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Mpox),是一種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引起的傳染病,人和動物都可能得。從2022年5月開始,猴痘病毒IIb分支悄然將“魔爪”伸出了非洲,并蔓延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于此次疫情波及的大部分國家地區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猴痘流行史,因此猴痘病毒引發全世界的廣泛關注。2022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首次宣布猴痘為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意味著形勢嚴峻,需世界各國認真應對。
猴痘病毒的“家族史”
猴痘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這個大家族的一員,該家族可以感染人的成員還包括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痘苗病毒等。
科學家們通過對比全球猴痘病毒的基因(就像查家族族譜),發現已知的猴痘病毒主要分成兩大“家族”:家族Ⅰ(分支Ⅰ,原中非分支或剛果盆地分支)和家族Ⅱ(分支Ⅱ,原西非分支),每一個家族又由不同的家庭組成,如Ⅰa和Ⅰb、Ⅱa和Ⅱb(圖一)。其中:
Ⅰa分支在歷史上主要流行于中非多個國家,通常由動物傳給人,或者偶爾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有時也會傳到鄰國;我國2025年已檢出少量Ia分支輸入感染病例。
Ⅰb分支于2023年9月首次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被發現,2024年7月開始快速向周邊國家擴散,2024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再次宣布猴痘為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2025年已檢出少量Ib分支輸入與本土傳播感染病例。
Ⅱa分支在歷史上人群感染的情況較少,現有的基因序列大多數來自動物。
Ⅱb分支是引起2022年猴痘疫情全球多國暴發的“元兇”,截至目前,該分支可進一步劃分為A.1、A.2和B.1等亞分支。該“家庭”成員首次在尼日利亞被發現,通過對它的基因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它至少在2016年就開始在人群中悄悄傳播了,然后在2022年突然在全球大規模暴發并一直持續到現在。其中多數感染病例為男男性行為者群體,部分病例合并HIV-1感染。自2022年9月以來我國報告的猴痘病例以該型別為主。
圖一 猴痘病毒進化分支“家族樹”
猴痘病毒的“外貌特征”
被世界衛生組織兩度宣布為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猴痘疫情“罪魁禍首”-猴痘病毒,雖然在不同進化分支間存在些許基因序列的差異,但這不影響他們“長得像”。中國學者首次通過“冷凍電子斷層成像技術”對細胞內成熟猴痘病毒顆粒進行了360°全方位無死角拍照,發現病毒長這樣(圖二):
形狀
像個橢圓的小酒桶,大小約300納米(比頭發絲還細幾百倍)。
結構(從外到內)
馬甲(囊膜蛋白+囊膜):病毒穿的保護外套,用來騙過人體細胞混進去。
兩個“彈藥庫”(側體):位于囊膜和雙凹形核心之間形成的兩個空腔中,裝滿了能調控宿主細胞的病毒蛋白質。
鋼筋支架(柵欄層):主要由像“柵欄”一樣的蛋白組成,塑造病毒核心形態并連接各部分(側體、核心、囊膜),間有運輸物資的“秘密通道”(孔道復合物)。
核心保險箱(核心內壁+雙凹形核心):藏著病毒的DNA“設計圖”(長約19.7萬個堿基對)和復制工具(基因復制相關酶)。
圖二 猴痘病毒顆粒“外貌特征”
猴痘病毒感染靶器官
及臨床癥狀
盡管猴痘病毒分支Ⅰ相較于分支Ⅱ來說更“毒”一些,但他們均具有多器官感染的特點,感染人體后可引起全身性的癥狀,大多數感染呈現為自限性。
皮膚系統
感染后病毒在皮膚基底層和毛囊區域復制并引起特征性皮疹,最初涉及面部、軀干、生殖器及肛門,隨后通常累及手掌和足底表面。
淋巴系統
患者常伴有淋巴結腫大,尤其是在頸部、上頜區域和腹股溝。
循環系統
患者常伴有病毒血癥。
呼吸系統
上呼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咽炎、口腔潰瘍和扁桃體炎;下呼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肺炎或呼吸窘迫。
中樞神經系統
頭痛是猴痘患者最常見的神經癥狀表現,極少部分患者觀察到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包括腦炎、腦膜腦炎和癲癇發作。
眼科系統
眼部病理是猴痘患者的一種相對罕見但可能威脅視力的并發癥。除了典型的眼眶周圍皮疹外,還會引起中度至重度的眼表并發癥,包括結膜炎、瞼緣炎、眼瞼結膜炎、結膜下結節、角膜炎和角膜潰瘍等。
消化系統
在猴痘患者的整個病程中,惡心、嘔吐和其他胃腸道癥狀可能以不同頻率出現。部分患者伴有直腸疼痛、水腫、直腸炎、里急后重、腹瀉等癥狀。
肝臟系統
肝臟和其他腹腔內器官的嚴重受累是猴痘患者的一種極為罕見但可能產生嚴重并發癥的癥狀,表現為肝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和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升高。
泌尿生殖系統
部分患者出現生殖器水腫、排尿困難、尿道炎等癥狀。
如何預防猴痘病毒感染
雖然猴痘患者通常在病毒感染2-4周后即可自行痊愈,但部分人群因感染期間造成多器官損傷并可能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死亡,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威脅,因此增強安全意識、科學防護勢在必行。目前猴痘已納入我國傳染病防控管理(乙類乙管),公眾要做好準備:
1.熟知猴痘感染引發的主要癥狀和預防要點;及時關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健康數據”專欄,實時了解全國、全球猴痘疫情發展情況及風險地區;
2.避免前往風險地區旅行;避免與來自風險地區的人員親密接觸、共用物品(衣物、寢具、個人衛生用品等);避免接觸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動物;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等)。/健康科普
作者:病毒病所 霍威邦、黃保英、魏嵐
審核:韓俊
編輯:劉曉璐、張林林
監制:姚建義、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