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臺上,討論“國補何時恢復”的帖子絡繹不絕。
6月份以來,伴隨著第一輪和第二輪國補資金在多個省市的陸續用完,包括重慶、河南、安徽等多個地區相繼宣布,家電以舊換新、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家裝廚衛“煥新”補貼暫停領取,后續時間等待通知;一些資金尚未用盡省市也對領券規則進行了修改,由原來的“隨便搶”改為了“限時限額”。
圖源網絡
7月14日,財政部發行兩期合計123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根據財政部公開的信息,上述2只超長期特別國債(四期)的發行時間較此前計劃提前了10天。雖然官方并未公布上述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具體用途,但是根據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等安排,2025年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中,有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下稱國補)。截止今年6月份,前2批共1620億元資金已按計劃分別于1月、4月下達,7月份第三批國補資金也即將到位,業內人士解讀隨著資金加快到位,各地國補將持續。
截止7月17日,包括吉林、湖南、云南、東莞、東營等多個省市已宣布“重啟國補”,同時在規則上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吉林省多地商務局發布《關于重新啟動家電以舊換新及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的公告》,公告稱,2025年7月4日起,每日中午12:00發放家電和數碼產品補貼券,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涵蓋12類家電產品。
云南省商務廳發布公告稱,自2025年7月10日起,線下門店電器抵用券領取方式調整為線下“門店碼”掃碼領取,線上銷售平臺領券方式不變。此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券碼領取時間統一調整為當日10:30開始,有效使用時間為當日10:30至23:00。
湖南也對領券時間及使用方式進行了調整,自7月8日起,家電、數碼產品、家裝廚衛以舊換新活動實行每日限額領券,且對領取時間和使用時間、有效期都做了具體規定,補貼使用范圍家電共有18個品類、家裝5個品類、手機數碼3個品類,每個品類每月最多領取三次。
此外,廣東東莞地區發布7月份最新國補領取規則,家電以舊換新領券時間為7月12日、7月16日、7月20日、7月24日、7月28日,每日上午10點放券,且該券僅限于12類家電品類,不包含家電N類。每位消費者有3次領券資格,每張消費券有效期為3天,消費券只能核銷一次,成功核銷后,不再具備領券資格。
山東東營市商務局發布公告顯示,自2025年7月12日起,東營市家電及3C產品以舊換新消費券每人每品類本年度僅可申領3次,申領3次仍未進行消費的,視為放棄該品類補貼資格,后續不再發放對應品類的消費券。
如果說6月份突然的“搶券難”是資源緊張時的“應急之策”,那么從最新各地公布的規則來看,與上半年不同,下半年補貼領取已然“換擋”,各地優化補貼規則,政策進入精細化調整階段,未來更加嚴格的領取規則或將成為常態。從“限時限額”到“品類限制”,從“掃碼領券”到“防騙補監管”,政策更加注重公平性、可持續性和精準性。
目前,仍然有部分省市因為資金銜接問題未重啟國補,隨著第三批國補資金的陸續到位,其他地區國補重啟已至眼前,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國補政策會不斷根據市場反饋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5大品類合計帶動銷售額1.1萬億元,發放直達消費者的補貼約1.75億份。根據洛圖科技(RUNTO)統計,2025年以來,國補15類家電及數碼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8%;此外,在“N”類里的新興品類更是快速成長。
消費品以舊換新不僅是一項短期刺激政策,更是一項長效機制,未來,政策仍可能根據市場反饋進一步調整,以更好地平衡供需、防范風險,確保財政資金真正惠及民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你的城市國補重啟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