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記者 龔莎
炎炎夏日,永泰路與楊高南路交界的商鋪之間,一道令人不安的污水正悄然滲出,在自行車行與社區團購超市的墻根處肆意蔓延,腥臭彌漫,行人不得不掩鼻繞行。
曾經的污水反滲至沿街。永泰街區供圖
“哈泥心!”(真惡心)一位附近的居民吐槽:“每次經過那邊都臭氣熏天。”
自行車行老板和超市老板也犯愁:“投訴特別多,不影響生意?怎么可能!”
污水橫流,凌駕于商戶與治理力量之間。正當商戶們束手無策之際,永泰綜合網格工作人員通過“一日雙巡”走訪機制及時捕捉到了這一痛點,問題立馬被列入了每月例行的“綜合網格黨建聯席會”上。
東明路街道分管領導擔任的網格長、副網格長、居民區書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共建單位代表齊聚一堂,問題清單被醒目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永泰綜合網格黨建聯席會。永泰街區供圖
“問題關鍵很可能在內部污水管道,物業責無旁貸。”建管中心負責人即刻表態,一場高效的現場研判與責任流轉在聯席會上完成。會議桌上,清單中每個問題后都清晰標注了“主責部門”與“協同單位”,污水治理的路徑在眾人討論中迅速明晰。
網格長并未止步于聯席會議。針對污水治理這個涉及面廣、需持續跟進的復雜問題,綜合網格隨即啟動“專題協調會”機制。
“相關物業方被約請到現場,維修方案能在更聚焦的小范圍討論中加速敲定,這就是網格的力量!”永泰街區黨支部書記任婷介紹,本要近一個月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兩周就能落實到位。“綜合網格工作站的專職社工緊盯流程,責任自然就在一次次追蹤中落到實處。”
修復后的墻根。永泰街區供圖
兩周后,滲漏的污水管終于被修復,困擾商戶多日的頑疾得以清除。更重要的是,一張詳列問題處理進展的電子表格,同步出現在囊括居民區書記、共建單位負責人的網格工作群中。“問題解決與否、卡在何處、誰在跟進——一切皆透明可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最強的凝聚力。”任婷說。
修復的不僅是管道,商戶們眼中昔日的冷漠與戒備也開始消融。個別需要城管反復規整、對管理活動置若罔聞的摩托車行,如今主動將外擺物品收攏整齊;商戶群里沉寂許久的健康篩查通知,竟也獲得了回應。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位超市店長主動找到綜合網格工作站,試探著詢問:“能否借用咱們的公共空間,給老客戶辦場答謝活動?”
這請求猶如一顆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陣陣漣漪。工作站欣然應允,將一樓科普空間免費提供。“活動當天,現場擠滿了人,好不熱鬧!”如今商戶顧客的歡聲笑語,在曾經嚴肅的治理空間里回蕩。“以前商戶的態度都是事不關己,現在終于意識到,網格不是來‘管’我們的,它真能為我們紓困解難。”當“有事找網格”如同“有事找居委會”般順暢、自然,信任的暖流便悄然融化了堅冰。
永泰綜合網格格事會架構圖。人民網記者 龔莎攝
東明路街道永泰綜合網格充分發揮“三會一站”(黨建聯席會、專題協調會、工作站周例會、綜合網格工作站)樞紐作用,通過清單流轉與進展公示,讓治理的齒輪高效咬合,不斷縫合著街面商戶與居民區、街區的縫隙,讓“三跨”難題在協商中找到出路。
“治理和服務是天平的兩端,做好平衡不易,未來問題肯定還會再有,但信任‘破冰’就是最好的開始。”任婷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