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武先生(化名)因持續腹痛、嘔吐輾轉多家醫院,最終在深圳恒生醫院被確診為炎癥性腸病(IBD)。經消化內科多學科會診(MDT)團隊評估,為其采用了國際前沿的全人源化IL-23抑制劑古塞奇尤單抗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
"IBD被稱為'綠色癌癥',其病程長、根治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深圳恒生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余少平教授指出。隨著生活方式改變,我國IBD發病率逐年攀升,從過去的“少見病”逐步成為需要長期管理的“常見病”,必須重視早診早治,也亟需更多精準、高效的治療選擇。
IBD發病率持續上升
患者亟需新藥新方案
炎癥性腸病是一種以消化道慢性、復發性炎癥為特征的自身免疫相關疾病,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臨床上,患者常表現為腹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肛周膿腫等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關節炎、皮膚病變、眼部病變等腸外表現。
目前,IBD尚無根治手段,治療的目標是緩解癥狀、控制炎癥、延緩進展和減少并發癥。早期診斷和個體化系統治療,是改善預后和提升生活質量的關鍵。然而,IBD早期癥狀與其他消化道疾病高度相似,容易被誤診或漏診,確診往往需要糞便檢查、腸鏡、影像學和病理學等多環節綜合評估,平均確診時間可長達2-5年。
“在臨床上,我們最怕的是患者拖到出現腸梗阻、腸穿孔甚至癌變才來就醫。”余少平主任說,“所以我們一直在推動IBD早篩早診和規范化的分級診療體系建設。”
全球領先新藥落地臨床
開啟IL-23抑制治療新時代
2025年,全球首個具有雙重作用機制的全人源IL-23抑制劑古塞奇尤單抗在中國率先獲批,2月該藥主要用于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成人患者,5月又獲批用于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成人患者。余少平主任表示,“這個藥通過精準靶向IL-23,抑制促炎因子釋放,能有效控制腸道炎癥反應。Ⅲ期臨床研究顯示,其在臨床應答速度、深度愈合等方面均有突破性進展,能為IBD患者提供更加精準、高效和可持續的治療新選擇。”
余少平主任介紹,深圳恒生醫院醫學及藥學團隊積極布局,打通新藥引進、醫保路徑、多學科診療、患者教育等全流程通道,率先實現了古塞奇尤單抗在深圳的臨床落地和規范使用,深圳恒生醫院作為深圳地區首家引入該藥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實現了IBD治療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同步。
新藥物使用前培訓
新藥物使用前培訓
多學科團隊合作
推動IBD規范化診療
深圳恒生醫院長期致力于IBD早診早治、規范化治療和患者長期管理:
?先后加入深圳市、廣東省炎癥性腸病聯盟?推動IBD疑似患者早期排查項目?建立1000㎡全新消化內鏡中心,提升診斷效率?規范診療流程,確保生物制劑等藥物的充足供應
未來,深圳恒生醫院消化內科將繼續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積極引進更多全球領先的治療手段,讓IBD患者在深圳也能享受到與國際接軌的精準治療,減輕疾病負擔、改善生活質量,幫助更多患者重拾對美好生活的信心。
特色服務
為了滿足快節奏 “深圳打工人”檢查需求,讓更多人更方便、更輕松地接受胃腸鏡檢查,深圳恒生醫院消化內科開展了:“假日無休”胃腸鏡檢查
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撥打內鏡中心電話0755-27905534(8:00-12:00,14:00-17:30),提前預約,一般在三天內可以安排上檢查。
深圳恒生醫院炎癥性腸病中心簡介
深圳恒生醫院炎癥性腸病(IBD)中心是廣東省炎癥性腸病醫聯體單位、深圳市炎癥性腸病聯盟單位、深圳西部炎性腸病聯盟單位,致力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IBD的規范化診治。中心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由嶺南名醫余少平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結合內鏡診療、生物制劑治療等先進技術,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
中心設有IBD專病門診,開通綠色通道,實現患者“即診即治”。在診治過程中,開展CTE、MRE、腸道超聲、膠囊內鏡等多項先進技術,助力精準診斷和治療。同時,中心還積極開展患者教育活動,為患者提供疾病科普、心理輔導及規范化隨訪服務,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為與國際接軌的IBD的診療中心,消化內科通過優化轉診流程、開展患教會及科研合作,不斷提升IBD診療水平,致力于為深圳及周邊地區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編輯:品牌管理部
資料來源:深圳恒生醫院消化內科
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