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昆山盧米埃影城的LED屏幕上,昆劇電影《顧炎武》在第八個“顧炎武日”揭開面紗,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吶喊通過4K技術傳向當代觀眾。當“百戲之祖”昆曲遇上數字技術,當宋代市井在虛擬影棚中重現,昆山這座連續二十年位居全國百強縣榜首的江南小城,正以科技賦能傳統文化,以文旅融合重塑產業生態,悄然向長三角影視產業新高地的方向崛起。
電影與短劇雙軌并行
在7月15日舉行的觀摩會上,昆劇電影開辟傳統戲曲新舞臺。銀幕上的顧炎武形象纖毫畢現,昆曲的寫意美學與電影的寫實語言在鏡頭中實現創造性融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高揚地方文化優勢,合理配置地方獨特的文化資源,而昆山在這方面成功作出了表率,成功將昆曲瑰寶和顧炎武兩張“金名片”完美融合,為文化傳承提供了寶貴經驗。主演柯軍感慨道:感謝偉大的時代,賦予我們文化創新的勇氣和機遇,讓古老的昆曲與前沿的數字技術完美融合。”
為這場文化盛宴添彩的是蘇州首塊標準化4K高清高亮LED屏幕,“昆山智造”與“昆山腔”同屏共振的背后,是昆山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意”雙輪驅動培育壯大“2+3+3”新興產業體系的深意。
在另一端,微短劇賽道也掀起了昆曲創新風暴。國內首部“AI+昆曲”文旅非遺短劇《玉見梁辰魚》入選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這部每集8分鐘的作品講述了明代戲曲家梁辰魚為父尋藥意外穿越到現代昆山,遇到生物醫學工程在讀博士高玉見,與其攜手并肩破解困境,并在現代科技的啟發下突破藝術創作瓶頸成為當代昆曲名家的故事。該劇充分展示出昆山作為江南水鄉的人文底蘊、靚麗風景和現代化建設的繁榮景象,營造出跟著微短劇來昆山“看美景、品美食、賞昆曲”的打卡新風尚。
微短劇是昆山影視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2025年1月,蘇州影視(微短劇)產業園基地在昆山正式揭牌。此前,昆山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要依托昆山數字文化影視產業園等載體,積極發展書香、演藝、影視(微短劇)等產業,推動文化新業態持續涌現。為此,昆山將通過舉辦影視(微短劇)行業發展大會、優秀作品征集等活動推動產業發展。
目前,昆山正大力實施影視及微短劇產業“六個一”行動計劃,計劃推出20余部網絡微短劇。 2025年,昆山微短劇作品數量同比增長2倍,涵蓋非遺、法律科普等多種題材。未來,昆山將進一步發掘和吸引更多優質作品項目落戶,拓展市場、培育人才,并積極向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等領域延伸,致力于構建提供“空手進、成品出”全流程服務的文化影視產業鏈。
昆劇電影《顧炎武》。來源/昆山發布
數字夢工場的“造夢”之旅
為助力影視產業的發展,昆山市在2020年啟動周莊數字夢工場項目,投資約30億元,2023年建成9000平攝影棚和146畝宋代實景外景基地,自投用后,多部熱門影視綜藝在此拍攝。
走進9000平方米的華東最大單體攝影棚,一面10米×60米的巨型LED屏幕映入眼簾,其點間距僅1.9毫米,刷新率達1.536萬赫茲,整合了AI燈光調控、實時法術特效、數字群演生成、電影級8K拍攝和無屏閃多機聯拍五大功能,宋朝汴京的市井繁華在像素間重生。
“今年下半年檔期已經排滿。”夢工場副總經理余克洋提到,劇組在此拍攝可享受十人駐場團隊提供的全流程技術服務,從《清明上河圖密碼》到《大宋詞人傳》,146畝宋代實景基地依托北宋張擇端名作《清明上河圖》還原十二世紀初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繁盛的市井風俗,還將打造“汴河”游船、勾欄瓦舍、聽書品茶、探秘電影制作環節、電影周邊商店、主題餐廳等一站式沉浸體驗宋朝文化的網紅景區。
此外,基地內還設有水下攝影棚,最大水池可達810立方米,采用恒溫循環水處理工藝,可供水下取景拍攝,為在此拍攝的戰爭片《東極島》中“海上大營救”場景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
2023年投用至今,夢工場已承接十余個影視綜藝項目,吸引近50家影視企業落戶。6月20日,昆曲電影《西廂記》在周莊數字夢工場外景基地正式開機;央視大型文化節目《大宋詞人傳》已確定7月底入駐拍攝……下半年,周莊數字夢工場影視項目排期高度集聚,《我們生活在南京》、《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二季已鎖定拍攝檔期,后續還將有多部電影、電視劇、綜藝及網劇納入拍攝計劃。
近年來,昆山周莊鎮積極搶抓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機遇,以周莊數字夢工場為核心引擎,加快打造集影視制作、拍攝、發行、IP衍生開發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鏈,深化“影視+文旅”融合模式,全力布局影視產業新賽道,2025年夢工場預計營收達6億元,2026年有望突破10億元大關。
周莊數字夢工場。圖片來源/蘇州發布
影旅共舞,古鎮煥新顏
今年年初,電視劇《北上》熱播后,作為其重要取景地的昆山巴城也迎來大批游客,清明假期昆山市接待游客人數同比增長31.6%,文旅消費金額突破1.6億元。乘此東風,周莊順勢推出 “一次購票,終身免費” 政策,徹底告別門票經濟。游客可手持小魚燈,穿梭于《只此周莊》行浸式演出的五大場館,在 “舊夢、入畫、出征、尋路” 四大篇章中,體驗穿越九百年的夢幻旅程。有游客感嘆:“花一次錢就能把 5A景區當自家后花園,這算得上是史上最超值的投資了!”許多游客直接為全家購買終身會員票,計劃未來帶更多親朋好友前來體驗。
影視 IP還催生出了文旅新生態,7月11日起,雙橋劇場每天18:00-21:00推出“雙橋劇場·雙廳有戲”演藝活動(含《張廳有囍》和《財神駕到》)。以《張廳有囍》為例,它不僅是一場穿越百年的沉浸式夜游,更是一次對“老祖宗的浪漫”最生動的復刻與最高級的致敬。五幕沉浸式大戲,從“媒婆迎賓”的媒婆妙語連珠,到“剪影寄情”的中國式親情、“緣定水鄉”原汁原味的中式婚禮,再到“鏡里春秋”非遺昆曲的審美巔峰、“游園驚夢”中如夢似幻的東方浪漫,為這場融合了古禮、深情與至美的夜游,畫下余韻悠長的句點。由周莊聯合西安永興坊文商旅打造的國內首個沉浸式宋朝影視體驗街區——《如夢宋朝》,預計于今年9月面向全球游客開放,街區內有梅花天衍局、宋影夢工坊等五大特色場景,力圖將“影視鏡頭里的宋朝美學”變成可觸摸的生活體驗。
這種“古典+創新”“經典+沉浸”的深度融合,使周莊的文化厚重感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的消費體驗,為破解古鎮同質化困局提供了范例。
夕陽西下,余暉映照在周莊數字夢工場的宋代虹橋上,幾位身著漢服的游客正在拍攝短視頻,不遠處,影視劇劇組剛結束當日拍攝,昆山提出的“影視微短劇產業生態圈”正在成形。當顧炎武“天下興亡”的吶喊通過銀幕穿越時空,當梁辰魚的昆腔在AI技術中煥新,這座江南小城用“雙面繡”——一面傳統,一面現代,繡出了文化產業的新圖景。
文/袁昕
資料來源:昆山發布、蘇州發布、昆山宣傳、水鄉周莊、昆山論壇APP、江南時報、中國大運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