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成功救治一例腫瘤放化療合并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通過一周的精準、高效、專業綜合治療,患者順利脫離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轉回腫瘤內科接受后續治療。該病例充分彰顯了重癥醫學科在腫瘤危重癥,尤其是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救治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病情突變:從普通病房緊急轉入ICU
37歲的乳腺癌術后患者王女士,因胸悶、氣促進行性加重,于6月26日收入腫瘤內科治療。該患者右乳癌術后2年余,合并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入院胸部CT提示:雙肺感染性病變、雙側胸腔積液、肺間質改變及心包積液。患者對吸氧、抗感染等常規治療效果不佳,入院次日病情急劇惡化:出現嚴重呼吸窘迫,氧飽和度降至88%,心率130次/分。經呼吸科、感染科、重癥醫學科多學科會診,一致判定患者病情危重,需盡快轉入ICU搶救。
患者入院當天的胸部CT
命懸一線:ICU里的危急時刻
在重癥醫學科團隊的守護下,王女士在普通病房完成經口氣管內插管、連接呼吸機輔助呼吸,隨后被快速轉運至ICU。
剛到ICU時,患者生命體征非常不穩定:即使應用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心率也只有120次/分,血壓85/57 mmHg,呼吸機輔助呼吸,吸入氧濃度100%,血氧飽和度也僅為80%,全身皮膚散在花斑,四肢末梢冰冷。動脈血氣分析提示:患者存在嚴重的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超聲心動圖提示三尖瓣返流、肺動脈高壓,右室增大且合并有心包積液。
結合患者病史,醫生判斷患者是因肺部感染引發膿毒癥、膿毒性休克,以及嚴重的ARDS,病情極其危重——APACHE-Ⅱ評分 29分,病死率超過65%。
重癥攻堅:精準施治一周 逆轉生命危機
由醫院急危重癥醫學中心首席專家、黨委書記周建新教授領銜的重癥醫學科團隊,依托ARDS機械通氣以及以抗感染為核心的膿毒癥綜合治療學科特色,展開精準救治:
針對患者存在強烈自主呼吸驅動,為避免自戕式肺損傷(P-SILI)發生,團隊精細滴定鎮靜鎮痛藥物,實現對呼吸驅動的有效控制。在實施肺保護性鎮靜的同時,運用電阻抗肺成像(EIT)優化機械通氣參數,通過經肺熱稀釋脈搏輪廓分析技術(PICCO)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指導血管活性藥物使用及液體管理。
在膿毒癥治療上,結合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學檢查,與ICU臨床藥師、藥學部副主任顧紅燕共同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抗感染方案。與此同時,做好內環境穩定,強化營養支持,同步啟動重癥康復治療。
在科學、精準、強大的重癥醫學支持治療下,患者的感染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循環恢復穩定,呼吸功能顯著改善,僅用一周時間便成功脫離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經數日觀察后,于7月11日轉回腫瘤內科繼續治療。
本例膿毒癥休克合并ARDS腫瘤危重癥患者的成功救治,彰顯了北京世紀壇醫院作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多學科協作的強大優勢,尤其是重癥醫學在復雜危重癥救治中的核心支撐作用——從精準機械通氣到血流動力學監測,從抗感染方案優化到營養支持體系構建,現代重癥醫學的綜合干預手段有效逆轉了患者的生命危機;臨床藥師全程參與藥物治療方案制定,展現了藥學指導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獨特價值。本案例展現了多學科協作在復雜危重癥救治中的關鍵價值。
重癥醫學科專家出診信息
點擊按鈕查看實時出診動態
來源:重癥醫學科
作者:趙國敏
薦稿:李宏亮
責編:王占榮,范曉,張潔
出品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專欄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