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楊玉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胤衡)烈日炎炎的7月,在廣東順德左灘村,西江的風吹來魚蝦的鮮香。作為“菁英展翅 夢啟鳳城——2025年百所高校順德行”活動的組成部分,復旦大學實踐團于7月11日來到這里,開展為期一周的“創未來·鄉見順德”實踐活動。他們要把這座依江而生的寶藏村落推薦給更多人,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如何讓游客“愿意來、方便玩、還想再來”,成為團隊的核心任務。王赫和伙伴們扛起攝像機,確定了一條直擊心靈的主線——“我一直想去一個有點特別的地方”。團隊把鏡頭對準左灘村的“五宗‘特’”:河鮮特別好吃、建筑特別文藝、打卡點特別出片、空氣特別松弛、村民特別勤勞。
“在短視頻為王的時代,我們得用最短時間抓住眼球。”王赫道出拍攝傳播的關鍵,“把誘人的美食、深厚的歷史、獨特的氛圍打包進2分鐘,讓屏幕前的觀眾心動,想來度假放松,用消費帶動鄉村發展。”
“尋鮮左灘”手繪美食地圖 尹佑祺/設計
游客們慕名而來尋覓“左灘魚生”,卻常因店鋪分散而犯難,一不小心就錯失了美味。為此,團隊特意做出一張“手繪美食地圖”,為了精準標注每一家河鮮小館的位置,團隊成員尹佑祺和伙伴們跑遍河鮮街的各個角落。“這不只是一張圖。”尹佑祺解釋說,“更希望能把游客的消費需求精準引導到村民的店鋪前,讓鄉村游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
系列創意宣傳海報 覃琬珊/設計 覃琬珊 張慧瀅/攝
團隊創作的“涂鴉風宣傳海報”剛一亮相就獲得游客點贊。海報以實景照片為底,配上活潑涂鴉和刷屏金句——“放下心里的擔子,提溜起蝦的須子!”“上坡路和下坡路都一樣精彩~”瞬間擊中都市人群向往鄉野輕松生活的心弦。
“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好鄉村故事,探索可持續的傳播機制。”左灘村黨委書記鄧奮雄在與團隊交流時強調,“讓大家看見鄉村、來到鄉村、愛上鄉村,需要共同碰撞智慧。”此次鄉村實踐活動中,復旦大學團隊產出一系列成果,包括1條文旅宣傳短視頻、1系列文旅宣傳海報、1張美食手繪地圖、1篇宣傳推文及1份助農傳播調研報告,他們還在《鄉村自媒體宣傳操作手冊》和助農傳播調研報告中,提出實現“流量變留量”的路徑:配備懂新媒體的人才打造吸引力,輔以持續技能培訓和校地合作機制,形成良性循環。
“同學們在第一課堂學到的是專業知識,在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能更深入地了解鄉村、理解社會、記錄中國,在田野實踐中成長成才。”帶隊教師姜懿宸說,團隊通過實踐探索發展鄉村旅游的有效路徑,為鄉村振興貢獻“青年智慧”——既要讓鄉村的好故事“看得見”,也要讓成功經驗“帶得走”,更要讓家國情懷“扎得下”。
(視頻提供:復旦大學 制作:王赫 張慧瀅 楊玉晴)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