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捷尼賽思(Genesis)中國CEO朱江已于6月底離職。朱江也在6月26日的微信朋友圈發布了關于捷尼賽思的一條信息后,再也沒有分享捷尼賽思的信息。
朱江在中國汽車圈知名度并不低,這也源自于其豐富的履歷。公開資料顯示,朱江曾任職于蔚來等新勢力車企,也曾出任寶馬、MINI、雷克薩斯和福特等多家跨國車企的中國區高管,在中國汽車市場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加入捷尼賽思前,朱江擔任Lucid中國區首任董事總經理。
“進進出出”的韓系豪華
捷尼賽思很多人或許會陌生,但其母公司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捷尼賽思是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華品牌,也是中國汽車市場的老熟人了。
一個“老熟人”卻讓大家覺得陌生,就是因為捷尼賽思換著“馬甲”的“進進出出”。2008年,現代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以“勞恩斯”(Rohens)之名用進口身份首次入華,2014年更名“捷恩斯”(Genesis)又一次來到中國市場,這兩次均因市場遇冷而退出。2021年4月,TA又回來了。捷尼賽思品牌以全新形象第三次來到中國市場。
德國籍CEO何睿思在2023年10月離職,韓國籍臨時負責人李哲任職9個月后,2024年8月中國籍CEO朱江上任。
近期高管頻繁變動的背后,是該品牌慘淡的市場表現。自2021年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捷尼賽思銷量都非常低。
2021年,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的全年銷量僅為367輛;2022年,捷尼賽思的銷量為1457輛;2023年,捷尼賽思的銷量到了1558輛;2024年,捷尼賽思在華銷售1328輛,而2024年,品牌全年的虧損高達30億。彼時,還有媒體曝光了捷尼賽思單車營銷費用攤下來了達到了71萬。
電動化進度未能跟上
銷量沒有起色,運營成本偏高,也讓捷尼賽思選擇了精簡模式。近一年來,捷尼賽思不再參與任何線下國際車展;關閉北京、成都的豪華體驗中心,裁員優化,轉而推出“展廳+”輕資產模式——門店面積縮至500㎡;售后服務借力北京現代現有4S店,以便用最低的成本解決現有客戶修車無門的困境。記者在路過長沙捷尼賽思中心留意到,或許是因為盛夏的關系,店內較長時間都無人看車。
到了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依然競爭激烈。憑借著新能源崛起的中國新勢力們,開始大力搶奪BBA的市場。至于捷尼賽思這種小透明,直接被擠得“毫無聲響”。
面對競爭壓力,捷尼賽思在3月宣布啟動新能源車型國產化計劃,成為繼雷克薩斯之后又一家押注中國本土化生產的進口豪華車品牌。不過,雷克薩斯在華還能提出新能源計劃,是因為雷克薩斯本身在華還有著相對不錯的銷量。
捷尼賽思還需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自己,就算實現了在華電氣化,真的能被更多人知道么?
目前,捷尼賽思當前在華銷售的6款車型中,僅有GV60和純電G80兩款新能源車型。不過,據捷尼賽思2022年發布的品牌愿景,公司計劃自2025年起所有全新車型都將采用純電技術,到2030年實現100%零排放,并推出8款全新純電車型。目前來看,顯然是沒有跟上進度。
值得一提的是,捷尼賽思中國近期在官網推出多項購車補貼政策,包括G80至高全價購置稅補貼等優惠措施。當前的促銷活動仍被部分業內人士解讀為清庫存信號,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其前景的擔憂。
當下,在自主高端品牌崛起以及BBA等強勢豪華品牌價格不斷下探的壓力下,捷尼賽思這個“三進兩出”的韓系豪華品牌,能夠實現在華的堅持,或許希望也寄托在了其電動化的成功與否。
瀟湘晨報記者胡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