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日,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內,一場《暑期美術教師角色升級與課堂魅力打造》的學習交流會正在舉行。這場聚焦美育創新的倡導者,正是深耕基礎教育33年的全國模范教師崔仲瓊。從課堂實踐到理念分享,這場學習交流恰似一扇窗,讓人們得以窺見這位全國模范教師如何用“創心”“匠心”“紅心”,在大別山腳下播撒美的種子。
學習交流會。
創心:讓非遺與紅色基因在課堂共舞
在六安市雷鋒路小學的美術課程中,竹編曾是一門“陌生課”。2017年,崔仲瓊提出將大別山竹編引入課堂時,質疑聲四起。“孩子是來讀書的,編竹篾能當飯吃?”“美術老師就該教畫畫,折騰這些沒用的干啥?”面對家長的焦慮和同事的不解,崔仲瓊并未退縮。
在她眼中,大別山竹編蘊含著豐富的內涵。獨山老區的竹扁擔曾為紅軍挑過糧草,蘇家埠戰役的竹斗笠曾為戰士遮風擋雨,而竹編的經緯交錯,更是老輩人“踏實做事、正直做人”的人生哲理。這些都是孩子們應該了解的家鄉根脈。
于是,她默默承擔起這份“額外的工作”。沒有經費,她便利用周末奔赴獨山竹編基地,跟著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鄒紅潛心學習“六安竹編”的制作工藝;沒有教材,她就親手將每一個步驟畫成草圖,再改編成孩子們易于理解的童趣插畫;為了讓家長理解,她組織研學活動,讓孩子們聆聽竹篾背后的革命故事,感受家鄉文化的魅力。3年后,她帶著孩子們的竹編作品參加全國藝術展演,《含彩獨青青?竹藝工坊》一舉斬獲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省一等獎。曾經質疑的家長紛紛來到學校感嘆:“原來竹篾里真的有大學問,孩子走到哪都在宣傳家鄉的竹編。”
這份“創心”,是她“美不在課本里,在孩子腳下的土地里”理念的生動體現。她在學校創立“紅?藝工坊”學生藝術實踐陣地,推動茶藝、剪紙、骨架彩塑等十余門美育特色課程相繼開展。還帶領老師研發《童趣?竹風》校本教材,用2年時間打磨出12個單元的課程,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愛上家鄉的一切。
匠心:為特殊兒童點亮藝術之光
2022年,一次南京盲校的培訓,在崔仲瓊心中種下了一顆為特殊兒童點亮藝術之光的種子。當得知全國還沒有一套系統的盲校美工教材時,她內心五味雜陳:“憑什么這些孩子要錯過美?”盡管學校教學任務繁重,她還是毅然接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邀請,成為全國首套盲校美工教材編寫組的核心成員。這并非學校安排的任務,沒有額外報酬,還需占用大量休息時間,但她覺得“這是該做的事”。
把視覺藝術轉化為觸覺體驗,難度可想而知。她帶領團隊走訪6所盲校,和盲童一起觸摸樹葉的脈絡,與老師探討“如何描述紅色”,最終決定用“像太陽曬在手上的暖”來詮釋紅色。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她翻出家里的快遞盒、舊毛線、黏土等反復試驗。800多個日夜,她的辦公桌上始終堆著各種材料樣本,教案修改了47稿。盲校老師評價道:“這不是課本,是給孩子們的‘光’。”這部凝聚著愛與希望的課本,將于2025年底出版投入使用。
這份“匠心”,還體現在她打破城鄉美育壁壘的堅持上。自2015年起,她十年如一日開展“城鄉聯誼”送教活動,帶著精心設計的校本課程走進鄉村學校,讓鄉土元素成為美術課堂的鮮活素材。2024年,她帶領團隊深耕國家中小學課程資源平臺,課程上線后短時間內點擊量突破2.4萬次,讓城鄉美術教育資源在屏幕兩端實現了真正的流動與均衡。
紅心:傾囊相授播撒美育種子
崔仲瓊是青年教師口中親切的“崔媽媽”,無論是本校還是其他學校的老師,只要愿意向她學習,她都毫無保留,傾囊相授。2019年,她牽頭成立六安市首個美術名師工作室,定下“每節課都要帶點‘家鄉味’。要用‘愛和堅持’讓孩子與美相遇”的規矩。她帶領青年教師走遍六安的革命遺址、非遺工坊,開發出《崢嶸歲月——美術中的歷史》等10門紅色鄉土課程。
2024年,來自金安區城北小學的孫娟老師備戰省級優質課,崔仲瓊陪著磨課3個月,從“如何用剪紙講淠史杭工程”到“怎樣讓孩子理解‘紅旗渠精神’”,逐字逐句摳細節。后來這節課獲得省一等獎,孫娟感慨道:“‘崔媽媽’沒有私心,對本校和校外老師一視同仁,她教的不只是課,是怎么讓孩子愛上腳下的土地。”
這份“紅心”,還體現在她長期踐行的公益之路上。金寨縣燕子河張畈教學點缺音樂教具,她毫不猶豫捐出雅馬哈電子琴;裕安區楊店小學圖書匱乏,她自掏2000元填滿書架;疫情期間,她帶著工作室成員開設線上公益美術課,給封閉在家的孩子講“竹編里的春天”。她用行動讓孩子們懂得欣賞家鄉文化、熱愛老區紅色故事,讓愛國愛家鄉的情懷自然而然扎根心底。
自1992年投身教育事業,33年來,崔仲瓊始終堅守在教育一線,把大別山的竹篾變成教材,把盲童的指尖變成眼睛,把家鄉的故事變成顏料,讓美在孩子們心里發芽。而那些發芽的地方,正慢慢長出對家鄉的依戀,對祖國的深情。正如她所說:“我不過是個種‘美’的人,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花開。”(胡冠菊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