玻璃幕墻與自然生態的花園相得益彰,更顯生動松弛;還引入了超百家頭部品牌,打造了集戶外運動首店矩陣、時裝旗艦店集群及沉浸式社交餐飲于一體的消費陣地。
▲龍湖重慶北城天街B館
近年來,在線上沖擊、消費習慣轉換的大背景下,帶給購物中心巨大的挑戰。龍湖商業的做法是,聚焦用戶體驗,搭建場景,塑造獨有的差異化體驗,與消費者共情共鳴,不僅是高品質、高性價比與便捷度,更是共鳴起流量的浪花。
比如,在折耳根大省四川,成都濱江天街讓“折耳根”成為氣質的新代名詞;而重慶時代天街更能根據時節提供情緒價值,春節期間,天街廟會的30米超大“龍門陣”和“故宮同款紅墻”讓市民流連忘返;早春時分,又將“莫奈花園”搬進了街道與廣場,色彩斑斕的油畫世界與春日瑰麗相得益彰,引得消費者駐足拍照。
這些不斷鍛造出來的獨家優勢,成為助推龍湖商業渡過周期波動的壓艙石。
【價值新引擎】
當房地產走向“供過于求”,從挖掘增量到決戰存量,已經是地產界普遍的共識。
作為集團運營及服務業務的重要構成,龍湖商業的優異表現,為集團渡過地產調整期立下汗馬功勞。
不僅收入占比提升,而且,在傳統開發業務利潤壓縮之時,運營業務的超過七成的毛利率(2024年),遠遠高于整體16%的毛利率,優勢十分明顯。在當前地產企業大面積虧損的背景下,經營業務構筑了龍湖盈利的重要支點。
商業雖是一項高毛利率業務,但需要長期潛心投資和運營。在2025年的關鍵十字路口,商業地產的游戲規則早已被徹底改寫。唯有將運營價值與用戶價值深度契合,才能在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
當下的時代,不再獎勵快進快出的投機者,而會厚待那些耐心打磨產品、有遠見的長期主義者,也會懲罰那些短期利益者。
商業地產的真正價值,從來不在鋼筋水泥之中,而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乃至其所承載的人情和溫度之中。
2003年,龍湖商業第一座天街——北城天街在重慶觀音橋開業,歷經22年,走過誕生、沉寂、涅槃,見證了龍湖商業的硬核生長力,更沉淀了龍湖商業長期主義的底蘊。
當前,龍湖擁有開發、運營、服務三大業務板塊,除地產開發外,商業投資、資產管理、物業管理、智慧營造四條航道屬于運營及服務業務體系。
不同于大部分地產商,龍湖五條航道協同發力,為集團穿越當前的市場波動奠定基礎。
早在2023年業績會上,龍湖就表示旗下五條業務航道,均已經實現了經營性現金流為正。意味著,這些業務已經可以自我造血,實現良性的自我生長。
如今,商業板塊不僅體量持續增長,盈利能力和現金創造能力更強。以其為代表的經營性業務,也正不斷支撐龍湖高質量發展,推動龍湖的業績持續增長。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