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為背景的演義評書中,《說唐》、《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月唐演義》是連續的五部故事。
《說唐》、《羅通掃北》之時,還是以秦家將、羅家將為主。而自《薛仁貴征東》開始,薛家將的故事正式開始,秦家、羅家成為了陪襯。
再到《月唐演義》之時,薛家將共是有著六代人,涌現出了一大批的猛將。下面看下六代薛家將55員武將的戰力排行:
第六檔:薛勇、薛猛、薛強、薛琪、薛瓊、薛瑤、薛璜、薛瑛、薛璟、薛喜、薛魁、孟金花、孟銀花、薛金龍、薛騰龍、薛玉龍、薛飛龍、薛應龍、薛云龍、薛瑞龍、薛祥龍、薛克麒、薛克麟、薛克豹、薛克彪、薛克山、薛克峰、薛克寒、薛克冷、薛克林、薛克松、薛克云、薛克彩、薛克勤、薛克儉、孟九環、披霞公主、秦擺花(38人)
這些人分別是薛家將的三四五六代,但都是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
首先,古典演義版本的薛家將與評書、連環畫是不同的。在評書中,薛強是有四個兒子,但古典版本《薛剛反唐》中卻是八子兩女,而且評書中加重了薛剛和薛強的矛盾,演義中卻并沒有;再有薛蛟的孫兒,有的版本也是描述了薛克峰、薛克勤、薛克儉等人,但《月唐》中最出色的只有薛克虎一人而已。
薛勇和薛猛是薛丁山的長子和次子,分別是竇仙童、陳金定所生。在薛家將第三代中,薛勇和薛猛的身份無疑是很尊貴的,尤其大爵主薛勇更是兩遼王爵位的繼承。只是這兩人描述不多,只在薛丁山被抄家之時,稱兩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因此,兩人都是身負武藝的,而且應該還是很不錯的。
自薛琪到孟銀花,就是薛強和孟九環的八子二女。這八子二女個個勇猛、人人無敵,與薛強并稱父子十一虎。在薛剛破周兵之時,薛強曾帶八子二女助他攻破長安,使得李顯即位。不過,薛強不肯扶保李顯,也不愿做他的官,回返了山后。后來,薛強在師父李靖的邀請下,帶八子二女扶保了漢陽的李旦為帝,八子都被封為中興侯,二女也被封為中興賢女。
再是薛金龍到薛祥龍,是薛蛟的八個兒子,都是英雄豪杰,號稱薛家八條龍。在薛姣帶八子十五孫征討太行山時,反而帶兵歸順太行山,并且認了郭子儀為義子。后續郭子儀征討西番被困困虎城時,薛姣帶八子前去救援,八子在絕龍嶺中計被燒殺于山谷之中。
接下來是克字輩的十四人,是薛蛟的十四個孫兒。這十四人也是被稱之為個個勇猛剛強,跟隨郭子儀征戰也是頗有功勞,中興大唐后被封鎮西侯。不過,十四人在月唐中的單挑表現并不多,不好定為具體實力。
最后是三員女將,孟九環是薛強的妻子,披霞公主是薛剛的妻子,秦擺花是薛斗的妻子。披霞公主是新唐公主,號稱勇冠三軍;孟九環是大宛國公主,勇猛善戰;秦擺花是三代護國公秦英的女兒,是將門虎女。
這些人都有勇猛善戰之稱,甚至也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稱呼,但由于表現不多,劃歸最后一檔。
第五檔:紀鸞英、薛蛟、薛斗、薛云、飛鏡公主(5人)
這一檔是有所表現的薛家猛將,已經屬于是一流武將了。
紀鸞英是薛剛的第一位夫人,本是臥虎山的寨主。在薛剛路過臥虎山時,紀鸞英策馬持刀和薛剛大戰了六十回合不分勝負。雖然當時薛剛是步戰,只使用了一條哨棒,但紀鸞英能大戰他六十回合已經很是不凡了。
薛蛟是薛勇的兒子,是薛丁山嫡長孫,擅使一條滾銀白龍槍。雖然薛蛟武力不如一同長大的薛葵,但也是力大勇猛,少年時就曾在湖州曾輕松放倒馬贊,跟隨三叔反周興唐時屢屢破關斬將。后來,薛蛟帶領八子十五孫鎮守鎖陽城,更是威震西涼。
薛斗是薛猛的兒子,薛云是竇一虎兒子竇希玠后改的名,都是薛家四代武將。在九焰山正式興兵伐周之時,薛葵、白文豹、薛蛟、薛斗、薛云一起請令當先鋒,爭執不下。軍師徐美祖就讓五人各取一座城池,先得城池的人掛先鋒。后續之時,白文豹、薛蛟、薛斗、薛云都是各取一城,基本是一起回來報功。因此,四人的實力是較為相當的。
飛鏡公主是薛云的妻子,是武則天堂兄的女兒。在對戰薛云之時,兩人交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武力較為相當。再者,飛鏡公主還有二十四面寶鏡,應也是法寶,但并沒有使用過,具體作用不明,否則可以進入第二檔了。
第四檔:薛仁貴、薛丁山、陳金定、薛剛、薛克虎(5人)
這一檔都是強一流的薛家猛將,個個武力強悍,真正有著萬夫不當之勇。
薛仁貴是薛家將的第一代,擁有一龍九牛二虎之力,擅使一桿二百斤的樊噲古戟。在征東期間,薛仁貴雖然稱不上無敵,但也是縱橫東遼少有敵手,立下十大功勞,逼死東遼大帥蓋蘇文,平掃東遼。后來,薛仁貴掛帥征西時,薛仁貴依然五十回合殺得蘇寶同招架不住,很是勇猛。
兩遼王薛丁山是薛仁貴的長子,自幼拜王敖老祖為師,擅使一桿方天畫戟。單論武藝的話,薛丁山與薛仁貴差不多,而且通過羅通、同來對比,薛丁山甚至要強過薛仁貴一籌。再者,薛丁山下山時帶有太歲盔、天王甲等護身之寶,實際表現要強過了薛仁貴很多。
陳金定是薛丁山的第二個夫人,擅使一對五百斤的鐵錘。要是論武力的話,陳金定甚至比薛丁山更強,樊梨花也是難以勝她。不過,陳金定雖然說是仙家弟子,但沒有法寶法術,曾被樊梨花以打神鞭打了一記。
薛剛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兒子,自幼得異人傳授,勇猛力大而武藝精湛。在早期版本中,并沒有薛剛扛鐵旗、拉鐵車、舉石獅,他去新唐借兵時就是投了竇一虎的書信就被招為了駙馬。不過,作為主角的薛剛還是很猛的,除了不敵薛葵,基本上未曾敗陣過。
薛克虎是薛蛟的孫兒,擅使一對八棱紫金錘。在征討太行山之時,薛克虎曾與郭子儀手下頭號猛將鮑官保大戰不分勝負。最終,鮑官保的黑虎神錘顯出兩只黑虎,才算是贏了薛克虎。要是沒有神虎助力,鮑官保也是難贏薛克虎的,而鮑官保也曾大戰郭子儀三天兩夜不分勝負,郭子儀又明顯強過薛蛟。因此,薛克虎最低也是處于這個檔次的猛將。
第三檔:金錘將薛葵(1人)
薛葵是薛剛和紀鸞英的兒子,坐騎賽風烏騅駒,擅使一對斗大的紫金錘。
相比于薛仁貴、薛丁山、薛剛,薛葵的實力明顯要強過一檔。
在初次遇見薛剛時,薛葵只是一錘就震得薛剛雙手虎口都震麻了,遠遠強過了他。后續的評書中才加強了薛剛,說他和薛葵大戰一百回合才被擒拿。
再是奪先鋒之時,薛葵更是展現了一個無比強悍的戰績。當時白文豹、薛蛟、薛斗、薛云各取一城回去復命,而薛葵卻是一路直下,兩日一夜踹破連營一十七座州城府縣五十三處。廬陵王李顯稱贊薛葵不亞于昔日趙王李元霸,并授封他為趙王。
相比于隋唐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薛葵還是不如的,但有著第三好漢裴元慶的神勇了。而薛仁貴下限是巔峰秦叔寶,上限是羅成,薛葵強過他一檔毫無疑問。再者,就是羅成也不見得能接裴元慶一錘,薛剛卻能接他一錘,比之薛仁貴只強不弱。
第二檔:竇仙童 、竇一虎、薛金蓮、尚姣英、白賽花(5人)
這一檔的武將就厲害了,因為他們有著仙家法寶,或者有著仙家法術。
在這里要先說明一下,古典演義中都是有著一定神話色彩。隋唐中的掃北、征東中,還沒有那么明顯,無非就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秦叔寶、尉遲恭、薛仁貴等人是天神星宿臨凡,但還是純粹的武力。而《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月唐演義》中,就多有一些仙家法寶出現了。
竇仙童是薛丁山的第一個夫人,是黃花圣母的徒弟,擅使雙刀。要是單論武藝,竇仙童是打不過薛丁山的,三十回合就撐不住了。只是竇仙童有一件法寶捆仙繩,曾捆拿過薛丁山、羅通等猛將,而且對戰出現的仙妖也是無往不利。因此,竇仙童在征西武將中的表現僅次于樊梨花。
薛金蓮是薛丁山妹子,竇一虎是薛金蓮丈夫,兩人同樣算是薛家將。這兩人也是仙家子弟,竇一虎是王禪老祖的徒弟,擅長地行術;薛金蓮是桃花圣母的徒弟,能將紙團變做二丈四尺長的金甲神人進行攻擊。
尚姣英是尚師徒后人,擅使方天畫戟,而且她是素珠圣母的徒弟,有著紅白陰陽石、如意鉤兩件寶貝。在對戰薛蛟時,尚姣英曾以如意鉤捆住薛蛟,并與他訂下了親事,成為薛蛟的第二個夫人。
白賽花是薛克虎的妻子,是黎山老母的徒弟,有著一個類似捆仙繩的紅絮綢仙繩。初次對戰薛克虎時,白賽花就是以仙繩擒拿了薛克虎。不過,白賽花早就看中了英俊的薛克虎,又是與他成親獻關,成了薛家將的一員。
這一檔的人純武力不算多么強,但擁有的法寶厲害,薛葵面對他們也是招架不住的。
第一檔:威寧侯樊梨花(1人)
樊梨花是薛丁山的第三個夫人,黎山老母的徒弟,也是薛家最厲害的一人。
第二檔的人只有法寶卻沒有法術,樊梨花卻不同,身負多樣法寶、仙術。法寶方面,樊梨花有著誅仙劍、打神鞭、混天棋盤、分身靈符、乾坤圈等強大法寶,竇仙童、陳金定被他以打神鞭打過,楊藩也是被她以混天棋盤收走了最強依仗的金棋子;法術方面,樊梨花有著移山倒海之法、撒豆成兵之術,五行遁術樣樣精通,還會隱身之術。因此,征西之時的樊梨花是最強的一員武將。
再到薛剛反唐時期,樊梨花也曾出場過。當時騾頭太子揚威,吳奇、馬贊、薛葵都是傷在了他的神刀黑煞刀之下,樊梨花出世后才收飛刀斬殺了騾頭太子,并且斬了騾頭太子的師父鐵板真人,比征西之時更為強悍。
就樊梨花的表現來看,她已經是仙人級別了,遠非竇仙童、薛葵等人可比。
注:依照古典版本的《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月唐演義》來作戰力標準,有著神話色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