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煉金術:記牢這12個字,
你就是那個最會賺錢的人
文 | 霧滿攔江
早年我剛學做生意時,遇到個貴人。
一位姓周的老大哥。
他教我12字的生意秘訣。
按這個秘訣來做生意,可能賺得多,可能賺得少,但絕對不會虧。
周大哥傳授的秘訣,是什么呢?
背靠背,空受累。
人見人,見財神。
呢個系咩意思?
最近有位大叔火了。
怎么火的呢?
大叔39歲,上市房企中層。
房地產不太容易,領導找他談話,他很爽快,揣上大筆補償走路。
有錢了。
失業了。
不能坐吃山空啊,大叔回家,就四處投遞簡歷。
絕大多數簡歷,泥牛入海,悄無聲息。
只有保險公司,召喚大叔人生豪邁,從頭再來。
賣保險?
還是算了吧。
郁悶之時,親戚來了:老弟,我這里有家烤肉店,年租金40萬,生意火爆,賣你好咯?
大叔疑惑:你生意火爆,怎么還要賣?
對方:可是我別的生意虧了,急需現金周轉,要不烤肉店我才舍不得賣。
大叔動心了。
他拉上兩個大學舍友,三人把店盤了下來。
但是他們沒有繼續開烤肉店。
而是去了重慶,找了家品牌店加盟。
重新裝修,加盟費,物資儲備等折騰下來,花了140萬。
然而他耐心等著發大財。
然而沒有大財。
只有血虧。
每天都會虧1000塊錢左右。
虧了一年,店鋪被迫關門。
血虧之后,大叔跟同學,去了湖州靈湖。
在當地考察一個月。
然后大家湊了50萬,在南京溧水,承包40畝魚塘。
開始養鱸魚。
當大叔養鱸魚后,出現三個變局:
一個是大叔魚塘里的鱸魚,數目越來越少,每天都要死幾十條。
第二個,養鱸魚的人越來越多,數不清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全都養鱸魚。
而且別人養的鱸魚,還不死。
第三個,養殖戶越來越多,鱸魚的市場價格,直線飆落,從每斤30元,跌落到每斤13元。
原本,大叔養鱸魚時,是這樣計算的:
投入,承包費50萬,其它暫時不計。
產出,四十畝魚塘,每畝產量2000斤,每斤30元,這就是240萬。
就算自己運氣不好,只賺一半——那也是狂賺120萬。
扣除承包費50萬,還有70萬的純利。
然而最終的實際產出,卻是每畝產量1000斤,每斤13元,最后收入52萬。
扣除魚苗人工等雜七雜八……又是血虧。
大叔受不了,蹲在地上哭了起來。
為什么?為什么明明很賺錢的生意,我一做,就虧到吐血呢?
為什么?
(04)
39歲的大叔,為什么連續創業,次次血虧呢?
來看一個同樣39歲,房地產界的高管。
他姓齊,本科讀的清華,生物科技專業——這個專業,全國清華排第一。
然后他去美國,拿到哈佛法學院法學博士——法學水平,哈佛全球第一。
然后回來,進入當時最火爆的地產行業。
專業不對口,只能做銷售。
一直干到營銷總監,年薪240萬。
有段時間,他在公司沒露面。
過不久大家看到他,招呼齊總。
他微笑著糾正大家:不要叫我齊總。
叫我齊律。
齊律是什么?
齊律,就是齊律師的意思。
他解釋:我已經辭職了,現在是公司的代理律師,正在替咱公司打官司。
從銷售總監,變成了公司的代理律師……大家腦子反應不過來。
然后大家震驚發現,他代理公司的官司,拿到的律師費,恰好是240萬。
不僅如此,他同時還代理另外幾家房產公司的官司,拿的錢更多。
可他是做銷售的啊,會打官司嗎?
——別忘了,他可是哈佛法學院博士,早就拿下了國內的律師證。
打官司才是他的主業。
賣房子只是客串。
他是地產界風云人物,對各家地產公司所涉及的官司,了如指掌。他在辭職前,就經常跟各家公司溝通:你們的官司啊,如果我來代理,這樣這樣辦,穩贏咱不敢說,但絕對會把損失,控制在你能接受的范圍內……
于是各家公司,催促他來代理。
他先收了幾家公司的代理費,這才開始“創業”。
(05)
比較齊律師和前述創業大叔,你可能會得出結論:
開飯店不賺錢。
賣鱸魚也不賺錢。
只有做律師,才賺錢。
然而這個結論,大錯特錯。
不是開飯店不賺錢,也不是賣鱸魚不賺錢——是前述39歲大叔,他賺不到錢。
別人開飯店賣鱸魚,都在賺錢。
——不賺錢,這兩個行業早就沒了。
也不是做律師賺錢。
是齊律師干這行,能夠賺到錢。
不信的話,讓前述39歲大叔——或任何一個人,考個律師證試試。
如果你真的進入律師行業,就會發現,你根本接不到案子——不是沒案子,是客戶不相信你,不會花錢委托你。
同樣的,假如我們讓齊律師,去開飯館或是養鱸魚,他仍然會賺到飛起。
因為齊律師的商業模式,跟前述失敗大叔,完全不同。
齊律師的商業模式,是人見人。
而失敗大叔的商業模式,卻是背靠背。
(06)
回到前面,貴人傳授給我的生意秘訣:
背靠背,空受累。
人見人,見財神。
這12個字,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當你有個想法,準備實施賺錢的時候,你先要看一下,這個想法里,有沒有人!
做生意就是賺錢。
錢從哪里來?
錢,是從人手里賺來的。
如果你忙碌一番,竟然沒見到人,你還賺個屁錢?
比如39歲創業大叔,第一次開飯店,可是他忙來忙去,卻一個人也沒見到。
所以他的店開起來血虧,這不是很正常嗎?
第二次養鱸魚——他跑到了荒無人煙之地,更看不到人了。
他到底是養鱸魚?還是避世隱居?
沒做過生意的人,會辯解說:那啥,飯館開起來,不就有食客登門了嗎?鱸魚養好了,拿到市場上賣,不就賺錢了嗎?
可飯館開起來有客人,魚養肥了賣錢——這都是幻想。
不是說幻想就一定落空。
但幻想成真,只是幸運,而落空才是正常的。
所以貴人傳授我的秘訣說,做生意,好比是夫妻同床。
同床夫妻,一定是四目相對——至少一個能看到另一個。
四目相對才是愛。
夫妻最怕背靠背。
一旦背靠背,就是同床異夢,只有背叛不見愛。
做生意的賣家買家,好比是夫妻,四目相對有交有易,才是賺錢。
如果生意背靠背,賣家忙半天也見不到賣家,這個生意必定血虧。
(07)
現在,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做生意了。
提前預知你的生意賺不賺錢,或是賺多少錢,看就看你的“買家量”。
啥叫“買家量”?
“買家量”,就是你生意的含金量:
第一步,敘述你的創業“模式”。
第二步,敘述完后,分析你的敘述中“買家比例”。
比如你讓從地產高管,跳槽出來的齊律師,敘述他的創業“模式”:
他會告訴你,有多少家地產公司已經給他打了款,還有多少個房產公司老板,正在打他的手機聯系——那么你就知道,齊律創業的“買家比例”,是100%。
所以齊律創業必成。
而前述失敗大叔,他的敘述中,買家比例是0%,不虧錢沒天理。
所以你現在知道了:
如果創業者敘述中,買家比例高于70%,建議你立即投資,此事大概率可成。
如果創業者敘述中,買家比例在50%左右,你要長期關注這個人,也許他會歸于平淡,但也有可能成為一匹黑馬,一匹獨角獸。
如果創業者敘述中,買家比例低于30%,那就大家喝杯茶,笑嘻嘻分手。
當一個人演繹自己的“創業”,說來說去,全是自己躲在無人之地偷偷干什么,卻見不到買家,那這個人,并不是創業。
他只是賭氣逞能,或是逃避現實而已。
先有買家,后找產品,這叫創業。
先有產品,再找買家,這叫折騰。
這才是創業的真諦。
(*本文配圖來自AI繪畫及網絡,僅供參考)
昨日霧曰
中國教育,應該補上邏輯這門課。
邏輯有三種:
第一種是數理邏輯。
第二種是形式邏輯。
第三種邏輯,是什么?
7月17日周四19:30,老霧直播如約而至。
本期直播主題:
別高估關系,別低估人性:
講3個不得不知的人生智慧
老霧在直播間等你!不見不散~
點擊下方即可預約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