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和陳賡,一個是老蔣的高材生,一個是老蔣的救命恩人,兩人雖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兩條路,但這兩人的私交是不錯的。老蔣也是知道宋希濂和陳賡之間的私交,但對于陳賡,老蔣也不反感,索性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1950年,這一年的春天,多年未見的兩人再次碰面的時候,真的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了。
那一年,宋希濂的身份是俘虜,被關(guān)押在西南軍區(qū)負責的重慶白公館里;而陳賡呢,當時正好是西南軍區(qū)的副司令員,同時還兼任著云南軍區(qū)司令員,真正的封疆大吏。
當陳賡得知他的這個故友在重慶的白公館,隨即就有了探視的想法。
兩人見面之后,幾乎談了一整天。
在這之前,兩人有差不多20年沒有見面了,倆人一起暢談著這20年來的人生際遇和世事變幻。
回顧當年和陳賡之間的這次面談,宋希濂在自己的回憶錄里說,對面的陳賡還是沒有變幻,他并沒有用一種勝利者的姿態(tài)來和我對話,這讓我覺得親切。
宋希濂也坦誠,自己當時面對陳賡的時候,心里還是十分的愧疚。
當然,他心里的愧疚并不是因為幫著打內(nèi)戰(zhàn)覺得愧疚,那時候的他剛被俘虜沒多久,自然沒有這么高的覺悟。他是覺得自己打了敗仗,在陳賡面前有些抬不起頭,才覺得愧疚。
當時,宋希濂其實很想詢問一個事,那就是后續(xù)會怎么對待他們這些戰(zhàn)俘。
要是按照過去老蔣的做法,不投降的一律槍決了。因此,宋希濂心里也很擔心,再加上他的父親和妻子先后病逝,剛開始,他心里對生活也沒啥盼頭了,求死的念頭有些強烈。
但時間一久,悲傷的情緒逐漸被時間沖淡之后,想活下去的念頭也慢慢的浮現(xiàn)出來了。
或許是礙于面子,他并沒有直接詢問陳賡,后續(xù)會怎樣處置他們。
這一次會面,陳賡請這個老友吃了一頓粗茶淡飯。
其實,對于故友心里的那個想法,陳賡在來之前就已經(jīng)知曉了。陳賡告訴他,讓他不要有太重的思想包袱,不要想太多,安心的多看點書,多思考一些過去的問題。
言盡于此,聰明的宋希濂也知曉此話的深意了。
老朋友自然不會直截了當?shù)母嬖V他:我們不會殺你的。
但老友的那句話也很明白了,不要想太多,安心多看書,意思也很明白的,就是不會殺了他們這些戰(zhàn)俘。
心領(lǐng)神會的宋希濂,打這以后也不再整日想著死的問題了,反倒是松了一口氣。
十年之后,宋希濂獲得了特赦,和他同一批獲得特赦的還有杜聿明、王耀武、楊伯濤等人。其中,包括宋希濂在內(nèi)的六個人留在了北京,其他人分別安置回了各自的原籍。
這一次,陳賡又請了這留在北京的六個人吃了一頓便飯。
1961年,陳賡將軍病逝,宋希濂聞聽此消息,悲痛不已。
他直言,陳賡的去世,讓自己喪失了人生中一個難得的良友,他的偉大,他的忠誠,令我折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