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老叮當
編輯 | 李昊飛
出品 | 華山論劍V(iauto-ilife)
理想汽車CEO李想最近很“忙”。
7月9日以來,李想在社交媒體上異常活躍,從理想i8的上市發布會要在哪里舉辦,到i8內飾哪個顏色好看,再到調侃理想i8后排都有小桌板,自嘲又一次被“打臉”,每天一條甚至兩條的更新頻率,讓許多網友感慨,曾經的沖浪達人又回來了。
更重要的是,李想不僅回歸了社交媒體,而且從語態上看,他顯然也克制了很多。
了解李想的人都知道,他曾經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里爭議性最高的“領導人”。追捧他的人認為他是商業奇才,18歲放棄高考的他,先是白手起家創立汽車之家,并將其成功上市,后來創辦理想汽車,又用不被業內看好的“增程技術”打造了新勢力第一股,如今也是新勢力盈利先鋒,可以說,他的商業嗅覺讓他幾乎“無往不利”。
或許也是因為一帆風順的創業經歷,造就了他有些狂妄的性格。
三年前的他鋒芒畢露,diss友商技術路線、嘲諷傳統車企思維、教產品經理“做事”,當有網友質疑增程式落后,他甚至反手就拋出“讓用戶閉嘴”的狂言。
這些年來,網絡流傳最廣的關于他的視頻,就是那段在《贏在中國》節目里發脾氣的片段,對于自己的脾氣,他從不否認,甚至在被問起“哪個是描述最準的一個詞”時,他的回答都是——脾氣大。
但在最近央視《對話》中,他首次正面回應了這些爭議,在節目上發脾氣,是因為有選手在弄虛作假,并且首次對自己的脾氣做出了解釋了:“我會在三種情況下發火:表達毫無邏輯、要求過于低下、行為違背公司價值觀。”
曾經的李想,不在乎外界的評價,現在的李想,希望自己對外的形象更成熟。
這樣的轉變,源于2024年MEGA上市的“滑鐵盧”。
2024年3月,理想首款純電車型MEGA上市,輿論的狂轟亂炸蝦,月銷不足千輛的殘酷數據讓李想開始反思自己,三個月后,他在內部信中寫道:"任何人的意見都值得聽,尤其是罵聲。"
此后,他毅然決然推遲了理想后續純電產品的上市,并且開始退居幕后。
他依舊會出現在鏡頭前,但言談舉止多了幾分克制,也更懂得傾聽。
當網友在理想社區吐槽“i8中控屏邊框太寬”時,他不再像三年前反駁增程技術時那般鋒芒畢露,而是默默將意見轉給設計團隊,最終量產版邊框收窄了3毫米;樂道L90上市當天,這位曾嘲諷“換電是給出租車用的”的霸總,破天荒在朋友圈點贊了李斌的發布會海報。
最顯著的轉變發生在產品定義環節。據透露,研發i8期間,工程師們每周都會收到老板轉發的用戶論壇截屏——有人抱怨理想L9(參數丨 現在的他,觀點依然一針見血,但眼神卻不再凌厲。 為什么李想收斂了鋒芒?除了MEGA上市失利對他的刺激,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理想迫切需要在純電市場做出成績。 回望理想十年發展路,成功的三大要素徑清晰可見——精準定位“家庭出行”場景、開創增程技術路線、打造“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舒適標桿。 某種程度上說,理想過去10年,吃的是政策、增程技術和產品定義的紅利。 但這樣的發展路線很容易復制,隨著問界、零跑、深藍等競爭對手的崛起,理想增程的市場也在被不斷蠶食,資料顯示,理想L8上半年累計銷量僅2.77萬輛,L9僅2.66萬輛,月均不足5000臺,同比跌幅超40%。 也正是因為李想預測到了增程市場很快會進入平臺期,在兩年前,他就規劃了就純電與增程產品1:1的戰略比例,并在去年推出MEGA進軍純電市場。 可惜的是,“MEGA的失利”讓理想將純電戰略推遲了一年,也給首款純電SUV——理想i8 增加了難度。 一方面,理想要破除消費者對理想純電產品能力的質疑;另一方面,理想i8還要接受樂道L90的挑戰,同為中大型純電SUV,樂道預售起售價僅為27.99萬,電池租賃后僅19.39萬,同時還可以依托蔚來換電網絡解決續航焦慮。 據了解,樂道L90上市后,終端門店進店量漲了3-4倍。 此外,8月將上市的問界M8純電版,擁有華為液冷超充和ADS 4的技術背書,也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那么,理想i8究竟有沒有勝算呢? 從產品力看,理想i8具備突圍的實力。5085mm車長、3050mm軸距的中大型身材,再加上純電平臺的空間重構,可實現“同樣尺寸空間更大”的越級體驗。 動力系統全系雙電機四驅,總功率400kW,4.3秒破百的性能在家庭SUV中堪稱強悍。搭載寧德時代5C麒麟電池,最高720km續航配合12分鐘補能500公里的超充技術,直擊純電痛點。 智能化配置也是不惜成本:激光雷達+雙Orin-X芯片的硬件預埋,支持城市NOA;五屏聯動座艙搭配變色天幕,科技感與豪華感兼具。 而補能網絡則是理想純電突圍的關鍵籌碼,去年MEGA上市時,李想就反思,完善補能網絡對于純電產品來說非常重要。 日前,李想在微博介紹,理想的5C純電車和高速及城市的大量理想超充站,已經可以完全解決純電車的續航焦慮問題。 據了解,理想汽車是全世界第一個量產5C的車企,也是中國高速充電站最多的車企(到今天累計有955座,還在持續快速增加)。而且,即將上市的理想i8和理想i6,10 分鐘就能充500公里,充電體驗已經可以達到燃油車水平。 最重要的是,經過一年的沉淀,理想和李想的口碑都在回升。 根據專業機構杰蘭路發布的《杰蘭路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NPS篇)》調研報告顯示,時隔兩年,理想汽車以79.1的NPS分值重回行業首位,其中理想MEGA也以81.3的高分在MPV車型的NPS排名中力壓一眾品牌,穩居第一,就連曾備受爭議的“設計”,都成為了可以彰顯個性化的種草理由。 不僅是用戶推薦度,理想MEGA自上海車展推出兩款新車后,銷量也持續上漲,上個月銷量已經突破了2000臺,成為50萬價位MPV里的銷量No.1。 值得注意的是,從資本市場反應看,i8也已經初顯“救世主”潛質。2月官圖發布時,理想港股單日暴漲14%,市值激增300億港元。摩根士丹利預測“理想新車型將奠定下半年業績復蘇”。 當然,雖然資本市場已用股價的飆升表達了部分期待,但真正的考驗在于終端市場的接受度。 能否將理想i8的紙面參數轉化為可觀的銷量,將決定理想下半年業績復蘇的成色,更將驗證其“增程+純電”雙輪驅動戰略的可行性。 對于這位歷經鋒芒與挫折后、選擇“傾聽用戶”的掌舵人李想而言,理想i8的上市,不僅是對產品定義能力的檢驗,更是其帶領理想從增程王者向純電市場成功轉型的關鍵分水嶺。 昨天,理想i8以35-40萬的預售價正式開啟預定;今天,用戶就可以在理想全國各大門店進行體驗;本月29日,這款承載著理想汽車純電戰略希望的車型將正式上市。 理想的純電之路能否由此步入正軌,答案即將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