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絲綢之源浙江湖州,到絲路駝城新疆柯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匯成一條連綿近萬里的“絲綢之路”,互通兩地。
7月7日至9日,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新疆和田召開。會議指出:“要更加注重在有形有感有效開展文化潤疆上聚焦發力,不斷增進各族群眾‘五個認同’。”
湖州是一座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之城,是著名的絲之源、筆之源、茶之源,具備以文化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良好基礎和現實需要。自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湖州市援疆指揮部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在增進文化認同中厚植家國情懷、促進民族團結,在推動受援地文化融合發展中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當地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中國湖筆館和湖筆老廠學習湖筆文化,我們感受穎毫流轉間的智慧與匠心。”“在‘世界絲綢之源’錢山漾文化交流中心,我們深入了解湖州‘絲、瓷、茶、筆’的文化脈絡。”“在典籍里的中國館,我們沉浸式地體會華夏民族艱辛而輝煌的歷程。”……參加湖州—柯坪“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夏令營行程的柯坪縣第一中學學生阿依孜巴這樣告訴記者。
石榴籽融情夏令營
小小石榴籽,濃濃湖柯情;萬里結情誼,共筑中國夢。融情夏令營讓湖柯兩地的孩子們在同學、同玩的研學過程中,結成了朋友,增進了友誼。孩子們就是一個個小小的文化使者,承載起傳播湖柯兩地文化的使命,讓湖柯兩地的情誼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進一步深化。
走進詩畫江南
唱響東方紅、我愛天安門
近年來,湖州援疆指揮部持續發力,開展浙江湖州和新疆柯坪兩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動,先后組織開展“照著課本看浙江”“走進詩畫江南”“探訪秘境柯坪”“石榴籽融情夏令營”“綠茵牽手”“唱響東方紅、我愛天安門”等多主題青少年交流研學活動,精心策劃主題內容、精準覆蓋基層鄉村學校,主題內容多、涉足區域廣,深受大家的支持和喜愛,進一步增強了基層群眾和青少年們對黨和祖國的熱愛,為共同凝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柯坪縣第二中學的語文課堂上,湖州援疆教師沈霞新正用“西湖十景”多媒體課件講解《飲湖上初晴后雨》,學生阿迪力舉手分享家鄉的“柯坪八景”:“老師,我們紅沙漠的落日就像‘水光瀲滟’的倒影!”這樣生動的教學場景,不僅展現了祖國山河的詩意共鳴,更揭示了各民族對美的共同感知,印證了中華文明?同根同源、交融共生?的深厚底蘊。
柯坪國學書苑的晨讀課上,老師買買提正用都塔爾彈唱改編的《將進酒》,孩子們跟著節奏拍手誦讀。這種“非遺+國學”的創新教學,在柯坪已成為一種常態。“去年重陽節,孩子們用剪紙做的‘民族團結心連心’,現在掛在湖州飛英塔展廳呢!”書苑負責人驕傲地展示著湖柯兩地文化交流的影像資料。
不僅如此,近年來,“湖柯文化走親”工程成為新亮點。“浙阿石榴紅·同心譜新篇”湖柯一家親文化走親活動走遍湖州各區縣,湖柯兩地攜手不僅為現場觀眾奉上了一場難忘的視聽盛宴,更是以“文”為媒,以“親”為旨,筑起了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梁。當麥西來普與長興百葉龍同臺競技,一場場結合豐富湖州長興元素和新疆特色的文藝演出在天山腳下大放異彩;湖筆制作技藝傳承人在柯坪收徒12人,開發的“胡楊木胎湖筆”成為爆款文創……這些生動的實踐,正是兩地文化在交融中激蕩出的璀璨火花,都在續寫著新時代"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動人篇章。
長興百葉龍
兩地演員合照
從太湖南岸到絲綢之路,從“湖羊入疆”到“駝奶出疆”,湖州援疆工作以改善民生為“圓心”,以凝聚人心為“半徑”,繪就了民族團結最大“同心圓”。
下一步,湖州援疆指揮部將充分發揮湖州文化資源優勢,念好“潤”字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文化認同、凝聚人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接續奮斗中,促進兩地人與文的交融,文與人的脈動,讓兩地的情誼“深起來”,持續推動文化潤疆領域高質量發展。(李夢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