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袁先生被送到醫院,原因是自己突然倒地。
但很奇怪,因為他自己沒有高血壓,平常也沒有啥糖尿病,高血壓啥慢性疾病的,怎么一下子就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呢?
醫生根據他的檢查他的頸動脈里面長滿了板塊,狹窄程度已經達到很厲害的地步了,這些斑塊看起來表面不平整,也就是隨時有可能脫落的情況發生。
斑塊脫落下來就是發生血栓。
他因為自己沒有高血壓,一直認為自己的血管應該很健康,為啥血管堵塞這么厲害呢?
后來經過溝通才知道,原來他每天都會吃油炸食品,長期吃油炸食品的人,血栓發生的概率會比較其他人大一些,即便你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情況也是要十分注意飲食的。
油炸食品為什么也叫做血栓"大戶"?
這是因為,食物在油炸的過程里面會產生很多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比普通的脂肪是更加難以代謝的,所以會在血管壁上沉積起來,國內一項臨床觀察顯示,反式脂肪酸對血管的危害是同等重量肥肉的10倍以上。
也就是說,你吃一口肥肉,和你吃一口薯片或者酥肉,后者患上心血管的風險會提高10倍。可見這個危害其實日常是沒有直接明說的。
所以我們一定一定要注意反式脂肪酸食物的攝入量!
你可能不知道,一般油溫超過170度反式脂肪酸就會大大增加,我們日常的油基本溫度都可能達到220度了,并且一些還是反復用油的情況更是加劇了有害脂肪的生成。
還有油炸過程中會產生丙烯酰胺不僅是潛在的致癌物,還會加速血管內皮細胞的氧化應激反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所以油炸食品是直接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可見油炸食品是經常出現我們生活中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干預,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生活中注意這些食物不要經常吃,你的血管可能遭不住!
1 油炸類早餐
早餐吃油餅,油條的很多人吧,餃子都喜歡吃煎餃的也不在少數吧。
所以這些油炸的食物尤其是早上吃是更加不合適了,把你的油炸類早餐明天開始就換掉吧。
2 油炸類的零食
這個食物就比較多,我們喜歡吃薯片,薯條,餅干,油炸的沙琪瑪,還有很多鍋巴,油炸的各類食物都充滿了反式脂肪酸,這些吃到肚子直接損傷的就是血管健康,所以我們要少吃油炸類的零食,怎么分辨呢?
看到有酥的,脆的,片的字眼的大都跑不掉了。還有看食品配料表里面出現有氫化油成分的,還有油脂成分的大都是油炸食品。
3 油炸烹飪的菜肴
烹飪方式里面也會帶來很多反式脂肪酸,比如油淋的青菜,油淋的茄子,紅燒的肉,油燜大蝦,香辣跳跳蛙等菜式,都是重油脂的,在烹飪過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分泌也是不可少的。
所以這些菜式也要避免,盡量減少紅燒,爆炒的菜式,可以多選擇蒸煮,水煮,白灼的方式。
血栓的形成不是一一蹴而就的,而是跟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相關,比如影響到了血管內皮受損,然后血小板在損傷部位聚集,最后形成比較穩定的血栓。
如果血栓形成并且阻礙血管,那么就是致命的傷害,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是心梗,發生在腦動脈,就是腦梗。
所以這些風險并不是我們得高血壓糖尿病后才有的。
日常吃油炸食品也是一樣存在。所以今天開始,少吃油炸食品,多關心自己和家人健康吧。
感謝您關注我們,贊”和"在看",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幸福安康一輩子!
愛健康,點個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