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精神,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7月14日-7月15日,嶺南師范學院“紅土情緣”突擊隊在茂名市高州市曹江鎮文化中心開展“革命故事展演”特色課程。該課程通過革命故事講述、紅色電影觀賞、話劇表演及合唱等形式,讓鄉村兒童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革命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走進劉胡蘭的一生,感受信仰的力量
第一節課,隊員們以“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主題,為孩子們講述了劉胡蘭烈士的英勇事跡。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圖片展示,孩子們了解到劉胡蘭年僅15歲就為革命獻出生命的壯舉,尤其是她面對敵人鍘刀時高呼“怕死不當共產黨”的堅定信念。課堂還設置了互動問答環節,孩子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劉胡蘭姐姐真勇敢!我們也要像她一樣堅強!”
盧熙兒授課(駱演 攝)
紅色光影潤童心,紅色基因代代傳
第二節課上為加深孩子們對革命歷史的理解,團隊組織觀看了紅色紀錄片《劉胡蘭》。影片講述了一群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中勇敢斗爭的故事,展現了革命年代同齡人的愛國情懷。觀影結束后,孩子們深受觸動,紛紛表示要向電影中的小英雄學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朋友們觀看紀錄片(駱演 攝)
話劇《劉胡蘭》:小演員的大擔當
在最后一節課上簡單而莊重的教室里,7名小演員用最質樸的表演,為現場師生呈現了一場感人至深的《劉胡蘭》話劇演出。雖然沒有華麗的服裝和道具,孩子們僅憑日常便裝和真摯的情感,就將革命英雄的故事演繹得扣人心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刑場就義:6名小演員分別扮演群眾、國民黨士兵等角色,他們或悲憤呼喊“胡蘭、胡蘭”,或顫抖著舉起“槍械”,將那個寒風凜冽的冬日場景重現得淋漓盡致。當劇情到“劉胡蘭”昂首走向鍘刀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舞臺上認真的小演員(駱演 攝)
共創組組長盧熙兒表示:“通過戲劇教育,抽象的革命精神變得可感可知。孩子們不僅是聽眾,更成為紅色故事的傳播者。”據悉,“紅土情緣”突擊隊將繼續開發“紅色情景劇”系列課程,為鄉村思政教育提供新范式,以實際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撰稿/張子豪;攝影/駱演;初審/張嫣;復審/全光華;終審/葉建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