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海巡船露出真面目,12艘艦船滿載192枚雄風3導彈,島媒號稱專打解放軍航母。
臺灣地區建造的雙體巡邏艦在第一波七艘完成交付后,似乎是嘗到了甜頭,又開始忙著造第二波了,其首艘艦也已經命名為丹江艦。
其實島內也有火力不足恐懼癥,他們經過對比發現,這種雙體設計的艦船不僅相對造價低廉,最重要的還可以披著“執法”船的外衣,當做導彈發射平臺來使用。
近日,島內又在忙著“漢光41”軍事演習呢,其中一艘舷號為CG609的安平級萬里艦,加裝雄風反艦導彈的演練畫面引發了世人的關注。
對此島內媒體還沾沾自喜,并且十分自信的表示,雄風導彈就是大陸航母的殺手。
從島內公布的消息來看,萬里艦的中部發射平臺混裝了兩種型號反艦導彈,分別是彈箱較小的雄風2型和彈箱較大的雄風3型反艦導彈。
由于該艦加裝導彈之后還沒有進行過實際演練,為了不在這次演習當中出丑,該艦不會在此次演習中進行實彈發射。
萬里艦作為島內第一波建造的安平級雙體巡邏艦,建造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戰時,協同島內海軍,提高其火力打擊力度的。
在平時,它就屬于一個巡邏“執法”的船,表面看似人畜無害,但是其中近距火力打擊能力還是非常強的。
在其艦艏配置了島內自行研發的鎮海火箭彈發射裝置,還有雙管20毫米T75型遙控艦炮,并且為了配合“執法”,艦艏還裝配有一個120米高壓水炮。
此次加裝導彈的位置位于該船的中部,其最多可以安裝四組雙聯裝雄風2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和四組雙聯裝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共計16枚高速導彈。
雄風系列導彈被島內稱之為最強反艦導彈,也是島內引以為傲的大殺器。
其中雄風3型采用整體式沖壓火箭發動機,其攻擊速度能達到2.3馬赫,最大射程也有200公里。
在平時,這些艦船主要由海巡署使用,戰時則會被島內海軍接管,并且其船上的數據可以隨時和島內海軍作戰系統融合。
別看海巡署這幾艘加裝了反艦導彈的雙體船被島媒吹得沒了邊,自以為很了不得。
其實自打安平級這種雙體船下水之后就問題頻出,其原型艦沱江號在測試期間就曾暴露出了很多毛病。
比如儲備浮力差、穩定性不足、船體震動過大等一系列問題。
本來之前島內海軍還抱有很大希望的,可問題一出猶如兜頭一盆冷水,瞬間把臺海軍那種傲嬌勁就給澆滅了。
雖然后續的艦船也進行了改進,但是其反潛能力還是不盡如人意,最后不得已徹底放棄反潛功能。
還有就是穿浪型雙體船型本身在設計上就有缺陷,在惡劣海況下穩定性差,根本不適合其大型化的建造。
所以島內自吹自擂的這種艦艇,完全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頂多算是一個移動的發射平臺。
可話又說回來了,等到戰時它到底能不能發射出去還兩說,別到時候一露頭就會被秒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