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聞7月15日訊(通訊員 劉涌潮 張偉晨 黃珍琦 劉逸飛 謝子恒 報道 李盈 攝影)為破解電商直播基地閑置、產業鏈斷檔等鄉村振興中的問題,推動文旅資源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武昌理工學院智創先鋒紅色“青騎兵”志愿服務隊于7月15日再度前往大樹埡村。他們聚焦電商運營、產業鏈補全、文旅變現等核心難題,開展了深入的走訪調研,于鄉土煙火之間探尋發展的新路徑。
志愿服務隊隊員再次開展實地走訪調研。團隊通過對村民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并結合上次調研成果,提煉出村民對于大樹埡村文旅發展的看法和訴求,村民們指出,電商基地不夠活躍,設備積塵、冷鏈缺失、運營空白,致使富硒柑橘、土家織錦等特產困于深山,“有場地沒銷路”成為電商基地的真實寫照;村民未能結合大樹埡村的氣候特性進行優化管理,柑橘產量受制于當地自然因素;分選、初加工環節缺失,產品包裝樸素,宣傳力度不夠,激不起游客消費欲望;冷鏈物流處于短板,鮮貨運輸過程中損耗較大;銷售點零散、文化體驗與購物脫節,這些問題成為村民共同的無奈。
針對新發現的問題,團隊成員結合之前提出的清水街方案,提出新的解決辦法,將閑置的電商場地改造為清水街直播站,邀請返鄉電商創業者進行手把手教學。聚焦富硒柑橘、土家織錦,從輸出當地特產到講好土家故事;聯動縣城冷鏈物流企業,開通清水街到縣城的冷鏈專線,解決磨損難題,讓村民能夠放心擴大產能;設置土家生活體驗區,培訓村民講解員,打造農耕記憶走廊,讓村民講述清江故事,讓游客記住大樹埡村。調研結束后,記者采訪了智創先鋒紅色“青騎兵”志愿服務隊隊長付光璟,他表示:“此次深入走訪讓我們更加了解大樹埡村的‘難’與‘盼’——電商基地要‘活’起來,就得教會村民握穩直播手機;產業鏈要‘通’起來,就得補上加工、冷鏈的短板;文旅要‘火’起來,就得讓文化體驗和產品銷售‘擰成一股繩’。清水街并非紙上規劃,而是要成為村民會用、游客愛來的振興載體?!保ㄍ辏?/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