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一則齊英才去世的訃告猶如一個悶雷在京劇界炸開,哀慟與惋惜之情在全國蔓延。這位舞臺上的“小生”,用精湛演技編織了多少美好回憶。提起他,就不能不提他的京劇世家,尤其是他的妹妹齊淑芳。
齊淑芳是“名旦”,早年出演了《火鳳凰》等多部經典劇目。后來她帶著30名演員出國創業,飽受爭議。有說她“吃里爬外”,甚至有說她是“叛徒”。如今,過花甲之齡,她回歸故里。
她如何成名?又為何出洋?這其中有鮮為人知的故事。
半路出家的“名旦”
雖然同輩的哥哥們打小就在舞臺摸爬滾打,注定吃京劇“這碗飯”,但齊淑芳的童年與其他孩子無異,按部就班上學讀書。不過,眼見哥哥們學戲認真,經常在家里比劃,她對京劇也有了興趣。后來哥哥英才娶妻,嫂子張美娟是大名鼎鼎的武旦名角,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熏陶下,她對京劇的喜愛也與日俱增。初中畢業,她決定報考戲曲學校。
雖然有熱情,但彼時還是“白丁”一個的她,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這條路。嫂子看到她有心學戲,就抽出時間給她“開小灶”。跟著嫂子學戲期間,“近水樓臺”的她有了登臺“串戲”的機會。初次登臺,她演得像模像樣。有嫂子這樣一位圈內行家指點,她如愿考進戲曲學校,也吃上了京劇“這碗飯”。
當時學校里,京劇和昆曲都在一處練功。在練功房里,她遇到了昆曲班的王芝泉。兩人后來成了朋友,平時玩在一處,練功時就互相較著勁。
兩人天天早起跑練功房,誰也不肯少練一刻鐘。為了保證她們充足休息,學校特別發了一條禁止提早進練功房的規定。正是得益于經年累月的勤學苦練,兩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成了名角。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齊淑芳演出有過很多 “名場面”:毛主席不僅看她的演出,還親自操刀為她修改劇本;圈內大咖梅蘭芳,也親自到劇院“捧場”,對她連連點贊。用現在的話講,當時的她就是圈內的頂流后生,劇院的臺柱子!
當時劇團還到海外,像法國、意大利、德國、瑞士、盧森堡等進行巡回演出,特別受歡迎,場場爆滿,座無虛席。也是這些海外演出經歷,讓她對職業有了新的想法。
赴美創業
熟悉她的人都說,她身上有一股沖勁,做事風風火火,不拖泥帶水,并且做了就要做出成果,不做好決不罷休。這種性格也決定了她后來的事業發展。從60年代到70年代再到80年代,隨著國際環境趨于和平穩定,劇團出國演出的頻率越來越高,交流的國家越來越多,齊淑芳感受到海外觀眾對京劇的喜愛。
令她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日美兩地。每次他們去演出,當地觀眾可謂是翹首以盼。觀眾群體不限于華人,他們平時只能看看戲友圈子組織的業余演出,看到專業地道的京劇個個都愛不釋手。每次演出,她都會被戲迷圍住,要么問他們能不能經常去,要么問能不能留在當地從事演出。
她看到戲友們的道具和戲服,心里感慨,這哪里能代表國粹的水準?讓國粹走向世界的使命感在她心里生根發芽。懷著這樣的理想,她于1988年遠赴大洋彼岸,當時同行的有30位同行演員,他們要在北美建立 “根據地”, 讓京劇成為這片土地的精神食糧。
然而從無到有、做大做強并不容易。她在美國成立劇團開始接商演,但沒有穩定的市場,“旱澇不?!钡纳⒒钭寗F經營舉步維艱。為了生存下去,演員們不得不接兼職演出。更讓她難過的是,很多人對她出國并不理解,“崇洋媚外”“吃里爬外”“數典忘祖”“叛徒”等各種風言風語甚囂塵上。但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當時有人好奇就問,說她在本國事業風生水起,為什么偏要留美吃苦受罪。她的回答擲地有聲:這里有高科技,中國遲早也會有,而中國有京劇,這里沒有,所以我來了。這番話不僅代表她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更是對推動國粹走向世界的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苦苦支撐的她終于迎來了事業的轉機。
得償所愿
無論是有沒有去過美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百老匯。那里既是華人活動中心,也是最具人氣的演出平臺。戲團的轉機就源于百老匯老板的親自登門,發出的演出邀約。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嘗試心態,戲團決定登上百老匯舞臺。
齊淑芳知道這個平臺的人氣,對于演出她格外重視。她邀請留美的京劇演員,打造專業演出陣容,推出了著名的劇目《楊門女將》。這場演出大獲成功,不僅為百老匯增光添彩,更是讓劇團有了名氣。之后,劇團的演出邀約多了起來。
那些年,他們不錯過任何一場演出機會,哪怕是小型演出,也來者不拒。就這樣,劇團逐漸在北美闖出了一片天。經過多年深耕,劇團吸納了很多國內優秀的演員加盟,不僅在北美各大城市演出,還與一些商業公司合作,深入城鄉進行商演,效果非常好。用她的話講,劇團在老美也做起了“上山下鄉”活動。
可以說,劇團成為國粹在北美的一張亮麗名片。對于她來說,手握這張沉甸甸的名片,從前的那些冷言風語根本不值得一提。在美打拼幾十年后,如今年過花甲的她回到國內。對她來說,無論是在外還是歸國,關注京劇發展和傳承的初衷不會變,這就是老一輩京劇大家的情懷和擔當。
結語
如今世界迎來百年變局,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硬實力出圈有目共睹,軟實力也在持續發力。在世界之林,一國有強大的硬實力可以站得穩,有強大的軟實力可以走更遠。
因此,當下青年文藝工作者要向齊淑芳等老一輩藝術家學習,努力學好本領,為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