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國內手機市場競爭加劇,第一季度在國補和春節換機的雙重拉動下實現了增長,進入第二季度,消費回歸理性,國內手機市場也出現了萎縮。根據IDC最新提供的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國內手機出貨量約為6900萬臺,同比下滑4%,具體到各品牌的排名方面,華為排名第一,vivo排名第二,OPPO排名第三,小米排名第四,蘋果排名第五,這也是時隔多年之后華為重回國內第一。
2025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1250萬臺,對比2024年Q2,出貨量減少了40萬臺,同比下滑3.4%,考慮到整個市場下滑4%,華為下滑的速度低于整個市場的下滑速率,所以華為的市場份額由2024年Q2的18%提升到18.1%,市場份額實現了小幅增長。Vivo手機出貨量1190萬臺,排名第二,同比下滑10.1%,市場份額17.3%。OPPO手機出貨量1070萬臺,排名第三,同比下滑5%,市場份額15.5%。
小米手機第二季度出貨量1040萬臺,同比增長3.4%,市場份額15.1%。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成功拿下國內出貨量第一,第二季度滑落至第四,雖然排名有所下滑,但小米是前五廠商中唯一實現同比增長的廠家,在大盤下降4%的前提下,小米實現3.4%的增長確實來之不易,說明第二季度小米其實表現不差。
蘋果出貨量960萬臺,排名第五,雖然出貨量對比2024年Q2少了10萬臺,但在大盤下滑的前提下,蘋果的市場份額實現了增長,從13.5%增長到了13.9%。第二季度蘋果開啟了更大規模的降價,iPhone16系列降幅達到了2000,iPhone16Pro的128GB版本更是成功進入國補,在大降價的拉動下,蘋果算穩住了陣腳,出貨量僅下滑了1.3%,下滑的速率明顯低于整個大盤。
2025年第二季度,蘋果和國產安卓4大品牌都開始降價促銷,在未跟進降價的前提下,華為依然拿下了國內第一,說明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的整體競爭力要強于友商。2025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依然以中高端為主,高端手機占比50%以上,中端的nova13系列和nova14系列也表現不錯,低端的暢享系列也有一定的銷量。
2025年下半年,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或許會更加激烈,其他品牌的降價空間已不足,而華為這邊還有殺手锏。隨著時間的推移,產能開始恢復,成本也開始下降,華為為了推廣原生鴻蒙,肯定會開打價格戰,近日Pura80Pro和Pro+大降800只是開始,后續會有更多的機型跟進降價,在降價+國補的拉動下,華為下半年的增長潛力巨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