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往往是一群人的寶藏快樂。在奶界,除了走進大眾的牛奶,還有很多小眾奶,也逐漸走俏,擁有一片穩定的市場。
在品嘗之余,我們也將邀約小眾奶領頭企業,解讀其中最具前景的羊奶和水牛奶兩大小眾奶“雙子星”:
- 它們是如何在牛奶大戰中殺出重圍的?
- 目前羊奶、水牛奶還能做出哪些創新?
- 未來二者需要解決哪些痛點,如何繼續拓展人群、場景?
從左至右依次是: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趙暉,皇氏乳業集團副總經理石愛萍,卓牧乳業合伙人兼副總經理陳志鴻,貝因美總經理特別助理周鵬飛
分享嘉賓
【主持嘉賓】
趙暉,中國北區總經理,凱度消費者指數
【討論嘉賓】
石愛萍,副總經理,皇氏乳業集團
陳志鴻,合伙人兼副總經理,卓牧乳業
周鵬飛,總經理特別助理,貝因美
2025年5月9日,FBIF2025乳品創新分論壇小組討論《比牛奶更吸金:小眾奶突圍之余的挑戰與展望》,由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趙暉主持,皇氏乳業集團副總經理石愛萍,卓牧乳業合伙人兼副總經理陳志鴻,貝因美總經理特別助理周鵬飛,共同參與。
趙暉(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我想先帶大家做一個小游戲。今天早上的嘉賓Marcy提到,企業發展的三個關鍵增長因素分別是:第一,滲透率是否提升;第二,消費者購物籃是否變大;第三,購物籃的均價是否提升。只要這三個維度持續增長,品類的發展自然是良性的。
我們來看看中國滲透率最高的快消品企業是誰?是伊利。在整個快消品行業中,伊利的家庭滲透率最高——達到90%。也就是說,在中國100個家庭中,有90個家庭會購買伊利的產品。
我們再來看細分類別。以牛奶為例,中國牛奶的戶均年消費量約為55升,相較于過去幾年略有下降。牛奶的均價大概在每升15元左右。近年來,小眾奶逐漸崛起,市場中也出現了很多新品類,比如水牛奶。那大家可以猜一猜:水牛奶的滲透率和售價大概是多少?
目前,水牛奶在中國的滲透率大約為9.5%。它的C端市場售價大約是每升19.7元,戶均年消費量大約是4.5升。相較于牛奶90%以上的滲透率,水牛奶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增長非常迅速。過去一年,水牛奶的增長率達到17.7%,其中滲透率同比增長高達24%。
這說明,小眾奶正在迎來快速發展,我們也邀請了幾位在這一領域深耕的企業代表,一起來探討小眾奶的發展趨勢。
一、開場與嘉賓介紹
石愛萍(皇氏乳業集團副總經理):我是來自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石愛萍。皇氏是一家從種植、養殖、生產到銷售全鏈條一體化運作的水牛奶乳品企業,也是上市公司和中國奶業協會D20成員單位。
我們把水牛奶作為主打產品,不斷深耕研發與市場建設。從奶牛養殖到加工和終端銷售,我們持續創新。我們的水牛奶產品不斷獲得市場曝光,受到消費者和B端客戶的喜愛。歡迎大家持續關注皇氏集團和水牛奶這一品類。
陳志鴻(卓牧乳業合伙人兼副總經理):補充一下主持人剛才提到的,目前我們的小眾奶——羊奶,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品類。全國范圍來看,羊奶主要產自陜西,而卓牧則是其中的頭部企業。
我們倡導“精準營養,喝出健康”的理念,在全產業鏈上實現自有掌控:從奶源、生產、研發到銷售,都是我們自己在做。目前我們在液態羊奶和羊奶粉領域都是國內的領先品牌。無論是京東、天貓,還是抖音、快手及線下渠道,我們的市場表現都位列前茅,特別是在液態羊奶方面幾乎穩居第一。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卓牧品牌。
趙暉:陳總介紹的都是公司和品牌,自己倒是沒怎么介紹。那我們繼續,請周總發言。
周鵬飛(貝因美總經理特別助理):我在貝因美工作近20年,負責國際供應鏈和2B業務(ODM、OEM等)。貝因美1992年成立,專注嬰幼兒營養。雖受政策影響市場有波動,但2024年公司近兩位數增長。為應對變化,開拓ODM、OEM、OBM、品牌授權四大業務模式,通過場景化營銷打造爆款。貝因美成立33年保持“零質量事故”紀錄。
趙暉:我也好奇貝因美最近在小眾奶方面有沒有新的嘗試?
周鵬飛:我們公司定位為“乳基營養品公司”,核心產品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屬專業消費者領域。2023年起拓展產品線,推出羊奶粉系列,含嬰幼兒、兒童和中老年羊奶粉。羊奶有膻味挑戰,但除膻技術進步使問題逐步解決,消費者接受度提高,羊奶粉上市后市場反饋積極。
周鵬飛,總經理特別助理,貝因美
二、小眾奶的發展趨勢、困難與瓶頸
趙暉:接下來我想請三位嘉賓分別談談。當前,小眾奶的發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其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飲用人群還不多。因此,請三位從各自的角度分享一下,對于小眾奶的發展趨勢有何認知?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和瓶頸?
(一)水牛奶的機遇與挑戰
1.發展機遇
石愛萍:當前在整個乳品行業中,受上游供大于求、市場下行和消費力下降的雙重壓力影響,整體環境處于調整階段。但對小眾奶而言,反而是一個戰略性發力、開拓增量市場的機會期。
以水牛奶為例,它與主流的荷斯坦牛奶相比,營養結構更為豐富,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同時,不同體質的人群對營養的需求不同,小眾奶正好可以作為營養補充的差異化選項。特別是水牛奶香濃的口感,在追求健康的同時又希望保持口感的產品中,如咖啡、奶茶、特調飲品中具有明顯優勢。
隨著我們不斷貼近消費者、加強與B端的合作,水牛奶可以作為基礎原料參與更多產品應用,也可以在2B端開發更多定制化的配料,帶來豐富的市場選擇。
2.面臨困難
石愛萍:目前小眾奶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是在種源和原料端仍有不足;二是行業監管仍不夠規范。比如,雖然現在有一些基因檢測手段,但尚未形成行業標準,導致市面上存在水牛奶添加比例不明確的問題,消費者難以明明白白地購買。
我們作為頭部企業,也在推動標準建設與行業規范的完善,同時加大研發投入、挖掘水牛奶的價值,目標是為消費者帶來100%純正的水牛奶產品,實現“真實消費、明白消費”,也是對市場的尊重。
皇氏水牛100%水牛乳
趙暉:石總剛才這段可以說是“水牛奶廣告做得非常好”。從數據上看也確實如此,從我們消費者端連續性購買的監測數據顯示,水牛奶品類同比是雙位數增長。在當前牛奶整體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小眾奶尤其是水牛奶確實表現亮眼。
(二)羊奶的增長動力與發展瓶頸
1.增長動力
陳志鴻:從整個行業看,中國乳品市場還是很廣闊的。過去兩年,行業整體出現了一些下滑的趨勢,但羊奶卻逆勢增長,卓牧每年增長量超于行業增長態勢。
其背后的原因有三:第一,中國人中大部分存在乳糖酶缺乏的問題,可能會導致乳糖不耐受的癥狀,羊奶的低乳糖、低致敏特性使其成為更適合國人飲用的奶源。第二,羊奶吸收率高、營養更易被人體利用,因此在兒童和中老年人群中的補鈣與營養吸收方面更受歡迎。第三,銷售渠道的多元化為小眾奶帶來了機會。與20年前相比,如今電商、直播、社區店等新渠道極大提升了信息傳播效率,也拓寬了市場觸達的廣度。
2.發展瓶頸
陳志鴻:但發展中也存在明顯瓶頸:
第一,羊奶的產量遠不及牛奶。一頭奶牛一年產奶約五噸,而一只奶山羊只有400公斤左右。且羊的養殖規模受限,最佳養殖數約200只,超過后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死亡率上升。
第二,消費者對羊奶口感存在誤解,普遍認為膻味重。雖然現在的除膻技術已大幅改善,但這一“心理門檻”仍需時間和市場教育來解決。
第三是成本問題。當前羊乳原料奶收購成本及終端產品定價處于高位,價格因素也成為消費市場拓展的一大瓶頸原因。
3.價格對比與市場教育
趙暉:我們再具體點,我數據庫里查了水牛奶的價格、滲透率等數據,羊奶這邊沒有查到。那羊奶在C端的售價大概是多少?
陳志鴻:從零售價來看,羊奶每升約30元,是牛奶的1.5倍甚至更高。
趙暉:目前牛奶平均綜合價大約15元/升,高端奶是20元,基礎白奶10元左右。
陳志鴻:是的,羊奶高出不少,主要還是奶源貴。價格是重要瓶頸之一,另一個就是消費認知和教育。牛奶在中國已有近百年的飲用基礎,幾乎人人都能接受。而羊奶真正起步是在湖南,從發展至今也就二十來年。
卓牧乳業A2-β酪蛋白純羊奶
(三)羊奶粉的“產、供、銷”視角
趙暉:周總也來聊聊您對小眾奶的看法,特別是您熟悉的羊奶粉品類的發展趨勢與障礙。
1.產品端(產)
周鵬飛:小眾奶“難點”在“小眾”,從“產、供、銷”維度分享。“產”非狹義生產,從產品本身出發,羊奶優勢明顯,消費者接受度提升,研發投入和市場氛圍使羊奶產品品質變好,如推出羊奶粉營養米糊,適合中老年人。
2.供應端(供)
周鵬飛:以貝因美為例,其黑龍江的牛奶牧場效率高、產量大。羊奶養殖和產量受限,供應鏈效率與規模不如牛奶,導致羊奶產品價格難與牛奶持平。
3.銷售端(銷)
周鵬飛:羊奶基嬰幼兒配方奶粉線下市占率約19-20%,消費場景以線下為主。單個企業難推動市場教育和銷售突破,需行業多方協同。策略是優先布局羊奶接受度高的門店,轉化牛奶偏好用戶提升滲透率。整體對小眾奶前景有信心,工藝優化使原有問題不再是技術壁壘。
趙暉:非常認同。
陳志鴻:補充一下,卓牧聚焦在三歲以上及成人羊奶市場。其實嬰幼兒領域發展更早,像佳貝艾特就是代表品牌之一,后來被伊利收購了,市場基礎更扎實一些。
三、小眾奶的產品形式與消費者溝通策略
趙暉:三位老板對小眾奶的期望值都很高,也都非常看好這個品類。但當我們真正走向市場、面對消費者的時候,會發現他們的認知是多元的,也會出現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在產品形式上,羊奶、水牛奶在袋裝、瓶裝、罐裝、PET裝等方面,與牛奶有哪些差異?而在創新和推廣過程中,又該如何說服消費者選擇我們的產品?產品能為消費者帶來哪些利益點?
以水牛奶為例,數據庫顯示其價格為19.7元/升,已接近高端牛奶。而羊奶則高達30元/升,是基礎白奶(約10元/升)的三倍。在這種價格差異下,如何有效傳遞產品價值、打動消費者?我們來聽聽三位企業代表的分享,從周總開始。
(一)羊奶粉的復合營養與精準定位
周鵬飛:以羊奶粉為例,產品圍繞“復合營養”定位,非單純以“羊”為賣點。兒童奶粉是重點細分市場,2016-2018年出生高峰期孩子正處用兒童奶粉階段,“長高”是家長關注需求,兒童羊奶粉圍繞成長發育設計,還加入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營養素,如酵母β-葡聚糖,重新定義產品,實現升級與精準定位,而非用羊奶“卷”牛奶。銷售端針對目標人群和門店梳理推廣,打造獨立于傳統牛奶粉賽道的產品體系。
趙暉:那對于消費者來說,賣點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鵬飛:我們更關注有特定營養需求的兒童群體,如乳糖不耐或免疫力偏弱的孩子,還會推出針對性更強產品,如含小分子、小蛋白概念的產品,滿足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需求,實現差異化推廣。
(二)羊奶的獨特價值與市場區隔
陳志鴻:我完全認同周總的觀點,羊奶并不是要去搶牛奶的市場。原因有三點:
第一,中國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對牛奶乳糖不耐,比如一些小孩喝牛奶會拉肚子、脹氣,而羊奶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剛性需求。過去幾年,像佳貝艾特這樣的品牌能快速增長,正是因為這部分人群需求真實存在并被驗證。
第二,從營養角度來看,羊奶的成分與母乳更加接近,更適合中國人體質。
第三,羊奶的奶香更濃郁、體驗感更強,消費者試喝后往往會有很直觀的感受。
另外,中醫認為羊奶屬于“溫補”類食材,對調養腸胃有很好的效果,這是牛奶所不具備的天然優勢。包裝形式上,羊奶和牛奶沒有太大區別,液態奶可以采用利樂包,奶粉則以PET罐為主。
趙暉:剛才二位的表達非常清晰,羊奶和牛奶的定位有明顯差異,比如乳糖不耐和口味的不同。但我們在推廣中一定要把這些優勢點更明確地傳遞給消費者。不然像我這樣的“半個奶圈人”,第一反應也會誤以為你們是來搶牛奶市場的。
卓牧乳業羊奶粉產品
(三)水牛奶的品質堅守與科學傳播
石愛萍:從水牛奶角度來說,我們沒有刻意去打造某種“噱頭”,而是尊重產品本身的價值。
首先,從營養成分來看,水牛奶的干物質含量、蛋白質含量都高于黑白花牛奶(荷斯坦牛奶),它天然就是A2型奶,適合乳糖不耐人群。而且口感上自帶甘甜和濃香,是天然優質奶源。其次,水牛奶具有一定的“健康屬性”。我們注意到如今無論乳品還是飲料,都越來越強調健康、抗氧化、低熱量等關鍵詞。水牛奶在這些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也成為研發方向的重要參考。
在科研方面,我們不是依靠企業自己“說好話”,而是尋求第三方權威科研機構的數據支持,通過真實可信的科研結論,幫助消費者理解水牛奶的營養優勢。這些內容要通過多樣化的平臺讓消費者能“查得到、看得懂、信得過”。我們始終堅持產品品質,不夸張、不修飾,用真實的營養指標和口碑說話。現在的消費者非常聰明,他們的信息獲取渠道多,有時候甚至反過來提醒我們某些產品成分的問題。
所以,我們認為,堅守產品本身的品質和服務,是贏得市場的根本。
石愛萍,副總經理,皇氏乳業集團
四、小眾奶的市場推廣與人群定位
趙暉:下面這個問題與市場和消費者有關。我來之前專門查了一下數據庫,研究了一下水牛奶的消費情況。買水牛奶的消費者,還會購買哪些奶類產品?重疊率最高的,居然是功能奶,第一是功能奶,第二是高端奶,第三是基礎白奶。也就是說,水牛奶的消費者,同時也在消費功能奶和高端奶。因此可以看出,不同奶種對應著不同的消費群體。
這里我想從消費者洞察和市場宣傳的角度,向大家請教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面臨的年輕人,一方面失業的失業、沒錢的沒錢,消費力似乎在下降;但另一方面,他們對“情緒價值”的認知和需求又特別強。表面上他們在省錢,實際上他們可能會花更多的錢買貴的產品,比如喜茶、霸王茶姬。甚至連上廟里燒香的人,51%是90后,而不是老年人。
老年人的消費觀也在變化。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變成了“養老防兒”,他們的理念是“你別來花我的錢”。所以我想請教大家,在你們作為企業進行產品推廣時,是如何考慮市場宣傳的?你們會特別關注某一類人群嗎?比如只關注老年人,或特別聚焦女性?年輕女性的關鍵詞可能是“美”,而男性現在的關鍵詞則是“減肥”——畢竟國家也不讓你胖,BMI得控制。那么我們在市場宣傳中,是否會有人群上的側重?這個問題先從周總開始。
(一)奶粉產品的精準年齡段定位與渠道細分
周鵬飛:公司核心業務是奶粉,尤其是配方奶粉,人群定位較精準。嬰幼兒配方奶粉分一二三段,36個月以上行業無明確細分,公司在調制乳粉類兒童奶粉中進一步細分,還覆蓋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群,但老年市場難開拓,多被功能性營養品占據。目前策略仍以嬰幼兒和青少年為主要目標,如針對3-6歲兒童推增強抵抗力羊奶粉。同時會詳細梳理產品條線與渠道,按區域和年齡層精細化管理。在劑型和包裝上,傳統形式單一,貝因美在杭州工廠建國際先進PET罐裝線創新,服務細分賽道精準推廣。
(二)聚焦“一老一小”的功能性羊奶輸出
趙暉:陳總,您在宣傳中是否也會聚焦特定人群?
陳志鴻:我們和周總的業務模式稍有不同。首先,我們只能做羊奶;其次,我們聚焦的是三歲以上人群。因此我們提出“精準營養,喝出全家健康”的定位。我們抓的是趨勢性需求。
從產品開發邏輯來看,小眾奶要做出差異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滿足市面上其他產品未能滿足的價值。中國目前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我們曾對西安市進行過調研,僅當地就有2000多家養老機構。
圍繞“一老一小”的人群,羊奶憑借其“藥食同源”的屬性,具備進行功能性營養輸出的天然優勢。比如我們開發了針對兒童增高和護眼的兒童成長奶及奶粉;針對女性群體特別推出了紅參羊奶粉,融入了中式養生的理念,幫助提升整體健康狀態。
卓牧乳業學生成長羊奶粉、紅參元養羊奶粉
我們會將產品系列化地打造,主要聚焦中老年人群和兒童。相比之下,我們較少聚焦年輕人。說實話,從研發角度來看,羊奶在產品多樣性方面尚未達到牛奶的豐富程度,奶源也相對緊張。而老年人對于功能性營養的需求則更為突出,這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
(三)水牛奶的社區營銷與場景化精準觸達
石愛萍:孩子從配方奶粉向純牛奶轉化的關鍵時期,也就是俗話說的“孩子的第一口奶”就是水牛奶場景化的精準觸達。
眾所周知,嬰幼兒配方奶粉里面含有魚油,魚油具有腥味,為了掩蓋腥味,國際慣例就是往配方奶粉里面添加香蘭素。當0-3歲的孩子喝著香蘭素奶粉長大,到了切換牛奶的時期,就會覺得普通牛奶口味寡淡,甚至覺得普通純牛奶有腥味,于是飲奶量驟減。然而家長會覺得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是不可以減少牛奶攝入的,這就產生了家長逼著孩子喝,孩子拼命抗拒的矛盾,逼迫狠了,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孩子甚至可能會從“奶渣”擴大為“飯渣”。這時候水牛奶的出現就顯得很關鍵了,水牛奶自然回甜,奶香濃郁,營養豐富,蛋白質超過普通純牛奶,而且百分之90%的水牛奶天然就是A2β酪蛋白,雖然有點小貴,但是家長買得放心。
由于皇氏水牛奶的客群非常集中,場景化非常精準,因而在大量寶媽消費群中呼聲很高,很多嬰童連鎖機構,如孩子王、登康貝比等都主動跟皇氏聯系,跟皇氏合作,這些嬰童機構也在開展孩子乳制品營養科普、水牛奶包裝繪畫等系列活動中,反過頭來豐富了社區營銷的場景。
五、小眾奶的禮品市場潛力探討
趙暉:我想問一個附加題。我們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在全球范圍內,中國人送快消品當禮品的比例是最高的。比如說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會拎著這些去串門,牛奶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高端奶、功能奶等鮮奶產品,送禮占比非常高。我想請大家猜一猜,中國最愛送禮的省份是哪里?第一是山東,第二是河南。
快消品送禮的前三大品類是酒、油和奶。尤其今年春節很有意思,雖然牛奶第一季度整體銷量沒有增長,但在送禮市場中的占比卻在上升,也就是說人們更愿意把牛奶作為禮物送出去了。所以我就在想,我們的小眾奶是不是也有送禮的潛力?是否可以從產品打造、包裝設計、消費概念等方面入手,讓消費者覺得送這種奶也很“上檔次”?比如羊奶比牛奶貴,是不是就更適合作為禮物?奶粉也可以考慮,如果能精準匹配某些特定人群,送起來也是合適的。
我想聽聽三位嘉賓在禮贈方面的思考。目前來看,小眾奶產品的包裝是否得體?價格區間合不合理?有沒有一些適合“送禮”的產品模型?
圖片來源:Pinterest
(一)專業消費品定位,禮贈市場非重點
周鵬飛:“禮贈市場”非貝因美關注重點。禮贈有偶發性且持續性不強,貝因美產品定位“專業消費品”,希望消費者理性專業選購,獲客靠消費者教育與品牌建設,尤其嬰幼兒奶粉市場難因優惠或禮贈讓家庭換奶粉,所以目前對禮贈市場研究不多。
(二)羊奶禮贈渠道的演變與價值體現
趙暉:明白了,貝因美這邊對禮贈比較謹慎。那么陳總這邊我覺得是有空間可以挖掘的。
陳志鴻:中國的禮贈渠道近年來發生了不少變化:
禮贈節日多元化:以前主要集中在“三節兩慶”——春節占了60%,中秋和國慶占一部分。現在一些新興節日如618、雙11也逐漸演變成送禮節點。
采購方式變化:從過去的大規模集中采購(集采),到現在更偏向“福利商城”“積分商城”等一件代發模式。
乳品禮品結構的變化:牛奶目前仍是禮品市場中四大基礎品類之一(蛋、米、油、乳品),但牛奶的送禮價值感在下降。一方面是價格高度透明,另一方面是利潤空間有限。
在這種背景下,羊奶逐漸展現出優勢。作為“藥食同源”屬性的產品,羊奶在中老年人群中送禮的接受度更高。我們推出的成人羊奶禮盒形式產品,就廣泛作為節日福利或禮品。
雖然這不是一個“長期復購”市場,但禮品渠道的年度體量仍然可觀。我們每年都會參加國內最大禮品展,在與平臺溝通中卓牧品牌在這一領域已是遙遙領先。
(三)水牛奶禮品的真誠與健康祝福
趙暉:除了春節,現在國慶、雙11、618等節日都可能成為送禮場景,而且我們的小眾奶在和酒、保健品競爭禮品位次上,也是有機會的。比如某品牌花生油,有一年春節在山東的銷量中60%是以送禮形式完成的,真正市場零售只占40%。所以我認為送禮這個渠道非常值得重視。最后請石總談談對禮贈的理解。
石愛萍:我覺得我們的水牛奶產品非常適合作為禮品送出。現在消費者在送禮時越來越理性,不再是為了“面子工程”。更多是出于對親友的真誠與祝福,尤其是“健康”這個關鍵詞,成為選擇禮品時的重要標準。
如果是出于真心去探望一個人,我們更愿意送去健康,而不是送花、送禮卡那類“情緒化”消費。所以我們認為水牛奶作為健康禮品,非常契合當下消費者的心智。從我們企業角度來看,這種禮贈并不是偶發性的,而是逐漸形成一種常態的情感輸出行為。我們當然也已經在做相應的布局。
六、現場問答
提問:感謝幾位嘉賓的精彩分享。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我們都看到了“銀發經濟”的崛起,也看到中老年人越來越愿意為自己的健康買單。但在實際銷售中,我們也觀察到他們在付費上仍然追求極致性價比。比如在羊奶領域,出現了兩個極端:
一種是線下會銷模式,可以做到非常高的客單價;
另一種是大品牌在線上銷售時,一旦價格超過200元(比如800g規格),銷量就開始下降。
消費者一方面對標的是高價的駝奶、牦牛奶,但另一方面又會拿這種高價羊奶去和“99元兩罐”的牛奶粉進行比較。面對這種悖論,有沒有什么破局建議?
陳志鴻,合伙人兼副總經理,卓牧乳業
陳志鴻:你的問題我非常有共鳴。
- 銷模式的問題:傳統會銷確實曾游走在合規邊緣,導致今天很多中老年人對高價營養品有天然戒備心理。會
- 老年人支付能力基礎:老齡消費市場持續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我國中老年群體已成為了重要的消費力量。
- 產品策略建議:
1.不要做“大而全”產品,要聚焦“功能性”和“針對性”;
2.老年人除了關注營養價值,更在乎“情緒價值”——比如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不愿被社會忽視、害怕衰老、缺乏社交等。
如果產品在傳播中能夠回應這些情緒痛點,并給予精神上的共鳴,價格高一些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 電商價格沖擊的應對:節日促銷(如618、雙11)對品牌控價是個巨大挑戰,容易拉低品牌定位。高端產品需要在價格策略上實現“控價”與“控量”雙向控制。
參考成功案例,比如伊利的“欣活”“倍暢”系列,單價200多元依然銷售良好,就是因為他們不僅賣產品,還輸出了健康、信任、情緒價值。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