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六月廿二
恭逢天臺三祖
南岳慧思大師圓寂紀念日
南岳慧思大師(515—577),俗家姓李,武津人士(今河南上蔡),南北朝時高僧,世稱南岳尊者,為天臺宗第三代祖師(龍樹菩薩為初祖、慧文禪師為二祖)。
大師自幼便顯與眾不同,頂有肉髻,勝相莊嚴。曾夢梵僧勸令出俗,由斯啟發宿愿,而辭親入道。
出家后,大師求道心切,梵行清潔。摒棄世緣,一心專誦妙法蓮華經。后引發宿障,感染癘疾。然大師志愿彌堅,不改本來,至誠求哀懺悔,持經如故,終感疾病平復,并于夢中見數百梵僧為其做羯磨法,由此而具足成就。醒后放知夢中受戒,由此轉更精進,無棄昏曉。不久又于夢中親見彌勒、同會龍華,遂發起末法之感傷,力倡如來使之擔當。
起初大師主要以持經為主要行業,后因讀到《妙勝定經》贊嘆坐禪功德,由此發心修定。當時北齊慧文禪師聚徒數百,道德高尚。慧思大師慕名前往歸依從受正法。在慧文禪師處,大師不憚勞苦,晝夜攝心,如此經歷兩年卻未有所證。遂于夏安居期間,束身長坐,至三七日方才發少靜觀,于靜中見一生之善惡相。由此倍加勇猛,發動八觸,得初禪境界。又引發禪障,至四肢軟弱,行動不力,身不隨心。大師由是反觀:病從業生,業由心起。返觀心源,始知業性本不可得。如是作觀,顛倒想滅,眾苦消除,又發空處定。
至結夏受歲,大師慨嘆行無所獲,自傷昏沉空過光陰,深懷慚愧。正欲放身倚壁,背將觸墻之間,霍爾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十六特勝、八背舍等,不由他悟,一時自然通徹。從此名行遠聞,四方欽德。
北齊天保五年(554),慧思尊者來到河南光州,不分遠近,為眾演說,達十四年之久,聲聞遠播,學徒日盛,嫉其德望或謗難是非者甚多。
期間,尊者曾于大蘇山授學智顗大師,智顗大師為尊者眾弟子中最為杰出者,后成為天臺宗實際創始人,世稱智者大師。
陳光大二年(568)六月廿二日,慧思尊者始入南岳衡山,并預言將在此止住十年。在南岳,因悟三生行道之跡,講筵益盛,遂有“南岳尊者”之稱。期間倍受宣帝禮遇,尊稱為“大禪師”。
陳太建九年六月廿二日,慧思尊者圓寂,春秋六十有三。
大師一生苦行卓絕,布服終身,繒纊之屬一切不受,冬以艾草納于布中御寒,徒屬服裝也都如此。師之著述多出口授,門人筆成章句,無所刪改,有《四十二字門》二卷、《無諍行門》二卷、《釋論隨自意》、《安樂行》、《次第禪要》、《三智觀門》等五部各一卷、《大乘止觀》四卷,并行于世。
南山律師贊曰:
自江東佛法弘重義門,至于禪法,蓋蔑如也。而南岳尊者,慨思南服,定慧雙開,晝談義理,夜便思擇。故所發言,無非致遠。因定發慧,此旨不虛。南北禪宗,罕不承緒。
-FIN-
責編 | 妙 性
編輯 | 種 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