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時睡覺論”落后了
每天睡多久比較好?現代人的共識一般是:8小時左右。但你知道嗎?這個數字看似是人盡皆知的常識,其實卻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誤區!
原因在于,“8小時睡眠論”并非是一個嚴格的由某個科學家、或是由某項研究明確提出的理論。這個觀點其實起源于工業革命期間,當時的工人們為了適應工廠的生產時間表,這才提出了每天應該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休息的說法。
而這樣的說法是否科學呢?后續研究表明——未必。
英國前睡眠協會會長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就曾指出:睡眠,并不是一場定時的游戲,而應該是一種個性化的體驗。每個人適合睡多長時間,得看每個人具體的睡眠需求和身體狀況,這就像人的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
在現實生活中,你應該也有所發現:有的人每晚只需要睡四五個小時,第二天照樣精力充沛;而有的人哪怕前一晚睡了10個小時,第二天仍然精神萎靡、哈欠連天。
那么,究竟該睡多久才叫“睡眠質量好”呢?科學研究表明,答案就藏在“睡眠周期”里。
所謂“睡眠周期”,指的是人在睡覺時,身體的活動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眼睛一閉、一睜,最多再做幾個夢,一晚上就過去了;人的身體在睡眠時,其實要經過非常復雜的活動過程。
目前科學界主流認為人的睡眠分為兩個主要階段: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兩個階段會交替、反復地多次出現,每次出現則構成一個“睡眠周期”。
其中,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還包括三個小階段,分別是持續時間約5-10分鐘的入睡期、約10-25分鐘的淺睡期,以及約20-40分鐘的深睡期。
在這個階段,人體會逐漸從清醒狀態過渡到睡眠狀態,逐漸放松身體,并進入修復組織、恢復體力、鞏固記憶的過程。
而在非快速眼動睡眠之后,人還會進入快速眼動睡眠。它首次出現大約只持續5-10分鐘,在后續的周期中則會逐漸延長,最終可以達到60分鐘左右。
我們大多數的夢境就出現在這一階段,因為這時雖然我們的身體已經放松,但大腦卻仍然非常活躍,還要處理許多與記憶、情緒有關的任務。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與這一階段有關。
要判斷睡眠質量好不好,其實就看你一晚上是否經歷了足夠多的“睡眠周期”。對于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說,一晚應該經歷4-6個睡眠周期。
有些人用四、五個小時就能完成這么多周期,有些人也許要用九、十個小時,這是因個人身體情況而異的,“8小時”太過一概而論,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差異化需求。
老年人應睡多久?
既然“8小時睡眠論”被推翻了,那么對于睡眠質量尤其重要的老年人來說,究竟應該睡多久,才最養生呢?不少老年人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這是健康的嗎?
俗話說“年紀大了,覺就少了”,這句話其實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隨著人的年紀逐漸增長,身體分泌的褪黑素也會減少,而褪黑素的主要作用就是調節睡眠。這會導致人的睡眠周期發生變化,也就變相地使其睡眠時間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不少老年人睡得早、醒得早,就覺得這樣等于睡眠不好,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劉曉紅主任在多年的門診經驗中就發現,大約60%的老年人,都存在這樣的睡眠認知誤區。
關于這一點,英國基爾大學曾聯合多國研究團隊,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發表過一項重磅研究,數據顯示:團隊在跟蹤300萬人將近10年后發現,人群中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中老年人群,全因死亡風險概率會飆升41%;而少于5小時的人群,死亡風險概率也會增加33%。
也就是說,對于中老年人而言,睡太多了不好,這會導致人體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甚至是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的前兆;睡太少了也不好,因為這會使得身體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修復組織。
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人群全因死亡風險最低的睡眠時長,大致為7小時左右。
那么,這是不是說,老年人睡7小時才最好、最養生呢?也并非如此。別忘了前文睡眠周期的科普——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7小時也許是最好的睡眠時間,但只要身體不出現不適、精神狀態良好,那么就算是只睡四五個小時,也代表著你完成了足夠的睡眠周期,你的睡眠質量也是很好的。
三招解鎖黃金睡眠
雖然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長不一定,但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睡眠做一些努力,來提高睡眠質量,尤其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下面有三個醫生都認同的小妙招,咱們一起來學習:
第一,打造“深海級”睡眠環境。房間光線不宜過亮,如果要開燈,也盡量開小功率暖光燈泡,這更利于咱們的褪黑素分泌;溫度則在24℃最適宜,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聲音方面則可以通過不高于40分貝的白噪音幫助入眠,當然安靜的環境是最好的。
第二,晚餐執行“三三制”,盡量在19點前進食完畢,主食減至平日1/3,且嚴控高鉀食物,例如香蕉、土豆一類,容易導致夜尿,影響整體睡眠。
第三,日間在保持良好的作息之外,可以增加適量運動,但要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如果睡前要運動,可以進行一些例如拉伸、冥想、深呼吸一類的放松身心的活動。
不少老年人喜歡在睡前喝一杯“安神茶”,其實反而是“擾神”,是不利于睡眠的。茶、咖啡這樣的提神飲品,在睡前應該減少攝入。
還有些老年人習慣刷短視頻助眠,也是不好的。曾在《睡眠醫學》期刊發布的一項實驗研究就顯示:人在睡前使用手機2小時,身體的褪黑素分泌會減少23%。
北京安定醫院失眠門診長期的臨床數據也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如果刷短視頻入睡,其入眠時間會延長1.5小時左右,且深度睡眠時長也將減少40%。因此在睡前應該減少手機的使用。
總結
對于老年人來說,睡眠質量遠遠比睡眠時長重要,我們不必盲目相信“8小時”或是“7小時”睡眠論,用死板的時間框定住了自己的睡眠質量。而要真正從生活的一點一滴著手,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只要能休息好,睡多久都行!
偶爾失眠一兩次,別太放在心上,反而引起焦慮。但也要警惕:如果一段時間內持續早醒還伴有心悸,就要注意是否是心腦血管發生了病變!一旦身體有不適,一定要到醫院,找專業人士解決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