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宗本摩托車動力總成及電動摩托車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汗水見證堅韌,這座占地3.9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已雛形初現—1號廠房主體框架完成20%,辦公樓拔地而起、進度達70%,整體工程進度過半,預計年內全面建成,跑出了項目建設的“樞紐港速度”。
項目建設現場
作為園區汽摩產業鏈的關鍵拼圖,該項目規劃建設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智能化生產線,將引進等離子全自動數控切割機、焊接機器人等先進設備,打造西南地區摩托車制造的標桿基地。項目建成后,可年產30萬臺三輪摩托車發動機、6萬輛整車及80萬套動力系統,其自主品牌“國寶”電動三輪車年產能將達10萬輛。這不僅能建強區域高端摩托車制造產業,更將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發展,為產業鏈注入新活力。
萬噸級海船直達珞璜港 資料圖
“項目加快建設的背后,是園區‘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的強力支撐。”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采取“一對一”項目秘書機制,從土地審批到要素保障實行“清單化”管理,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難題,確保建設“零梗阻”。這種“秘書跟近+要素直通”模式,正是園區推動68個項目簽約開工、總投資438億元的“金牌經驗”。
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到發貨物 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宗本項目的落地進一步夯實了園區汽摩產業集群優勢。目前園區形成從零部件到整車制造的完整產業鏈,企業通過共享物流倉儲、技術研發、產品零部件供給等配套服務,可降低生產綜合成本。更廣闊的市場圖景正在打開——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園區汽摩產品可直達東南亞、中東、非洲等124個國家及地區的560個港口,構建起“西南制造+全球銷售”的新格局。
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 資料圖
“這里不僅是生產車間,更是‘樞紐’與‘產業’相互促進的戰略支點。”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宗本等項目加速建成投產,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正以開放通道賦能產業升級,為重慶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貢獻產業力量。
全媒體記者:劉星欣 見習記者:李 江
通訊員:龍小鳳
編輯:胡苓莉 編審:胡德賽
值班副總編輯:袁孝椿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別忘了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